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交道口大兴社区推出新激励机制,积分兑换服务,给力!
“以前都是我给随便剪剪,这是她卧床多年来,第一次享受到理发服务!”上个月,齐师傅的家中发生了一个多年不见的新鲜事,理发师上门给他家中的亲人提供理发服务,而这项服务是齐师傅用参与社区巡逻获得的积分免费兑换的。
这也是东城区交道口街道大兴社区新推出的一项激励机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这个机制运行了两个月,效果已经开始显现。
社区的积分卡
积分兑换服务引爆居民参与热情
“你看,咱们巡逻队有人已经累计7次积分啦!”
“参与社区卫生整治,这个活动怎么参加?怎么才能积分?”
“老齐,你打算用积分换什么服务”
“你已经换了按摩服务了?一次按多长时间?按的好不好?”
最近几天,大兴社区的公示墙成为社区居民“打卡”最多的观光地。居民们关注的焦点,是墙上贴着的三排积分公示榜单。这是参与社区建设的居民获得积分奖励的最终统计结果。
“创立一套模式,给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居民一定的激励,增加居民与社区的互动,是我们去年年底就开始讨论的,大家最终都同意形成积分制度。”大兴社区党委副书记张艳玲介绍,按照之前的计划,积分每季度公示一次,但考虑到需要收集运行第一个月的效果反馈,以便于及时调整和修正,社区还是将第一个月的统计结果贴表公示。这也直接引爆了参与者的热情。大家伙儿在查看自己的积分同时,也互相询问如何能够积攒积分,顺带打听对方的积分消费计划。
积分奖励项目是社区党委书记刘熠一点点建立起来的。刘熠和社区党委的工作人员首先摸排居民需求,再针对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居民主体意识不强、参与度不高、社区功能弱化等问题,逐步建立需求服务框架。
居民领到积分卡
哪项社区活动可以入选积分项目、每项活动积分数量、积分统计程序、积分兑换服务内容、兑换比例……针对诸多问题,社区党委召集居民代表、楼门长、小巷管家、热心居民、社区商家一起,把所有内容一项一项地讨论修改并最后通过,一共集中讨论修改了四次,才形成了目前所执行的方案。
记者看到,可获得积分的项目共有志愿服务、社区建设、社区榜样三大类,包括孝老爱亲、卫生环境整治、矛盾调解、建言献策、好人好事等10项内容。在目前定好的兑换服务,则重点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2个小时的精细保洁需要80个积分,拆洗油烟机每台需要200个积分;老年人需求比较大的擦玻璃,每平方米需要20个积分兑换,代取药每次30个积分。另外,30分钟按摩需要80个积分,上门足疗则为70个积分,老年餐的兑换积分较低,只需要20个积分。
齐师傅是社区巡逻队员,在多次执行了额外巡逻任务之后,积攒了70个积分,他用其中的30个积分给家人兑换了上门理发服务:“人家理发师修剪的头发就是有型!剪完头后,整个人就精神了。自己参与社区建设,不光自己得到锻炼,还惠及家人,我们就更有干劲儿啦。”齐师傅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积分公示
先期购买服务社区投入7万元
据介绍,志愿者能够兑换的服务,都是社区党委先期购买的,考虑到社区居民中以老年人居多,大兴社区党委今年购买的积分项目都由社区养老驿站的运营方来提供,总投入7万元。
积分兑换制度从7月16日开始试运行,虽然参与社区建设活动的人员并没有显著增多,但是居民们还是非常认可,参与社区活动的热情增加了。例如社区利用开放空间的工作模式,讨论细管胡同5号院门口40平方米的违建拆除后的空间利用, 8月初,院内的居民们配合社区,将违建拆除, 8月14日上午,细管胡同的居民代表和街道城建科工作人员一起讨论制定了空间规划方案——将这个空地改造为绿化景观。在此活动中进行建言献策的居民都得到了积分。
近两个月来,刘熠和工作人员也逐渐发现并记录了不少需要完善的细节。社区清洁活动如何发起和认定、巡逻队加班按次还是按时来计算、改善社区建议如何认定并计算积分、积分项目中的重合或者交叉、邻里互助和好人好事的积分不同,“很多规定都是运行之后才能发现需要修改的细节,我们也会针对这个月暴露出了的问题逐一调整。”
专家点评
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居民生活体验
对于大兴社区的尝试,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最值得肯定的莫过于社区党委主动想办法为居民增加社区服务。
竹立家说,过去的四十年,我们的工作是以发展经济为中心,解决贫困,未来的几十年,工作重心要调整到以“人民”为中心。核心就是满足人民群众享受美好生活的需求。根据去年年底的统计数字,我们国家目前的城市化率达到了58%以上,竹立家据此推算,截至到目前,应该有60%左右的人生活在城市的社区内。“美好生活的根基就在于我们生活的社区足够舒适、方便、安全,所以强化社区建设是我们城市工作中最重要的新课题。”
竹立家认为,目前社区建设中非常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党中央提出来的很多好的理念在社区落实不到位,很多政策的制度化程度比较低。他建议,社区的管理干部最重要的工作应该是想办法把理论、政策通过制度固化下来,形成日常工作章程,“通过这些可操作的章程,使居民能够切身感受到政策所带来的生活便利度、生活舒适度上的改变,增加居民美好生活的体验。居民的这种体验多了,党组织的权威就立起来了,社区管理就更容易进行”。
志愿服务只是社区服务的补充而非主体
竹立家也特别强调,进行社区建设时,调动居民积极参与确实是非常必要的,但社区工作人员应该注意,志愿服务只是社区服务工作的补充,而不是主体。
“社区服务的提供主体应该是物业公司,社区内很多矛盾都集中在物业服务不到位上。”竹立家说,建设社区管理体制才是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其主要途径就是理顺社区内党委会、居委会、物业等社区内的单位的组织关系,“把服务于居民的物业公司真正管理起来,才能大幅度提升物业的服务水平,满足居民需求。”
竹立家介绍说,国外不少社区之所以管理的好,重点就是对物业服务公司管理到位,而我们的居民、社区党委缺少制约物业公司的权力和手段:“有关部门应该及时制定更为完善、条款更细的居民自治办法,社区内的物业公司由社区党委或者居委会来监管和聘任,是否聘任也要由居民投票决定,自然会调动更多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物业公司对社区环境、居民需求想必也会更加重视,并能更积极地及时回应。社区的宜居水平也会增加。”
竹立家还建议,在社区建设中应该更快地推进居家养老的配套设施。“在我们的文化认同中,居家养老才是最为我们民族接受的养老方式。我们的社区建设就应该往这个方向努力。”而在推进过程中,应该尽快引进民间力量的投入。“我曾经推断,目前中国的养老市场约有4万亿人民币的规模,现在我可以预言,未来五年内,这个市场将达到10万亿人民币以上。这么大的市场,增长势头也很迅猛,对经济发展也会有非常大的贡献,政府应该尽快制定和完善符合居民自治要求的社区治理法规,让社区建设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也能够更好的引导、鼓励中小企业积极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