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国内

北京市35%家庭签约家庭医生,患者看病就像“串门”一样自在

2019-09-16 13:38 北京晚报 TF021

“大侄子,我又来看你了!”前两天,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太太来到大兴区亦庄医院,她径直走向外科诊室,一见到王华峰大夫就乐了。王大夫也立刻起身把老人迎了进去,嘘寒问暖。旁边不了解情况的病人一头雾水,然而诊室里的医生们却都知道这温馨一幕背后的缘由。其实,这位老太太姓徐,并不是王大夫的亲戚,而是一名患者。当天,徐阿姨是从位于北三环的家中坐了3个小时的公交,特意来“看望”王大夫的。在徐阿姨和王大夫之间,有一段持续12年的“医患情”。

王大夫与徐阿姨合影

信任

患者叫医生“大侄子”

把时间拨回到12年前。那时已经70岁的徐阿姨住在亦庄,因为受到脊柱畸形、颈椎病等困扰,老人情绪低落。徐阿姨无奈之下来到亦庄医院外科就诊,当时接诊的正是外科大夫王华峰。徐阿姨第一次来就诊的时候,颈部僵硬,仰头、低头都有些困难,偶尔还会头晕目眩、头痛难忍。“这是典型的颈椎病的症状。”王大夫根据自己从医多年的经验,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不仅为徐阿姨开了特效药,还搭配按摩和理疗仪。经过十来天的诊治,徐阿姨的病痛明显缓解。治病期间,王大夫还开导老人要学会与慢性病和谐相处。正是第一次看病的经历,让老人和王大夫之间建立起了信任。后来,一次次悉心的诊治、一句句认真的叮嘱,日渐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再后来,因为儿子出国定居,老两口得搬回北三环居住。搬家前,徐阿姨还专门跑来医院与王大夫告别。王大夫得知情况后,放心不下两位独自居住的老人,便与老人互留了联系方式。

从此,王大夫心中便多了一份牵挂。无论多忙,王大夫都会抽时间致电两位老人,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叮嘱注意事项。老两口也会经常打电话,向王大夫咨询治疗方式,寻求用药指导。这电话一打就是12年。十多年间,致电目的逐渐从回访与咨询,变成了唠家常。老两口更是亲切地称呼王大夫为“大侄子”。在电话沟通之余,徐阿姨还时不时地来医院“看望”王大夫。于是,便有了开头的一幕。

“一个大夫跟咱12年,哪家医院能做到?”在诊室外,已经82岁的徐阿姨告诉记者,自己的身体状况,王大夫比亲儿子知道的都清楚,“连孩子都说,把我的健康交给王大夫,全家放心。”王大夫也告诉记者,之所以能有这段持续12年的“医患情”,正是因为他和徐阿姨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信任。而这信任,与时间的积累有关,也离不开医生与患者的充分沟通。后来,医院推出了家庭医生签约机制,王大夫正式成了徐阿姨家的家庭医生。

看病

就像“串门”一样自在

记者了解到,像徐阿姨这样的并不是个例。截至目前,亦庄区域已有4万余人签约了亦庄医院的大夫。亦庄医院是镇一级医院,也叫亦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别看级别不高,可因为亦庄开发区范围内大医院不多,亦庄医院要承担22万人的医疗健康服务,每一天的门诊量都在1000人次以上。虽然门诊量较大,但医院内却井井有条。一大早,患者们陆续到来,陈宝军院长介绍,这当中的三分之二都是签约患者,和自己的家庭医生都是“老熟人”了。

除了熟悉医院环境,和增进医患之间的互相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机制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以徐阿姨为例,常来医院“看望”王大夫,也让她结交了不少新朋友,其中不少也是王大夫的签约患者,家住贵园北里的李阿姨就是其中之一。徐阿姨每次来亦庄医院,都要喊上李阿姨,让王大夫一起为二人检查检查,“像我们这么大岁数的人,一提到去医院,应该是紧张,可我不是,就像是去亲戚家串门一样轻松自在。”

李阿姨告诉记者,自己有二十多年的糖尿病史,以前都是去三甲医院看,2016年与王大夫签约之后,“王大夫一直跟了3年多,现在我血糖基本接近正常人了,糖尿病造成的眼部病变也稳定了下来。”

签约

一按软件轻松“绑定”

签约患者有4万人,但医院内仅有13个家庭医生团队。亦庄医院是如何能够接得住这么多居民前来就诊?又如何准确记录大家的健康信息呢?这其中少不了各种智慧医疗设施的帮助。

今天上午,64岁的居民崔大叔走进全科门诊候诊室,没有急着去找签约大夫,而是先来到楼北侧的健康自测区,熟练地查起了血压、血糖,还掏出圆珠笔,把数据记在了小本上,“这都是大夫告诉咱的经验,一会儿就不查了,也给大夫省省时间。”等他查完血压血糖,刚在座椅上不到5分钟,分诊台的大屏幕就响起了叫号声,让他到安大夫的诊室就诊。出门前,崔大叔就已经通过“健康大兴”手机APP系统里预约了就诊时间。

徐阿姨也说,这个APP上线前,她每次来之前都要和王大夫反复确认。可毕竟年岁大了记忆力不好,有好几次自己记错了时间扑了空,又不得不坐3小时公交赶回北三环。“有了APP,我只要一想来看王大夫,就在上面查一下他哪天出诊,太方便了。”记者体验发现,这款APP扫码下载并实名注册后,可分别根据居民需求按医院、科室预约未来一周号源,预约成功后还会收到就诊时间提醒。在应用里的家庭签约模块,居民可一键签约家庭医生,并可开展自我健康管理。通过APP,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也可以完成对患者的签约、随访、建档以及对患者的健康评估等多项服务。区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李爱芳介绍说,今后还将不断完善APP的服务功能。

故事

一通电话“发现”癌症

除了在“健康大兴”APP上与患者互动,亦庄医院还为签约居民发放了家庭医生团队名片。病患只要有需求,拨通电话,医生就能根据患者描述,给出合理的初步解决意见。除了电话沟通病情,13个家庭医生团队还会根据每一位居民自身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推送健康指导短信。

“多亏了家庭医生,我家老爷子保住了命,现在已经康复了。”几个月前自己父亲的一次患病经历,至今仍让居民刘鼎琦对医生连连道谢,“当时专家都说了,家庭医生很专业,晚来几天,老人可能就不在了。”今年夏天,刘先生一家外出聚餐,回到家已是深夜。70岁的老父亲感到腹部疼痛,像是吃坏了东西一样。刘先生拨通了家庭医生王大夫的电话,通过家人的电话描述,经验丰富的王大夫作出了初步诊断:“左中腹部有拳头大小的包块,病情可能很严重,事不宜迟,赶快送三甲医院。”听了家庭医生的建议,刘先生连夜带着父亲前往301医院。最终,通过B超、血常规等一系列检测,发现老人患的是淋巴癌。确诊之后,又经过了持续数月的放化疗,老人才终于转危为安。

数据

服务满意度提高了

亦庄医院院长陈宝军告诉记者,与医院医生签约的居民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家庭医生服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看病体验,对医院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从今年起,医院院长、主管副院长都要定期电话回访签约居民,做到心中有数,居民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到医生的年终考核。

目前,这项创新措施已经在体检环节初见成效。过去,辖区内几千名65岁以上的老人,都要分批次和年轻人挤在一起排队,体检要求不能吃早饭,这让不少老人感觉“吃不消”。通过电话回访,亦庄医院了解到老人的诉求,在开设老年人体检专区的同时,还把体检开始时间调整到了早晨7时30分,并准备了小零食和糖块。再次回访时,大家因为体检抱怨的少了,为医院竖大拇指的多了。医院还联合亦庄镇,每个月都为镇上的居民发放免费的《健康生活手册》,让国内知名专家指导居民的健康生活。不少居民都说,这本小册子已经成了“枕边读物”。

不只亦庄如此,到明年,重点人群都将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项来自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的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市共有家庭医生6378人。截至目前,全市家庭医师累计签约740万人,总签约率35%。到2020年,全市重点人群都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各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现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接诊新流程。

得益于“家庭医生签约”机制,患者在三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全市基层医生的诊疗率平均增长了30%,年诊疗人次净增1000万,而三级医院诊疗工作量下降了7%,二级医院下降了2%。

伴随着看病难的缓解,患者的满意度也在上升。记者获悉,全市社区卫生公共服务满意度整体水平持续处于高位,连续居于全市十大服务行业满意度测评首位。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调查数据,今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满意度整体比上年提高8.3个百分点,其中58.6%表示非常满意,31.3%表示比较满意。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陈强

流程编辑:TF021

分享到

这个习惯让《三十而已》中的王漫妮倒下了,你有吗?千万别忽视

聚焦新冠肺炎及疫苗,2020年全国大学生健康科普大赛即将开赛

防蓝光眼镜可能存在哪些问题?选择不当对预防近视有害无益

“健康北京”10年行动计划公布:减缓失眠焦虑,控制近视肥胖

警惕!三高之外,还有“第四高”:“重男轻女”,严重时会要命!

“没有绿码,奥特曼也不能进!”假面骑士无法出示健康码被拦下

有些人喜欢经常掏耳朵,有什么危害呢?这些要小心......

人社部:建立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

别马虎!“头孢就酒,说走就走”, 吃完头孢几天后才能喝酒,医生提醒

北京市居民期望寿命82.2岁,心脏病升至“第一杀手”

防老年人跌倒可做“毛巾操”,着重加强下肢和腰腹力量及柔韧性

2018年度体检统计报告:全市血脂异常、超重和脂肪肝问题严重

外交部回应英国驻重庆总领事跳水救人:给他点个大大的赞

北京投递量全国第3!国家邮政局发布快递旺季服务消费提示

看病不用卡,只需一个码!国家卫健委:“脱卡就医”是趋势

四川凉山7县摘帽脱贫,全省88个贫困县全部清零

外交部:再次正告美方,任何行径都阻挡不了中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RCEP签署对全球有何重大意义?外交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