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互联网法院100%线上开庭,每人每案平均节省近800元
在昨天上午举行的《互联网技术司法运用白皮书》发布会上,北京互联网法院副院长佘贵清透露了一组数据:“自挂牌以来,电子诉讼平台访问量4180万人次,累计注册用户18941人,网上交费15748笔,金额达到9863812.55元;凡当事人同意在线审理的案件,100%在线开庭,线上开庭率96.05%,线上开庭5942次;当事人每人每案平均节省开支近800元,节省在途时间16小时。”
互联网法院资料图 新华社供图 鞠焕宗 摄
记者从白皮书中还了解到,在互联网法院审理的案件中,北京当事人案件数量占比仅28.5%,案件涉及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近200个城市。
此外,本次发布会展现了“移动微法院”、“天平链”、“屏幕共享”、“智能审判应用”四大技术实际应用司法场景。在介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时,法官颜君回忆起北京互联网法院第一案“抖音案”开庭前的情形:“原告需要对涉案短视频权属、在线侵权情况进行取证。当时,区块链存证在司法领域的应用还很新,原告不确定此种取证方式是否能够受到司法的认可,因此,同时使用了公证和区块链取证的两种取证方式。为了赶上开庭,原告将公证做了加急、快递,但仍然快不过区块链。”
“跟公证相比,区块链把取证时间从几个月减少为瞬间,把取证的物力成本从一大摞卷宗降低为一个哈希值32字节,财力成本从上千元降低到了几元钱,甚至免费。”颜君法官补充道。
在介绍智能审判技术时,法官朱阁将文书自动生成的过程比喻成烹饪一道菜品。朱阁说,“食材”就是当事人提交的诉状、答辩状、证据等相关诉讼材料以及法院审判系统里存储的案件数据,文书生成系统就相当于机器厨师,对这些“食材”进行数据清洗(洗菜)、语义理解(切菜)、智能组装(按照菜谱的步骤和方式煎、炒、煮、炸)等一系列加工处理,最后放进文书模板(装盘)当中,由此自动生成相应的文书初稿供法官使用。
据悉,未来北京互联网法院还将开发执行平台、执行线上约谈系统,探索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在执行中的运用。引入公证处进行执行送达、执行现场调查,畅通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今日头条协助执行通道,对接国家监管总局,解决外地个体经营户经营者信息查询问题。
“身处北京,我们还要思考北京首善之区建设、服务营商环境需要什么样的北京互联网法院,这样才能走得更远。”北京互联网法院院长张雯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