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交月票版IC卡明年亮相 诉说历史凸显时代特色
2017年12月4日讯,正面是公交老月票、背面为对应年代的手绘公交车——正在参与第十四届“北京礼物”旅游商品票选的北京公交月票版IC卡勾起了不少市民关于公交月票的回忆。市公交集团表示,百年公交见证着北京城的发展、变迁,也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一张老月票、一趟公交车记录着太多人的童年和青春。市公交集团表示,希望借助北京公交月票版IC卡,将这份满怀温情的“北京礼物”送给每一位市民、每一位乘客。
北京公交月票版IC卡正面以北京公交不同年代的老月票为蓝本,背面为对应年代的手绘公交车
历史变迁
月票IC卡 历史与科技结合
“不管你是60、70还是80后,一定有一段和月票有关的故事,而我们的设计初衷就来自这故事、源自这情怀……”日前,市公交集团官方微信一条名为“上车的乘客请您出示月票”的消息引来众多网友的关注。
北京晨报记者看到,北京公交月票版IC卡正面以北京公交不同年代的老月票为蓝本,背面为对应年代的手绘公交车。市公交集团文创产品设计负责人寇静告诉记者,推出月票IC卡,目的就是将百年公交的文化自信传递给每一位市民。“公交月票纪念版一卡通,以公交老月票、老车型为创作题材,月票和IC卡,一个是曾经的公交乘车证件,一个是现代的智能刷卡载体,这两者的结合即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为一体。”寇静表示。
寇静称,月票曾陪伴乘客走过了长达80余年的历程,很多乘客都有着浓浓的月票情怀。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或许我们怀念的不是某张月票、某趟公交车,我们怀念的是那时的自己”。“通过多渠道走访,我们了解到北京月票有上百种,目前仅收集到了50多种。明年年初,首批6种不同款式的1000套IC卡将与乘客见面,后续还会以时间线为轴,推出更多版本的公交月票IC卡。”
寇静透露,此次月票IC卡参选“北京礼物”的同时,还向网友征集和月票有关的故事,勾起了不少市民与公交、与月票或有趣或暖暖的回忆。
上百种月票 使用范围群体各不同
寇静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公交月票IC卡背面的手绘公交均出自一位公交迷马腾腾之手。北京晨报记者日前联系上了这位“资深”公交迷,提及此次北京公交月票卡以及关于公交月票,马腾腾打开了话匣子。别看他是一位1993年出生的“90后”大男孩儿,可对月票、对北京公交的了解和知识储备绝对堪称资深。
马腾腾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北京的月票自1925年就出现了,但当时能买得起月票的乘客并不多,主要是赠与军人政界的。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公交飞速发展,价格也相对便宜下来,月票才逐渐进入普通市民的生活中。
公交月票一般由月票卡片、相片以及月票券组成。月票卡片也就是大家俗称的“月底版儿”、“月票版儿”,相片和月票券都要贴在月票卡片上。月票券则俗称“月票花儿”,一般写有月票的票种及使用时间段。“马腾腾介绍,“月底版儿”是可以长期使用的,但“月票花儿”每月都要更换一次。
马腾腾告诉记者,月票的种类有上百种,按照使用范围可以分为市区、郊区专线、郊区通用、联合;按使用群体可以分为职工、学生、普通、公用;按使用时间分为月票、季票。每个票种根据使用范围、群体和期限不同,价格也有所区别。马腾腾称,有的月票种类曾经存在,后因使用的人少而取消,有的月票种类却因为需求增多而新增。
经多次改版 诉说历史凸显时代
如果说百年公交是北京历史的见证者,那么北京公交月票就是北京历史的记录者。北京的月票历经民国、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等多个历史时期,每一张月票都反映出了时代的特点。
马腾腾介绍称,比如1952年的电车月票,除了正面写有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背面则印有“认真执行爱国公约”、“节约增产”等颇具时代特点的口号;上世纪60、70年代的公交月票偏好鲜亮的红色,一时间全国上下一片红,北京的月票作为首都交通的一面窗口,也紧随潮流进行了改版。
“每一张月票卡都带有毛主席语录,不同的月票种类语录内容不同。当时的学生月票印的语录,多与教育和知识有关,职工月票印的语录就是和为人民服务有关。”马腾腾解释说。
2006年5月,4种市政交通一卡通月票卡启用,取代了传统的纸质月票;2007年,月票卡全部停用,卡片转为现在的普通公交卡,北京再无月票。2017年,刷手机乘车逐步普及……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北京月票和公交一样,犹如一张张照片,记录着北京城不同时代的故事,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
票友讲述
从半夜跑旧货市场升级“网购”
2006年4月,纸质月票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更加便捷的市政交通一卡通成为市民出行必备品。然而,对于那些有着公交情怀、月票情结的人们来说,收藏成为了一种念想。
“每每找到一种稀罕的月票,都特别有成就感。”马腾腾告诉北京晨报记者,每逢周六,他都会凌晨3点多就起床出发,奔赴旧货市场,看商贩们是否进了新货,看其他公交迷是否有好东西可以分享、互换。“那会儿去旧货市场淘票真的是风雨无阻,越是不好的天气越得去,那样‘竞争’才少,你才能更容易淘到好货。”王志说,幸运的时候,百十来块钱就能淘到一张好票。有富余的票就会和其他“票友”交换下,没有富余的票时就自己悄悄收好。王志说,因为收藏,他没少和商贩们“斗智斗勇”。当然,因为收藏,他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票友,有比他年长的,也有像马腾腾这样的年轻人。
就像智能IC卡取代了纸质月票,如今,公交迷们淘票的方式也越发智能,从跑旧货市场转战到了网购,就连已经年过六旬的王志也学会了上网淘货、使用微信。“存世量越少的车票越珍贵,目前最珍贵的一张车票,比如民国时的在拍卖中已经拍到两千多元。”马腾腾说。
每月4日 双眼“火力全开”
月票弥足珍贵的年代,逃票、用假票等系列事件也随之而来。那个年代,另一波“票友”——接触月票最多的公交售票员也都练就了火眼金睛。
市公交集团电车分公司107路一位公交驾驶员殷女士告诉记者,她在公交集团已经干了20多年了。当年月票盛行的年代,她还是107路的一名公交乘务员,用眼睛检索假车票、逃票是那个年代公交售票员必备的技能。“有的学生因为没钱,会自己拿拓纸、彩笔等拓月票花儿、印章。当时抓着这样的我特生气,可现在想想他们挺可爱的,也是够下工夫的。”殷女士说,还有那种使用过期月票的乘客,每次被发现后,都会按照当时的车票使用办法,给予罚款。
“我上班那会儿,月票是每月4日过期,所以对于我们售票员来说,4日绝对就是眼睛‘火力全开’的日子。一眼望去,20张月票尽收眼底,哪些是假的、哪些是过期的,一眼就得能看出来!”殷女士回忆称,“每月能查出一至两起这样的事儿吧,逃票的毕竟还是少数。”记者 曹晶瑞文并摄 部分图片由公交集团及受访者马腾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