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德国姑娘小莫游房山,偶遇“龙王爷”晒太阳
1933年,25岁的德国姑娘海达·哈默来到北京工作。当时,她还没有嫁给“中国通”乔治·莫理循的儿子阿拉斯泰·莫理循为妻,也没有成为日后的著名摄影师、人称“小莫”的海达·莫理循。那时,她只是一名刚从摄影学校毕业的小摄影师。
德国女摄影师海达·哈默受聘于北京阿东照相馆。上世纪三十年代她在北平拍摄了许多反映古都风貌的照片。
她后来嫁给袁世凯的顾问乔治·莫理循的儿子阿拉斯泰(站在右边的小朋友)为妻,改名海达·莫理循,人称“小莫”。
在许多人看来,远渡重洋到中国工作,也许并不是一个上佳的选择。然而,在中国的13年,却奠定了海达·莫理循一生的艺术成就。来到中国后,她用照相机生动地记录了在中国期间的所见。她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拍摄下许多容易被旁人忽视的细节。
海达·莫理循拍摄的一组北京香山的影像,被收录在名为《失落的中国部落》的照片集中。不过,其中很多照片已经超越了香山的范围,用“大西山”来概括拍摄范围更为贴切。照片中详细记录了海达·莫理循游历今天房山区大石河上游的路线。它们是迄今为止,记录房山区北部山区最为详细的一组照片。
1936年夏季,峰回路转之间,在这个名叫班各庄的小村前,海达·莫理循把山村和远山收入取景器。几十年后,我们依然能够找到老照片上的些许痕迹。
1936年夏季,小莫乘火车从市区出发。当天上午,她到达京汉铁路坨里支线的终点坨里车站。随后,小莫跟随向导沿大石河谷进山,开始了她的大西山之行。
大石河,古称圣水,位于房山区境内,发源于百花山侧,全长129公里,最终汇入拒马河。《晋书地道志》中记载:“水出郡(上谷郡)之西南圣水谷,东南流径大防岭之东首”。由于大石河几乎贯穿房山区北部山区,因此人们常把大石河流经的山谷,称为河套沟。尽管房山北部山区保存有包括万佛堂、孔水洞、石花洞、龙神庙等诸多享誉京师的自然、人文景观,但由于交通不便,山高水急,大石河沿线的老照片并不多。海达·莫理循的这次西山之行恰恰填补了房山北部山区老照片的空白。
从照片分析,海达·莫理循此次大西山之行应该是乘坐火车到达京汉铁路坨里支线终点坨里车站,随后跟随向导以骡马代步进山游历。
沿大石河谷一路西行,地势逐渐升高,在这座名为“将军坨”的山峰前,大石河拐了一个弯。
进山之后,海达·莫理循一行人沿着蜿蜒的大石河谷一路西行,将沿途秀美的田园风光定格在底片上。除了对沿途的地理风貌的记录之外,海达·莫理循还偶遇了一场祈雨活动。
黑龙潭龙神庙历史悠久,始建于元代,据说“元明以来,祷雨辄应”。但是,1936年小莫偶遇的这次祈雨,龙王并不灵验。由于此前祈雨没有成功,人们按照风俗把龙王神像从庙中抬出,放到日头下暴晒。在暴晒龙王神像的同时,前来求雨的各路民间花会队伍也亮出各自的绝活,为龙王“表演”,祈求甘霖普降。最终人们是否如愿不得而知,至少小莫是没等到雨就匆匆离开了。
祈雨活动中,龙王神位已经被抬出,各路民间花会队伍正在进行表演。
黑龙潭龙神庙的神像被抬到日头下暴晒。镜头中的这些前来求雨的信众可能是第一次看到照相机。画面中年龄最小的男孩如果在世的话,现在也接近百岁了。
始建于元代的黑龙潭龙神庙,“元明以来,祷雨辄应”。由于交通、地势的原因,这里曾经是清末民初文人骚客游历大石河沿线的终点。
海达·莫理循此行的终点,莲花山蟠桃宫,青石板铺成的屋顶,是京西独有的建筑风格。
由于交通、地势的原因,这里曾经是清末民初文人骚客游历大石河沿线的终点。与常规路线不同,海达·莫理循到达黑龙潭龙神庙后,并没有返回,而是继续沿河谷逆流而上。最终,他们到达在明代即被誉为“京畿八景”之一的莲花山圣米石塘。海达·莫理循造访圣米石塘时,洞下的蟠桃宫正在蔡道士的主持下大兴土木。这一时期,也是抗战爆发前,作为避暑胜地、世外桃源的莲花山最后一次大规模建设。
(原标题:1936年,小莫游房山,偶遇“龙王爷”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