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为啥要吃灶糖?传说灶王爷上天述职,人们用灶糖粘住他的嘴
今天腊月二十三——小年儿。研究老北京文化、习俗,肯定是要研究春节,这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请赵振华老师为您讲一讲老北京过小年儿的诸多讲究。
主讲人
主讲人:赵振华,网名“一把驳克枪”。退休前从事企业管理工作40年,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在北京居住了十余代、四百年)。受家庭熏陶,他从小喜欢北京文化,近30年来收集老北京照片一万余张、老北京歇后语近千句、老北京俗话近千句、老北京歌谣数百首。
我就以一段老北京的童谣作为今天和大家沟通、交流的开场白: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过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炖锅肉;
二十七,宰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首;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这是我们小时候一到春节之前就开始哼唱的一个童谣。那么今天,我也想按照这首童谣所说的时间顺序,来和大家介绍老北京春节的习俗。
为什么“腊月二十三”祭灶王
首先就是说“腊月二十三,糖瓜粘”,或者说叫“二十三祭灶王”。
我曾经考证过,祭灶王的习俗在中国来讲有数百年近千年的历史了。最起码,有文字记载,宋朝就有,但是我发现宋朝祭灶王,不是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而是腊月二十四。
明朝,有的地方是腊月二十三祭灶王,有的是腊月二十四祭灶王。有记载和解释就是说,这叫兵三民四,或者叫军三民四。解释一下,就是当兵腊月二十三祭灶,老百姓是二十四祭灶。
清朝基本就明确了,最近这300来年都是腊月二十三祭灶王,没有腊月二十四祭灶了。
那么为什么到清朝就统一了,就没有腊月二十四祭灶了?我也是通过查证满人进关之后才知道。一个是满族人本身对数字的理解,他认为单数为阳,双数为阴。灶王本身是大佬爷们,所以祭灶王必须是男的。老北京有讲究,“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八月十五拜月的时候,都是女的,男的不拜月,而在腊月二十三祭灶的时候,要由男人主持全过程,女的基本就在屋里面干家务。
我觉得,确定二十三祭灶还有一个理由,就是作为满清入关之后,他在北京按八旗的管理模式,实际上是全民皆兵。如果,按明朝“兵三民四”的说法讲,全民都应该“二十三祭灶”,所以清朝统一都是腊月二十三了。
做了什么样坏事儿要折阳寿?
“糖瓜”是关东糖,本身是东北的吃食,它包含浓厚的东北满族人的习俗。
腊月二十三祭灶,为什么能够在中国流传近千年,长盛不衰?我个人理解,一方面是老百姓一年到头,农闲了,也该享受了,也该实现那么一个转折了。
同时祭灶的很多内容也是有利于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促进整个国家的安定团结。这是我个人的理解。正因为有这功能,所以老百姓有意识、无意识地就把它延续下来了。
作为朝廷来讲,求之不得,间接造成他们的政权稳定,所以这个习俗数百年、近千年长盛不衰。
灶王本身是一个神话人物。灶王爷,每年不管你是腊月二十四请回来,还是腊月三十请回来,反正天神到了你们家,到下一年腊月二十三,这期间他就是一家之主。家庭成员对他不能忽视,所以每个月初一、十五,早上起来要给他上三炷香,或者再加上两碗茶,下午再上三炷香,一个月等于就四次。
那么,为什么腊月二十三搞这么隆重的仪式?因为灶王爷是一家之主,而且他对家庭整个一年的情况全都看得清清楚楚。
等到腊月二十三,他要骑着马上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他在凡间这一年的所见所闻,所看到的你这个家庭的各种情况,对的、不对的。
按传说,如果你做错了非常小的事儿,可能就要折你一家人的阳寿三天。阳寿三天,你这一辈子少活三天。可是你要做了大的坏事,那就要折你阳寿300天。要真是折阳寿300天,每年你都做不好的事,每年都折寿300天,这人的性命那就麻烦了。
什么事儿做得算不对,要折阳寿?这个也是有约定俗成的。比如说,家家都有灶台,你不能把脚踩到灶台上,或者是由灶台上迈过去,这是不允许的。还有什么呢?刀、斧子凶器之类的,叉子不能放在灶台上!往灶台、灶坑里边吐痰呢,这都不允许的,更别说往里大小便了。
在灶台面前,那不能骂人,不能说脏话。不能披头散发,不能赤身露体,不能哭哭啼啼,不能吵架拌嘴。
像我开始说的,不文明的事儿,不安全的,或者说对消防安全不利的行为,不利于家庭安定团结的行为,都不能做。
考虑到这灶爷在这儿看着,咱们可别做错事,不做这些事了,那就避免了家庭纠纷,避免了家庭火灾,所以他就保证了家庭的安定团结。你的家庭就和谐了。家家都和谐了,是不是社会就稳定了?社会稳定了,统治阶级的政权就稳固了。
老北京讲,祭灶要是搞不好,可能要折寿。作为老北京,有句歇后语:灶王爷升天,好话多说。
祭灶的讲究
那么怎么能够好话多说呢?腊月二十三这天早上起来,家里面要恭恭敬敬地给灶王爷上供。
一百多年前,灶王爷、灶王奶奶印的和现在基本差不多。有的没有印“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者说“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抬头有“一家之主”。那么,你还得单买对联和横批,给它贴在该贴的位置。
这张画贴在哪呢?要贴在灶台的上面。如果灶台上面不方便,就贴在与灶台不远的上方。正规一点的,要弄一个木架子,上面贴着这张画,下边有一个跟小桌子似的摆放供品。每月初一十五要上三炷香,你得有个小香炉,接烟香灰的小盘,再弄两碗茶。
腊月二十三这天,就不是这么简单了。一个是要供糖瓜儿,粘他嘴的糖瓜。
现在还是这模样,一百多年以前也是这样。发黄色的是外面裹了一层芝麻,芝麻给炒了、碾碎了,所以是黄色的。下边糖瓜是白的,是黄米面和麦芽糖做的。长长的叫关东糖,趁着热切的、两两头一收缩跟小南瓜似的,这叫糖瓜。
腊月二十三上供的时候,给灶王爷上必定要有糖瓜。还有平常上供一样,一人来一碗茶。
还有什么呢?这按现在说法,多少有点匪夷所思。老百姓认为灶王爷和灶奶奶上天,得骑马去,往天上飞,往天上跑。得让马得吃饱了,喝足了,所以要摆一盘草节、料豆。
草节是马爱吃的,就是像药铺卖的节节草、甘草之类的。料豆就是黄豆和黑豆。
还要来一碗清水,就是凉水,也是供马来吃来喝的。如果说有钱、有条件的家庭,再给它上一盘点心,按满族人说叫饽饽。
二十三这天早上就要给它摆在那小供桌上,摆一天。到什么时候拿下来?在晚上定更之后,也就是晚上7点钟之后。由家里的男人,把这个画揭下来,上面有祭文,要拿到院里头高声朗诵。七点之后,天已经黑了,打着灯笼。
不是特别有钱,或者不是特别讲究的,也得说两句: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香又甜,请对玉帝进好言……
高声朗诵表达心情之后,把祭文和灶王爷这张画揭下来,糖瓜遇热就软,拿火一虚,软了就给抹到灶王爷和灶奶奶嘴上,还不能破。
有人说糖瓜给他嘴粘上,不让他说坏话。不是那意思。还得让他说好话。嘴甜一点就说好话了。把灶王爷的画、祭文,还有事先准备好的纸金元宝。把这几样东西放在灶坑里头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