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烈士墓:他把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
“在这世界的群众运动的中间,历史上残余的东西,什么皇帝咧,贵族咧,军阀咧,官僚咧,军国主义咧,资本主义咧——凡可以障阻这新运动的进路的,必挟雷霆万钧的力量摧拉他们……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插图 冯晨清
一百年以前,革命的炮声响彻俄国,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带着激动的心情,写下了这番慷慨激昂的文字,从此,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华大地上广泛传播。如今,在香山脚下的万安公墓内,一座古朴而庄重的李大钊烈士陵园埋葬了这位改变中国革命的先驱者。
李大钊烈士陵园修建于1982年,是为纪念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烈士而建立的。从万安公墓的大门沿着道路向前走,路旁的玉兰正含苞待放,穿过一片轻松翠柏之后,便来到了烈士陵园的正门。陵园座西朝东,是在30年代万安公墓主体建筑的基础上改建的,牌楼式的园门,上悬挂李大钊烈士陵园匾额。对着园门是李大钊汉白玉立式雕像,雕像背后是李大钊烈士及夫人赵纫兰墓地。墓碑上铭刻着邓小平题写“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烈士永垂不朽”。背面题写的是由中共中央撰写的《李大钊烈士碑文》。
李大钊,1889年出生在河北乐亭县。早期在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回国后,他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随后,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章和演说,并积极筹划组织建立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李大钊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负责中共在北方的全面工作。在他的奔走之下,国共两党共同组建了革命统一战线,团结各界群众,扩大革命势力,促进了北方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北洋政府统治运动的蓬勃发展。
由于革命形势日益高涨,李大钊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北洋军阀多次通缉、抓捕他。1926年3月底,李大钊等人接受苏联同志的建议,将国共两党在北京的领导机关迁入位于东交民巷的苏联大使馆内,却依旧没能没能逃脱奉系军阀的追捕。4月6日,北京军警突袭苏联大使馆,捕去李大钊等人。在狱中,他受尽各种严刑拷问,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宣判后,李大钊视死如归,首登刑架,神色不变,从容就义,时年38岁。李大钊壮烈牺牲之后,他的灵柩曾在妙光阁浙寺停放了整整六年。直到1933年,在北大13位发起人的募捐之下,李大钊才得以在北平西郊的万安公墓入土为安。
1982年,中共中央决定修建李大钊烈士陵园。在移灵的过程中,还发现了1933年一起下葬的一块墓碑,如今,这面刻有“中华革命领袖李大钊同志之墓”字样的墓碑,也被移到了陈列室中展出。
GO提示
李大钊烈士陵园位于万安公墓内,公交可搭乘西郊线在万安站下车。陵园免费对外开放,开放时间为每日早8点到下午4点。除了李大钊墓外,万安公墓内还有朱自清墓、曹禺墓、启功墓等处可供凭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