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服务背后有啥故事?倒一杯茶水要分成25步
一个简单的倒茶水,可分解为25个步骤,从调制、斟茶,到茶叶、温度、冲泡的水量,甚至客人的喝茶习惯,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规定。由此,精雕细琢的“北京服务”可见一斑……今天上午,记者走进国家会议中心,探访其为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服务的细节和背后的故事。
厨师们花了4个月制作完成的特色主题摆台“共建双赢阁” 。记者 程功 摄
北辰会展集团旗下国家会议中心,承担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企业家大会、12场分论坛和高级别会议的接待任务。
清洁
大会堂吊杆上不落下一根头发
从大会堂通道清理,高空灯具及风口的摸排,到展厅地沟内设施检查、电梯负载试验等隐患排查……从2019年3月底开始,场馆就以最高的标准完成19项工程维修改造,还对水、电、气、网络等7大类、24902个专项进行排查。
要做到大会堂的吊杆上不落下一根头发,可以说在清洁服务要求上做到了极致。为此,彻底清洁了9万平方米的中心主体和酒店内外部以及56部扶梯。为了提升场馆周边的景观,国家会议中心在外围添置200个花箱,翻新补种了2000平方米草坪和120平方米的黄杨树,就连绿化喷淋的管理线也重新改造了150平方米。
细节
倒一杯茶水要分解成25个步骤
走进国家会议中心的会议室,整洁的桌布,码成一线的数十把座椅,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感到温馨舒适。
就说一个简单的倒茶水,服务人员把这分解为25个步骤。从贵宾座位茶几上的茶杯,调整到最易于宾客拿握的45度角,从调制、斟茶,到茶叶的品种、水的温度……
“在高峰论坛期间,提供的135场会议室服务中,单日最高翻台量创下107次的纪录,但我们始终保持着国家会议中心制定的标准。”在场的工作人员介绍,多年来,国家会议中心在8000余个会展活动接待过程中,形成了各个岗位上的414项标准服务。
走进工作人员下榻的国家会议中心大酒店,新亮相的智能超市让客人感受新科技带来的便捷。拿出手机扫二维码便能进入超市选购心仪商品,自助收银结账。为避免客人对食物过敏,食品标签名称中英文对应,并标记配料和辅料……
转场
11分钟火速送达60辆餐车
4月26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中午,数百人同时就餐,保证菜品和饮料不断地送餐转场成为服务面临的最大问题。
生产部经理郑伟明介绍,从会议区的中央厨房到新闻中心所在的展区距离达150米,为了保证食品的温度和最佳口感,平均重量达200斤的60辆餐车必须要在半个小时之内送达。为此,我们组建了70人的新闻中心用餐保障服务队,不断地进行现场培训,就在当日凌晨两点多,我们依然在现场不断规划路线,寻找最佳的送餐路线,同时还对不平的路面进行修补。“26日中午,服务队仅11分钟就把60辆餐车火速送达新闻中心。”
餐饮
69套各类自助菜单绝不重样
每遇到重要会议,餐饮绝对是最受关注的问题。而本届高峰论坛不但参会国家多、地域广、人数多,饮食习惯、口味和禁忌也各不相同。
从食材的严格甄选,到菜品的样式和摆台的设计……69套各类自助菜单,41套茶歇菜单,7套外带餐包菜单,不重样的菜品给客人带来了舌尖上的享受。
围绕“一带一路”主题,融入国际范和中国风,大厨们创新的桂花普洱茶冻、罗马盾牌酥饼、伏特加鳕鱼盏等茶歇小吃,在现场十分抢手。烤鸭、水饺、驴打滚、豌豆黄等京味儿菜品,让参会人员体会到中国餐饮文化的魅力。
40件高峰论坛特色餐饮摆台再次创造热点和亮点。由厨师们花了4个月制作完成,包含了大小摆件52个特色主题摆台“共建双赢阁”,使用了糖面雕、泡沫雕、浮雕、木工制作、手工彩绘、果蔬雕等工艺。为了做好它,大厨们先后30多次易稿,单就手工彩绘这一块,调色就用了80多种颜色。
人物
忙时一天要打100多个电话
会议区的孙鹏,专为大会开幕式、12场分论坛、高级别会议进行统筹协调。最多的一天他接打了一百多个电话,长时间的通话让手机热得直烫手,即便是这样,在他用电话沟通的时候,还有十个外线打进来。
“国宾服务队”的“老人儿”刘月菲,有着极其丰富的活动经验,从APEC、杭州的G20,到厦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在核心服务保障人员中,均有她的身影。为了更专业的服务品质,经常托盘训练练习到手发抖,咬着筷子训练微笑,练到嘴发麻。
负责“国宾服务队”培训的李倩倩,对新成员要求很严,礼仪形体、基础摆台、餐饮和会议服务,每个动作都要分解分步练习,实地演练,更是让新成员身临其境地体验标准,模拟服务现场……
在国家会议中心3000人的服务保障团队中,像孙鹏、刘月菲这样的有很多很多,也正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打造了“中国服务”的形象,并成为国家会议中心创造“北京服务”标准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