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西人笔下的古旧中国什么样?版画里的北京更多了几分气势

2019-01-04 10:40 北京晚报 TF021

李弘也说不清自己算“第一代北京人”还是“第二代北京人”。她出生在北京,但父母并不是北京人。他们来到北京,在林业部工作,李弘记得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建国初期,她就住在和平里的小楼房里,那时前苏联专家盖的样板间,生活条件“无法想象地好”。当时外城的北京还有些荒凉,她与小伙伴们每次相约玩耍、滑冰、逛街都要“进城”,就是今天的二环里。后来李弘出国读书,现定居英国,每次回国都让她觉得北京变化之大,半个世纪间,北京已与儿时记忆中完全不同。

作者:夏安


荷兰商团看到的景象,图题是“通州”。远望城墙坚固齐整,河道宽阔,小船扬着风帆

但这未减弱一丝李弘对北京的牵挂与好奇。1997年一次邂逅,让她开始了收藏西方人关于中国、特别是关于北京的版画之旅,她的一大乐趣便是徜徉在旧书店翻寻西人笔下的古旧中国,特别是描绘北京城的零碎纸片。后来在几次书展上,李弘又收藏起关于北京的老地图。这些老地图十分珍贵,多为明清或民国时期手绘,她将它们一幅幅挂在家中,时常看得入了神。后来李弘想,不如将它们的故事研究一番。李弘的职业生涯虽在金融领域,但她也曾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历史学位,曾经行过收藏专栏的写作,古都20世纪风貌的片段给她留下了长久的怀念。

为了将版画与地图梳理清楚,李弘在工作之余坚持着漫长而艰辛地探索。丈夫开车带她去欧洲各大城小镇,去图书馆、博物馆、书展、拍卖会,甚至偏僻旧书店的阴暗地下室翻找资料。李弘记得一次在维也纳,书店主人打开常锁着的地下书窖,阴冷潮湿,寂静无声中她在杂堆乱放的书纸中左翻右翻,面对落满灰尘、堆积如山的各种语言文字的材料,找到心仪的版画如大海捞针。如今,她将二十年心血汇集成《京华心影——老地图中的帝都北京》与《京华遗韵——版画中的帝都北京》两本大书。

荷兰人曾数次出访京城。图为商团在通州上岸,收到皇帝特使的迎接

《京华遗韵:版画中的帝都北京》讲述了帝国和皇权的时代变迁。西洋版画跨度约300年,这正是西方从中世纪走向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代,是列强在全球殖民时代,也是中国从大一统皇权社会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明末清初至康乾盛世,西方画笔对帝京表现出无比敬畏之情。皇城建筑被描绘得庄严、整齐、宏伟、辉煌的。随着历史的推进及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画家的画笔也从恭敬转向俯视、调侃 ,甚至冷漠。到了清朝末年,出现在西洋版画中的大清皇都呈现出一派衰微破坏的景象,城市满目疮痍,众生目光苦涩,而列强则趾高气扬。街市上华洋杂陈,紫禁城中皇权威颜扫地。一页一页翻过去,你肯定忍不住,对这个形象跌落的过程发出感慨。他们的版画,就像今天打开了一个古老的网站,让我们得以了解久已逝去的点点瞬间。或许,这就是这些版画带给读者的价值。

而对于《京华心影:老地图中的帝都北京》,地图以一纸之轻,面子很薄,但眼界宽广,视角高扬。城市老地图,是图像人文遗珍中的一个品类。老旧的北京地图,像摆在地面的镜子,反照出帝都时代,北京城是如何布局、如何建筑,城中的地理、地标怎样影响了历史上的人与事,最终参与形成了北京的城市性格,以及北京人的风俗精气神。这些泛黄的遗存,以点线涂画,平淡冷峻,每一张都是一段时间切片,是不可分割的整个城市的代言人。

写老北京的书,着眼民国以后的为多,讲述胡同轶闻趣事的为多,但那时,北京已经失去了帝都的气势,文化积淀相对浅薄。要尊崇北京的传统,礼赞祖宗留下来的辉煌,必须了解帝都时代的古城。书中的地图有中国人刻制的,但大部分则来自西人的作品。时间跨度起始于15世纪,最晚延伸至20世纪的30年代。很多地图在中国从来没有被介绍过,或是虽有图样,但没有人做过考证解析演绎。李弘通过地图的制作,到流传的路径,经手人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图上的信息,解读京城一脉相承的人文主线。

 

(原标题:西洋版画中的北京)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21

分享到

“炫·彩生活月”周六启动,带动京城消费全面升温

迎春玉兰已绽放,腊梅盛开!2019北京这些“花事”不容错过

北京各地年味儿十足!这些新年活动和展览更是精彩纷呈

当年老北京餐桌上顿顿都有大白菜,冬天里码菜墙下菜窖全成回忆!

北京原是一座水城? 几百年前人们都到这儿游湖了

周末跟我GO:盘点京城赏花地 东南西北中看十里桃花岂用三生三世?

六位摄影家展出北京“视觉档案” 3000张照片收录京城记忆

谁看过35年前的那场直播? 揭秘和女排有关的北京记忆

持续40多小时强降雨袭击京城 感动!大雨中那些忙碌的身影

新京城四少出炉 王烁生活奢靡度竟完爆王思聪?

新京城四少出炉 四公子奢华生活曝光豪车女星一个都不能少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