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嗨:爆款《旅行青蛙》映射出都市的孤独
“游戏中最多的就是漫漫等待,外出旅行与归来也都事先不可知,像极了当今社会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何殊我/文
新华社图
禁不住好奇,我也养了一只蛙,成了这一月来风靡手机屏幕的小游戏《旅行青蛙》的用户。游戏主角是一只看上去心事重重的小青蛙,拟人化的形象有些蠢萌,有了双手双脚,走路不再蹦跶。TA每天干的事情就是看书、吃饭、削木头、旅行,旅行时候会寄来明信片,明信片上是日本的风景名胜和趴在上面的一只蛙。
对于玩家来说,游戏非常简单。需要面对的场景是一个独门独户小别墅的院子里和屋里。院子里有一个信筒,一块地和花花草草的,屋里是一个小跃层,下面是饭桌和各类家具,上面是床。这个居住条件,估计北上广的打工族们一辈子都达不到吧。玩家们需要做的,就是每天时不时地去采摘一下院子里长出的三叶草,然后用三叶草去给青蛙换取吃的和旅行用的工具伍的。这款放置类游戏,放置的不是游戏角色,而是玩家,风水轮流转啊。
最多的就是漫漫等待,TA一顿饭吃上几个小时,看书看上几个小时,削木头几个小时,外出旅行与归来也都事先不可知,像极了当今社会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所以,朋友圈里刷屏的都是“我那傻儿子去哪了”“呱儿子怎么还在吃饭啊”“我儿子会不会受欺负了啊”等等诸如此类的声音。好在这些声音没有被女权主义者攻击,谁能一言断定那是个男蛙呢不是?
一个如此简单的放置类游戏,却取得了惊人的市场成绩。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游戏的安装量已经超过两千万,其中95%玩家在中国,2%在游戏的发源地--日本。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弄得开发商都惊呼不可思议,对游戏异乎寻常得火爆没做好思想准备。要知道,他们前一款颇受欢迎的游戏《猫咪后院》发行三年都没有两千万安装量。
确实有些没道理。一款不讲究打怪升级、不追求让用户增加在线时长的游戏,逆市飞扬,成为爆款。而且从文化语境的意义上来说,蛙的形象,在中国也不是纯粹褒义的。虽然在远古传说中,女娲与蛙有着神秘的渊源,月亮之上也有两只寓意吉祥的蟾蜍,有些少数民族如羌族也把青蛙当做图腾来崇拜,但是对着历史的发展,青蛙或曰蛤蟆或曰蟾蜍身上被赋予的贬义色彩也越来越浓厚。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井底之蛙、蛙鸣蝉噪……当下生活中,应该很少有人会把可爱、萌、乖这类词语下意识的与青蛙联系起来。《旅行青蛙》的流行,在某种意义上也是颠覆了既有的文化认知,可能这才是这款游戏真正的成功之处吧。
那么,这个游戏为什么如此流行呢?
首先这个游戏的流行,和另一种葛优瘫、佛系青年等等文化标签非常相似。一只对你爱答不理的蛙,默默做着自己的事情,你还得屁颠屁颠的拔草换物,每天牵肠挂肚地关注TA的动态,这种微微受虐的感觉,与现实中职场、情场等等费心投入,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何其相似乃尔?
其次,是游戏的门槛低。不用收集各类道具,也不用投入大量精力和金钱,利用极其碎片化的时间就可以操作。更为主要的还是难度低,作为一个天生棋牌游戏白痴、丝毫不懂日语的文盲,我也能按图索骥,该薅草薅草该喂食喂食,时不时地收到明信片。难度系数降低,是能够大规模获取用户的首要保证。
再次呢,也就是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这个社会太孤独了。到底有多孤独,不光是那些自媒体文字的渲染、媒体的推波助澜,还随着新媒体的发达,注意力的自我中心化,孤独可能已经成了一种社会病症。于此,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孤独气质,社会成了一个一个的孤岛。英国设立孤独大臣来解决社会的孤独,似乎证明病的不轻。打破孤独的成本也很高,谁人愿意轻易走出内心世界呢?这只蛙,既像是现实生活的投影,又像是对孤独者内心安慰的一针小剂量良药。但是能否有效呢?在这个流动性异常发达的社会,估计也只是权宜之计吧。
不过,除去这些原因,不少人参与这个游戏,估计也有跟风、攀比的心理影响,弄一个蛙来玩玩,了解一下,不至于在朋友圈中落伍。
相对于目前游戏的火爆,开发商慢吞吞的动作让人略感吃惊,对于用户数量的一路飙升,他们不是欣喜而是惊讶,他们没有根据市场的变化快速推出汉化版,也没有根据下载量的急速上升而想着商业化。甚至于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都吐露说没想过会让小青蛙长大,玩家只需要自由的操作和想象就好了。
如此的商业逻辑在当下中国是有点让人目瞪口呆的,社会弥漫的是一切求快的氛围,“慢”就意味着会被淘汰,会被扔下历史的列车。事实果真如此吗?也许这个小游戏会带来一点点改变吧。
我的蛙养了大概一周了,已经给我寄回来六张明信片。截止我写稿的这个午夜,还不知道TA在哪浪荡,但我已经体会出了一些慢的意义。
(原标题:养蛙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