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卡在境外被盗刷谁买单?银行的理由很“奇葩”
2018年2月4日讯,未开通网银的一张公积金联名卡,却在境外被取现13笔,共计1.8万余元,等到身在境内的持卡人查询时,余额只剩了9元钱。因认为银行管理不善,导致自己的卡片被盗刷,持卡人将银行起诉至法院,索赔各项损失1.9万余元。本案近日在昌平法院开庭审理。尽管持卡人尽力证明自己一直未曾出国,银行却坚持因卡片或密码保管不善导致的损失,应由持卡人承担。
新华社发 商海春 作
公积金联名卡被境外盗刷
小于在某银行昌平支行办理了公积金联名储蓄卡,并通过公积金管理机构每月将公积金支取到卡内。每个月的10日前后是公积金发放的日期,去年11月9日,小于照例来到银行查询卡内余额,却发现1.8万余元的余额不翼而飞,卡内仅剩下了9元钱。
银行卡交易记录显示,就在小于查询余额的6天前,11月3日,卡内的余额在境外分13笔被取走,而奇怪的是,取款同时发生的手续费用却是在境内发生。
“3日当天上午我在单位上班,下午和女朋友在一起,我连护照都没有,不可能出境。”小于十分笃定自己没有在境外取款的时间和机会,银行卡他也一直带在身边,于是小于立即报了案。
警方经过调查,对这起案件立案处理,但当小于拿着立案回执想要找银行交涉时,银行却拒绝承担任何赔偿责任,并称盗刷是因小于对卡片和密码管理不善而导致。
然而银行仅能为小于提供交易流水,但对于交易究竟在哪里发生以及每笔交易的具体时间,银行都无法提供。
“这是明显的管理漏洞,我想要的信息他们全都拿不出来。”无奈,小于只能将某银行昌平支行起诉至法院,要求银行承担他被盗刷的损失及误工费共计1.9万余元。
绞尽脑汁证明自己在国内
平日里,小于十分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他有一个专门用来收取验证信息的手机,而这个手机甚至没有开通网络服务,基本杜绝了被钓鱼网站欺骗的可能。涉案的银行卡他也并未开通网银,仅绑定了微信支付,在小于看来,这已经足够安全。
但因为疏忽,他没有开通银行卡的余额变动提醒,这导致他在卡被盗刷6天后才发现。银行也据此认为,这段间隔时间的存在,说明存在小于委托他人消费的可能。
为了证明自己在卡被盗刷前后几天都在国内,小于绞尽脑汁地搜集证据。法庭上,他提交了吃饭、购物的交易记录、考勤表,甚至连与女朋友去公园游玩的门票票根都一起带了过来。但银行表示,这些证据仍旧无法确认,有盗刷嫌疑的交易不是由小于本人或他委托他人完成。
“他们这就是欺负我没证据了。”小于苦笑道,他确实无法证明这张卡从未离身,“谁也不可能每天拿着卡让别人看不是?”
原告没证明尽到保管义务
银行的代理人表示,在这起事件中,银行并不存在违法、违约行为,而银行卡密码除非本人泄露,否则即使在银行后台也无法查询到。
“交易安全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现有证据无法推定盗刷是银行方面的责任。”银行方面表示,他们提供的银行卡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任何人持银行卡和密码都可以完成交易,根据双方在开卡时签订的服务协议约定,凭密码进行的交易应视为持卡人本人所为,后果由本人承担。
同时,银行代理人指出,小于曾将该卡绑定微信支付进行消费,这些操作都有可能导致其个人信息的泄露。
“其实我也知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盗刷这种事很难避免,但银行这种态度明显就是推卸责任。”小于表示。本案没有当庭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