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百年摄影沧桑巨变 从敬畏到寻常

2019-03-29 10:14 北京晚报 TF022

摄影技术是西方人十九世纪中叶发明的。在这之前,人要想留下身影容貌,只能求助画师,那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所以中国历史留下的肖像很少,能画得如本人真貌的就更少了。清代末期,照相开始逐渐传入中国,在广州、上海等沿海开放城市率先有了照相设备。

作者 何大齐 文并绘


 

1903年清朝驻法公使裕康任满回国,把照相机也带回来了。裕康的儿子勋龄被慈禧召到宫里,在颐和园等地为她拍了大量的个人照。据说慈禧要拍照时除布置、装饰外,还要看皇历,择良辰吉日,可见当时照相对太后来说也是心有畏惧的。勋龄也为其他王公大臣摄影,所以我们现在才能看到当时贵族的容貌气质。那时相机在中国可是新鲜玩意儿,从留传的照片可以看出他们面对镜头的不知所措,内心的惶惑不安,据说那时的摄影曝光时间很长,最开始是8小时,后来逐渐改进到20分钟,几分钟。长时间的一动不动,人的面部也自然就僵硬,没表情了。

当时上海租界首先出现了洋人开的照相馆,为外国人和中国富人服务,摄影技术都由洋人把持,中国雇员只能打下手,干杂活。据考证,在1891年,隆福寺开设了北京第一家照相馆,是中日合资的叫“同生照相馆”。没多久,有个叫任景丰的中国人,在琉璃厂创办了“丰泰照相馆”,他用高薪聘用一位洋人技师,操控中国人还不掌握的摄影、洗印等技术活儿。他又派自己的一个亲信充当洋技师的助手,私下处处观察,时时留心,偷学技术,不久就掌握了全套流程,可以独立操作了,老板就借故辞退了洋人,从此,中国人自己开的照相馆就在北京诞生了。

到了民国以后,在商业繁华的西四、东单、鼓楼、前门等都有了照相馆,但能进去的还都是富人,所以现在能看到当时照片的主人,不是王公贵族,就是殷实人家合影。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北京的热闹地界儿就陆续出现了民间摄影师。他们在庙会或天桥设个摊位,在后面墙上挂一块画有风景的布做背景,前面放一把椅子和一个茶几做道具,一架箱式照相机放在三角架上,机身后有一黑布袋做的暗箱,人钻在里面操作装卸底片,照相的人在椅子上坐好,照相师手捏连着快门的皮球,咔嚓一声,就拍摄成功了,过一天就可以取相片了。这种方式方便简捷,价格又便宜,那真是照相走入寻常百姓家了。

现在我们已经是人人拿手机,随时可拍照,各种功能层出不穷,和一百年前刚入国门的摄影相比,那也真是沧桑巨变了。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慈禧年轻时彩色照片曝光?假的!原作者发声:是我2018年画的

激变时代的自救!阅读晚清历史,名人花边轶事外的这些更加重要

万寿寺125年来首次大修,慈禧太后的梳妆楼究竟长什么样?

“穿越”1904,看看宫里怎么过的元宵节?慈禧还忽发“童心”

没有春晚的老北京过年都爱唱大戏,慈禧执政手段是听戏听来的?

古人七夕怎么过?平民逛庙会,宫中摆宴席,慈禧最爱《天河配》

探秘清代第一铸币厂:曾为慈禧铸造“纪念币”

明代铜鎏金编钟、慈禧油画像……北京皇家园林最有份量文物都来了!

百年前的古董商真敢干,把慈禧“拉”进来当代言人,PS进小广告

摄影传入中国后,清朝民间和王公贵族的反应截然不同

故宫火锅店菜单像圣旨,食客奉旨涮肉,还有慈禧钟爱的万寿菊花锅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