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他的故居其实长这样
因为途中要去安庆看一下振风塔,所以一过长江大桥,就拐弯下了高速。从安庆到怀宁,又特意走了集贤关。这里,原来是清军与太平军恶战数次的古战场。站在集贤关上,东可以眺望安庆,西则能俯瞰怀宁,诚一要隘也。
海子墓。吴霖 摄
查湾村,“海子故居”
出发之前,我是将怀宁县政府作为导航目的地的,没想到,一直想去的高河镇(即小查当年所称的“高河公社”)现在已成为县治所在,这使我稍感意外。在高河住下后,时为下午三时。我在手机上查看地图,发现查湾村距高河镇相距很近,仅五公里多。在电子地图上,“海子故居”已成为醒目的地标,于是,决定马上就去查湾村。
甫出高河,即看见路左的高河中学,门头宏大,这就是小查的中学母校。因为急着去查湾,未停车。心中的感念尚未平息,车轮已驶上查湾的村路。一进村口,就望见海子高大的白色半身像。呵,小查的查湾老家,到了。
查湾村中的“海子故居”,离村口很近,仅为一层平房,一共三间,中间为客堂,左为海子资料陈列室,右为海子母亲的住处。如今看来显得陈旧、简陋的房子,是小查父母用海子身后的稿费造起的,因此,这里并非是小查真正的故居,也非原址。老房子据说早已废了、拆了,地基也移为他用。现在的“海子故居”,有一个小小的院子,有一棵碗口大粗的桂花树,开着细碎的金色小花,芳香馥郁浓烈,放纵地在秋光中肆情漫漶。紧挨着“故居”,听说是海子幼弟的楼房,房子很新,看得出建造未久。海子家一路之隔,正对着的,是县里花钱新修的“海子纪念馆”,两层楼。但大门紧锁,钥匙不知在谁手里。
纪念馆前方,是海子文化广场。广场正前方,即为海子半身像所在处。如果让我建言,我以为此像并非无懈可击,在这里,如有一座与海子等高的全身铜像,当更为佳好。塑像前方,是查湾村停车场,再外,就是公路。从怀宁县城高河镇有定时的公交通过这里,这一站的站名,就叫“海子故居”。
走进“海子故居”,看到一个主人模样的年轻人笑盈盈地答复着访客的询问,淳朴,真诚,让我一下子想起当年的小查。一问,果然是小查的侄子。
去查湾之前,我决心让这一次访问成为我和小查之间的一件私事,抱定了悄悄来去的想法。却未想,看到故人的旧物,便终于不能自制,悲凉难抑。看到小查当年的藏书,满满地装了好几个玻璃书柜。隔着玻璃,我发现图书的品相有些萎靡颓唐,不知是因为多雨的江南使得书本发霉,或是有人频繁翻阅所致。每一本的书脊上,贴有类似馆藏的标签。问后才知道,这是县里相关部门所为。为了加强管理不至散失,这些书据说已被悉数登记造册。我知道的小查,不光自己是个极为整洁的人,也是一个认真的爱书人。我现在保存有几种他当年用过的大学教材,都非常干净。每一本小查都用工整和略带稚拙的笔迹,在扉页上很小地签着“查海生”三字,有的还盖有一枚横形小章,为隶书“查海生”三字。了解一个人,最捷近的方法就是看他的书架。海子也不例外,从他的藏书,约略可以觑见海子生前的思考广度和其创作的人文背景。
我知道小查的父亲查振全2017年去世了,问小查侄子:“奶奶呢?”他说,村里有演戏,看戏去了。
“怀宁?没听说过!”
小查很自豪地说:“我们怀宁有陈独秀!”
“哦——”随着一声延长的“哦”字,小查也如释重负般地笑了。1983年8月31日,还差几天就满22岁的我,与19岁的查海生正式成为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编辑部原已有两位老师,加上新来的我和小查,共4个人。这一天是中国政法大学人事处的再一次分配,被领进校刊编辑部的我们,与徐、张两位前辈同事围坐一起,气氛温煦,相互自我介绍姓名、家乡、毕业学校,以及专业等等。那一天,小查告诉我们,他家在怀宁县高河公社查湾大队。怀宁属于安庆地区,小查是1979年那一年安庆地区的文科第一名,应该也是那一天他自己给我们介绍的。
查海生的这个“查”姓,比较稀少。乍一见面,很多人会很轻率地将查(zhā)字念成(chá)音。我因为大学同宿舍中有一位祖籍泾县查济的查姓同学,故而一见面就能准确地读出(zhā)音,这让查海生稍稍感到意外。如今,“怀宁”这个县名和“查”姓被很多人熟稔,作为海子的小查是有贡献的。
小查在1989年3月26日意外故去后,他在北京昌平宿舍中的一切,悉数被伤心的父母携之南归。在以后的时间长河中,海子的名字和海子的诗,一起被有心人热忱而又细心地淘洗,他的形象也被各色人等不断塑造。越来越伟岸的身形,正如他曾熟悉和喜爱的西藏玛尼堆,会在热爱的叠加中成长。
当我跨越了那些叫“而立”、“不惑”和“知天命”的峰隘,故人旧事开始漫无缘由地在记忆的草原上疯长。与几十年前的老朋友在一起回忆往事,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回到青春时代的原点,回想曾经同行的旅人,小查便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的情怀之中。去看一看故人?去看一看查湾大队?终于,在我人生之旅快要接近“耳顺”疆域时,我有了怀宁之行。一路有高速公路,从上海,到怀宁,不算远,也不算近,五百多公里。
查妈妈
想去海子墓看看,问了问方位,似乎就在故居的正前方,但因隔着宽阔的稻田,所以要绕行。小查的侄子给我指路:出村口左拐,走往高河方向的公路,再左拐,进小路,前行几百米即到。正准备离开,查妈妈回来了,个子不高,背微驼,看上去身体还算健康。
与查妈妈一问一答地聊。她似乎早已习惯了访问者的询问,平静而淡定。直到与查妈妈告别,我也没有告诉她我姓甚名谁,但我想她应该可以从我难以抑制的情绪中理解我。
故居中,有几种海子诗集出售,可以加盖“海子故居”的蓝色图章。我买了一本最厚的诗集。除了小查早年送我的几本油印诗集,这是我购买的第一本海子诗集。我请查妈妈给签个名,她推托说字写不好,不想签。我说,你不给别人签,也应该给我签!她问为什么?我并没有回答。她最后给我签下的是“操采竹”,而并非外人都知道的“操采菊”。我让小查的侄子在另一页上也签了名。
查妈妈告诉我,“操采竹”是身份证上的名字,正式。而原来的名字“操采菊”,则是她外公给她起的名字。问她娘家在哪里,她说了一个地名,因是方言我没听清。问她最喜欢海子哪一首诗,她的回答迅速而干脆:“都喜欢。”过了一会儿,她神色黯然地望着我补充:“写给妈妈的。”
出村口去往墓地,没有标牌,但也不难找。墓地应该在近些年又被改造过了,墓茔的外圈,有一个很大的半圆形园墙围绕。园墙内侧,写满了时人对海子的评价。
海子墓有两个墓碑,一个略小,立于墓前,与墓茔一体。看碑文为一九九四年仲秋所立,上书“显考查公海生(子)老大人之墓”,立碑人为查健、查锐、查谋。墓碑左侧,透过用水泥封住的玻璃,可以看到小查遗像。右侧,也同样有水泥封住的玻璃,里面是一块玛尼石。想起1989年的寒假刚过,在学院路41号的校园中碰到他,他很兴奋地对我说去了西藏,在雪山上和喇嘛一起打坐,练气功,并悄悄带回了玛尼石云云。墓碑的正前方,另有一块巨大石碑矗立,上有行书写就三个大字:“海子墓”。
和我一起去墓地的,还有一对来自徐州的年轻夫妇,他们是海子诗歌的爱好者,曾专程去过德令哈。这一次他们也是专程而来。薄暮降临,我们分手,我要回高河,这一对夫妇说,今夜,他们要在海子广场搭帐篷露宿。海子倘若知道自己有这样的读者,一定会欣欣然的。
晚上在高河镇下榻的酒店附近散步,随意走进了一家茶叶店。我向年轻的女老板请教怀宁有何名茶,老板答说当地出产“龙池香尖”。老板请我喝茶,并递给我名片,我惊奇地发现老板居然姓查。再一问,竟然还是与海子同一支系,是“振”字辈,按辈分比小查还高一辈。但接下来的事就有点匪夷所思,她完全没听说过“海子”大名,当然也就不知道怀宁查姓本家中出过一位名满天下的诗人。至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句,则当然也是茫然不晓。
海子纪念馆,遗物种种
第二天,照例很早起来,在薄薄的晨雾中又去了查湾。
在村中漫步,看见近处的树木葱茏,远处的稻子金黄。村路整洁,房子也都干干净净——应该都是近些年修造的住房。在沿路很多建筑的墙面上,刷写着海子的诗句。我想象不出在当今中国,还有哪一位诗人能享此“殊荣”。与此同理的是,在海子的纪念会上,海子家人也时有出现,这也是其他诗人(不管是已故或健在)所不可能享受的厚待。此种现象和原因,可能需要社会学家去做深层次的分析了。在村里一个园地中,我第一次看到了正在开花的棉花,以及豆荚的花、茄子的花……与正在劳作的妇人攀谈,她说丈夫姓查,儿子也姓查。她还记得她从外村嫁到查湾的那一年,海生刚考取大学。哦,那是1979年。
“海子纪念馆”今天不知何故被打开了。我得以进门,从一楼至二楼,从头到尾认真仔细地看了一遍。小查的旧物种种,突然重现在我眼前,让我非常意外。三十多年前的海子遗物被海子家人用心保存至今,其中,他的毛衣、外套以及皮鞋都让我立刻闪回想起当年的小查。当看到我与小查在1983年的冬天辗转于中关村和西单一起买的那件军大衣,挂在玻璃橱窗里,像一面苍凉破旧但仍然桀骜的军旗,我再一次情难自已……
查妈妈对我的再次到来有点惊讶,我问昨天在广场上宿营的徐州夫妇,说已经离去了。我最终也没有袒露自己与小查的渊源,但相信她能感觉到我对小查的诚挚情感。最后,她突然主动提出要送一张海子的画像给我,我几乎脱口而出大声说:“不需要,小查一直在我心中。”我知道这样回答或许有点唐突,但也确是我真实的想法,一是别人描画的海子形象永远无法替代小查在我心中的印象;二是这些画像在故居是卖钱的。而这,也是查妈妈目前的生活来源之一。
临别,我还见到了小查的另外两个侄子。查妈妈告诉我,其中一个,在新修的宗谱上,已续在了海生名下。听闻此言,我竟无端感到有莫名的安慰。最后,我握住查妈妈的手,请她多多保重。八十多岁老人的手,仍然布满老茧,这让我再一次心酸。我告诉她要去祠堂看看,也还要再去看一下小查。
查氏宗祠及其他
在去海子墓的路上继续前行,经松林夹峙的一条小路,即可抵达查氏宗祠。
从形制上看,祠堂应该是新近修葺过的,门口石狮子的捐赠落款时间为2012年。红色的大门紧闭,一对石鼓左右相拥。门上的墙中,镶嵌着“查氏祠堂”牌匾,是石制的。门框亦为石制,两旁錾刻的对联是:“祖德千秋传,才华振家声”。外侧的廊檐柱子上,挂有一副长联,以词义看,应该是新拟的,而且还确定是电脑刻字。因此,省略也罢。廊檐上画有绚丽的彩色图案,令人瞩目的是均为龙纹。虽然如今不再会有僭越之类的说法,但在宗祠建筑上如此绘制,还是让我有些诧异。
四处寂静,无车马之喧,无人声之哗。有野鸟和秋虫细碎的鸣叫,交相叠音,此起彼伏。最多的是麻雀,成群飞过,叽叽喳喳。所有的声音中,惟有公鸡的长鸣格外地嘹亮和悠长。晨光透过薄雾,忽隐忽现地荡漾,映照在徽派建筑的高墙上。一位妇女在祠堂的边墙外整理着已经干枯的植物,趋前请问,答是芝麻。
关于海子的死因,众说纷纭。归类后大致为三,即“加害说”、“殉诗说”和“失恋说”,莫衷是一。首先,我是不相信“加害说”的。多年来,我与海子几封遗书上提到的“罪魁祸首”常远一直保持着网络上的联系,而我们之间的话题,也往往会说着说着就拐到小查那里。事实上,就在海子去世的第二天,常远就来到我所在的联合楼208室的办公室,神色慌张,因为当时校方让他写了与海子关系的情况说明。他不明就里,自然有些失措。其次,在离去整整三十年后,亲切温暖的小查成为了诗坛上高大威猛的海子,颂歌盈耳,香烟缭绕,但我依然不同意海子“殉诗说”。关于“失恋说”,足够世俗,可以抢到世人眼球,但以我对第三人的了解,心中当然自有判断。在此,我也保持在此问题上几乎所有知情的法大人不约而同所遵守的原则——不披露第三人的姓名。但我仍然希望、也相信总有一天会有机会向我也熟悉的她当面求证。
同一个人,有两种形象。也许,“海子”属于热爱他的公众,可以身披霞光,登坛封圣。而“小查”,则属于我、属于学院路41号大院中曾与他旦夕相对的法大人……
从查氏宗祠返回的路上,又去了海子墓。我把从上海带来的一颗山茶花结的果子剥开,里面有三粒黑色饱满的半月牙形的花籽,我将它们次第埋在了墓前的土里。据说,山茶花如果以种子发芽,远比扦插要难。但,就是要这个“难”——看看会不会发芽、会不会抽叶、会不会长大、会不会也开出红色如碗口一样大的花朵……我把自己的三组诗歌近作也在墓碑前一并焚毁,请故友提提意见,就像36年前一样。我的车,停在墓园墙外不远处的碎石路上,满身风尘。车的后备厢中,有一只蝈蝈和六只蛐蛐儿,此时,正在此起彼伏地鸣叫着……
1989年4月17日,我在中国政法大学校刊上发表了在校刊工作六年中惟一以真名署名的短文《再见了,小查》。该文最后一句是:“我在心里对一个远游的兄弟轻轻地说一声:再见了,小查。” 写于海子忌日前夕
海子诗二首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989.1.13)
活在珍贵的人间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太阳强烈
水波温柔
一层层白云覆盖着
我
踩在青草上
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泥土高溅
扑打面颊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
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
(198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