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坝河“煎饼兄弟”:小小面饼讲究多 生意虽小胜在本分
2018-01-05 13:58
北京晚报
admin
2018年1月5日讯,“您这份是不加香菜对吧?”“您的还是老样儿……”清晨七点,天还没有大亮,西坝河附近一家菜市场里的煎饼摊儿已经热闹起来。煎饼师傅曹永龙和亲戚家的兄弟季国财每天六点上摊儿,一忙活就到下午三点半。在这里做煎饼快一年了,每天能卖小二百张,来的基本都是回头客,就冲着兄弟俩做煎饼的质量、口感好。
一大早,曹永龙和季国财就开始忙着烙煎饼,两人分工合作,一个主烙,一个负责加工,累了再换班儿。
做煎饼所有的食材都由兄弟俩准备、清洗、加工,炸薄脆的油也必须做到定期更换。
煎饼用的面由豆子、玉米、小米等杂粮组成,不能用小麦面粉,否则口感发软。
租住的十平方米小屋里,儿子自己做着作业,上中学后,曹永龙打算把他送回老家上中学。
傍晚,曹永龙回到住了九年的胡同里,这里的一切都很熟悉,北京的生活也已熟悉。
早上七点多,顾客已经开始排队等着煎饼出摊儿。
“做煎饼就是个小买卖,但也不是很容易的事,从杂粮面的配比、烙煎饼的火候,到炸薄脆的油使用次数,都要有规矩,否则人家顾客吃着不好,谁还买你的东西。”
曹永龙是安徽芜湖人,但做山东煎饼的手艺已是第三代,人是安徽人,煎饼是纯正的山东煎饼。
1995年,不到二十岁的曹永龙来到北京,最早是有什么活干什么活,也在西单摆过地摊儿,和城管队员“打过游击”。在北京生活了十来年后,与这座城市也有了感情,逐渐觉得做什么事该有个规矩,哪怕是小生意,也要正规经营。2008年开始,曹永龙进超市做餐饮,但早八点到晚八点半的工作时间过长,毕竟有了孩子,需要腾出手来照顾家里。
去年春天,曹永龙和季国财的煎饼摊儿在如今这处菜市场开张,夏天生意好一些,但大热天从早晨到下午,在蒸腾的大锅旁不停地烙煎饼也很是辛苦。冬天生意略淡,不过依靠好口碑,每天依旧早上七点就有顾客来排队。
傍晚,收摊后的曹永龙回到西四北四条住了九年的地方,妻子还没下班,儿子放学在做作业,虽然租住的房间不大,条件有限,但依靠自己的努力一家人能生活得好一点儿,辛苦些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