圆明园遗物去哪了?没想到,它们散落京城各处
1860年秋,英法联军一把大火烧了圆明园。这座存在了150年、梦幻般的建筑,沦为一片残垣断壁。然而,圆明园的悲剧并没有结束。从被焚毁后不久的照片可以看出,那时圆明园遗留下的建筑残迹,仍然十分壮丽,但在此后的日子里,圆明园又先后经历“木劫”与“石劫”,遗址被一点一点蚕食殆尽。
第一组
20世纪20年代,还在原址上的文源阁碑。
现存国家图书馆分院院内的文源阁碑。
1900年,八国联军杀进北京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土匪地痞及游散的八旗兵丁趁火打劫,在圆明园拆运木料、砍伐古树,大料作为木材,小料作为木炭,满园古树荡然无存。
1922年,已进入民国。京师警察总监致函逊帝溥仪的内务府,称北京市地方长官“京兆尹”刘梦庚准备“借用圆明园故址内少许废旧山石,或酌给价值”,请内务府“可否之处,希即酌示”。虽然溥仪生父醇亲王载沣表示不同意,但是刘梦庚只是假客气一下,他早就开始派人搬运圆明园的太湖石和建筑构件了。1922年9月19日至24日的6天之内,刘梦庚拉走长春园太湖石201车、绮春园青云片石104车。运石劳累,歇了十几天,10月6日重新开工,8天里又拉走长春园太湖石422车。这一时期,拆运圆明园建筑材料,修自己“豪堂雅舍”的大人物,比比皆是。曹锟、张作霖、王怀庆……几乎所有盘踞过北京的军阀、政客皆有所染指。
第二组
▲海晏堂西喷水池,瑞典学者喜龙仁摄于1922年,此时水槽还在遗址上。海晏堂位于方外观东面,是长春园西洋楼建筑群中最大的一组建筑,建成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著名的圆明园十二兽首即位于海晏堂,为海晏堂喷水池的主要组成部分。图中红框标示位置为海晏堂西洋水槽,原位于西洋楼海晏堂内,20世纪30年代流散至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校内。对比老照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此石槽在圆明园西洋楼时的位置。
北京大学西门内路旁的原西洋楼海晏堂西洋石槽。
第三组
方外观残迹,瑞典学者喜龙仁摄于1922年。方外观位于养雀笼东门外南两侧,与东面的海晏堂及大水法等建筑是同一时期修建的。方外观其实是一座清真寺,是乾隆皇帝为其维吾尔族妃子—容妃(香妃)修建的。图中红圈标示位置为西洋楼方外观西洋石桥,此桥原位于西洋楼方外观前,20世纪30年代被搬运到了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校内,至今还在北京大学未名湖承担桥梁作用。
北大未名湖上的西洋石桥。
第四组
长春园宫门月台上原有铜麒麟一对,麒麟身长160厘米,高211厘米,连同石须弥座通高326厘米。据清宫《铸炉处记事》乾隆六年七月初五的记载,此铜麒麟是乾隆六年(1741年)为圆明园大宫门而铸造的,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被挪到长春园宫门前。1860年圆明园罹劫后,铜麒麟尚保存完好,但进入民国后,两只麒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根据《颐和园志》记载,1937年5月31日,将圆明园遗址上的四块太湖石连同二宫门外狻猊一份运至颐和园,安置于仁寿殿前。
长春园宫门月台上的铜麒麟。
颐和园仁寿殿前的麒麟。
第五组
圆明园西洋楼巴洛克门,理查德摄于1877年。观水法是清朝皇帝欣赏大水法喷泉的地方,位于大水法正南。观水法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成,台的正中设有皇帝的宝座。宝座的后面,建有一座高大的石屏风。石屏风东西两侧各立汉白玉方塔一座,在汉白玉塔的两侧又各有一座“巴洛克”式西洋门,是清朝帝后进入西洋楼的主要入口。今颐和园仁寿门前的一对太湖石底座即是圆明园西洋楼观水法巴洛克门的底座。有意思的是,原来的底座是正的,移到颐和园仁寿门后为了安置太湖石,给放颠倒了。
理查德1877年拍摄的圆明园西洋楼巴洛克门细节。
放在颐和园仁寿门附近的圆明园西洋楼巴洛克门座。
1928年后,圆明园作为“北郊石料场”的“贡献”达到顶峰。这一年,当局成立了“清理圆明园园产事务所”,专门负责将园内的废旧砖石变价批卖。拆运圆明园的石料成了光明正大的“政府行为”。当时的北平特别市政府翻修高梁桥至海淀石碴公路,便堂而皇之地拆除圆明园南墙、东墙虎皮石料,砸碎成石碴,补足建筑材料的不足。
民国时期兴建或翻修的建筑,如中山公园、香山慈幼院、燕京大学、北京图书馆等,无不留有圆明园的印记。现在,我们仍能找到这些散落在北京各处的圆明园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