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两位西方女士拍法海寺壁画 其中一位引发小型爆炸还险些毁容

2018-11-29 10:23 北京晚报 TF017

法海寺在京西石景山模式口,公交车只到达离这里还有两三公里的地方,来寻访的人们需要迈开腿再朝翠微山走上一段距离,才能找到这间坐落半山的不算大的寺院。据说,平常日子来参观的全天也就二三十人,周末好点,能有五六十人。即使这般可怜数字,来访的人们基本上也只是奔着一个目标——瞻仰那惊世骇俗的明朝壁画,或者说是15世纪中期的汉地寺院壁画。

大雄宝殿外景及两棵大白皮松

20世纪30年代,先后有两位西方女士造访此地。第一位是1933年来自德国的24岁年轻姑娘赫达·哈默,她有着天生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刚到北京热血甫定,就打听怎么去法海寺。她进入寺院后发现大殿里有大幅明代壁画,激动不已。年轻的她不可能清楚这些壁画的价值,只是觉得有趣,并记录道:

最有意思的寺庙是法海寺,这是一座不大而颇具景致的寺庙,它以保存完好的明代壁画而受人关注,壁画在大殿的墙上,永远位于阴暗处,处于非常好的保存状态,要描绘它须将屋瓦挪开,才有一个好光线。

于是,鲁莽的她为了制造好光线拍下大殿里的情形,竟然拆了小汽车喇叭,用里面的橡皮球茎对着点燃的副醛燃料吹镁粉,试图造出镁光的巨大光亮,帮助她拍出清楚的壁画。结果此举引发了一次小型爆炸,非但没能成功拍照,还把自己灼伤险些毁容。她只是收获了一些勉强可见的罗汉雕塑的照片,壁画拍摄并不成功。

4年后,英国女士安吉拉·莱瑟姆也寻到法海寺,这次她不但成功地将壁画、雕塑等拍摄下来,还写了一篇游记发给当时的《伦敦新闻》画报。她的文字透着女性的细腻与感性:

在辽阔的华北平原上,有一座造型极其优美的佛教寺庙……有一位剃了光头的年轻人将我们迎入了一个寺庙庭院之中,并沿着石阶往上走,来到第二个庭院,那儿有和尚在拆除为牡丹花穿上的越冬稻草衣。这就是法海寺。

“第二个庭院”即主殿之前的庭院,自然他们进去是找壁画的。当然,她比赫达·哈默更具有安全意识,她很聪明地用一面大镜子把室外灿烂的阳光折射进大殿,拍下了一批质量尚可的照片。她还写道:

这幅深藏不露、迄今默默无闻的壁画堪称世界上最伟大的绘画作品之一!我敢说自己从未见过其他任何绘画能具有那么崇高和迷人的风格。

她这篇图文并茂的报道在西方世界引发巨大轰动,这毕竟是对15世纪中叶东方壁画艺术的一次重大发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法海寺以其明朝壁画艺术在西方反而比在中国更出名。

选自陆波《北京的隐秘角落》

《北京的隐秘角落》、陆波著、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

(原标题:两位西方女士与法海寺壁画)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17

分享到

毕业创作、首都机场壁画……他一生创作常陷争议,依然选择坚持初心

北京延庆下营崇善寺壁画完成揭取 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北京地铁文化空间亟须“补妆”:壁画出现损坏 图书馆利用率低

从《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1001幅画》中,探寻亚洲古画里的秘密

法海寺背后的护宝故事:七颗钉子引周恩来指示 一把斧头护住壁画

北京石景山法海寺藏经阁正式对外开放 专门布置了可供游人触摸的讲览机

法海寺壁画工笔技法精湛 潘絜兹称其为明代现存佛寺壁画之首

把千年石窟壁画雕在葫芦上 敦煌莫高窟在这里熠熠生辉

首都机场建国门地铁壁画作者是他? 袁运甫在人群中在我们身边

委内瑞拉现2000年前巨幅古老岩画 为人类学研究提供新方向

山西壁画遭盗割 大量“零安保”被不法分子盯住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