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今日主打

中国科技馆日均游客超过3.5万人 古代科技展厅重新开张最“吸睛”

2017-10-06 12:02 北京晚报 TF003

2017年10月6日讯,记者从中国科技馆了解到,自10月2日起科技馆每天的参观客流超过3.5万人。其中经过半年多更新改造后重新开放的“华夏之光”展厅,最受游客欢迎。

资料图 中国古代机械展品

“华夏之光”展厅改陈亮相

随着小长假观展高峰的来临,科技馆每天都承担着巨大的客流接待压力。其中,10月2日、3日客流量超过3.6万人,昨天仍有超过3.5万名游客在此游览。

新改陈的“华夏之光”展厅位于中国科技馆主展厅一层,主要展示中国古代的技术创新、科学探索,以及华夏科技与世界文明的交流、融合与相互激荡,讲述中华民族在生存发展过程中的科技故事。改造后的“华夏之光”展厅展项数量由原来的125件(套)增加为146件(套),其中全新展项为60件(套)。新增展项巧妙运用了各种先进的展示手段和信息技术,更加突出互动性和可视性,力求将古物中蕴含、文献中记载的科技信息转变为互动展品和可视模型,充分发挥科技馆动手操作的参观优势,鼓励观众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古代科技成就的构造及原理,更有效地理解古代科技的内涵。

九大展项共绘古代水力智慧

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展厅里最惹人眼球的,要数面积最大的“水力机械区”,这里集中展示了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水力机械发明。水转连磨、水转翻车等9件(套)展项集中安置在一个真水区域,模拟演示各自的运转过程和实际功能,形成一个动感十足的大型展项组。

在“井车”的体验展项旁,观众排起了长队,等待着亲身体验井车的提水原理。一个小姑娘转动平轮上的齿轮,就将盛着水、排成横轴的木质水斗摇升起来,通过不断回转的大齿轮流入旁边的水槽。毫不费劲儿就打到水,小姑娘别提多兴奋。她的妈妈则在一旁讲解着:“这个打水工具大约产生于唐代,不用动腿,只要动一动手,就能将深井里的水引入田地进行灌溉,我们的古人是不是很有智慧?”

一个高达5米的水转筒车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通过宽敞的玻璃栈道,观众可以直接步入水面之上,近距离观察筒车的运作过程。头上是巨大的古代智慧结晶,脚下是“湍急”的流水,真给人一种漫步历史长河的奇妙感受。

针灸诊脉当一回“老中医”

“老师,‘岐黄’是什么意思呀?”一个来参观的小男孩,指着牌楼上的匾额问一旁的讲解员。“‘岐黄’是岐伯与黄帝的合称。古代相传黄帝令岐伯研究医药而创立经方,因而人们把岐黄作为祖国医学的代名词。而这个展区,是本次全新亮相的‘中医中药区’。”讲解员告诉小男孩。

记者看到,这个展区宛如一个上下两层的古代中医堂,一层“药房”展示中药与养生,二层“医局”展示中医的诊断与治疗。在针灸模拟的体验中,观众可以在“铜人”身上亲试“针法”,体验一把当“老中医”的感受。“妈妈,铜人‘牙痛’,他让我针灸他的‘膈俞穴’!”一个小姑娘在展示系统的提醒下,施展医术,顺利“治愈”了“患者”的牙痛。

一只搭着白纱布的“手”,也能让大家亲自体验一把当“御医”诊脉的感受。这只手不是一般的模型手,它时刻体现着不同的“脉象”。按住“手腕”,再比对展示系统的介绍,游客就可以感受到不同脉象的波动。

记者注意到,改造后,“华夏之光”展厅内每个展项均配置了二维码,观众通过扫描二维码,便可进入该展项的网页,获取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类型的展项拓展信息,多角度、全方位了解展项内容。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孙乐琪

分享到

“国庆七十年·京城瞬间”地坛庙会话家常 民生情怀注解伟大时代

使用12项调查措施保持惩腐高压态势 北京两级监委已经留置61人

北京西城区为老旧小区更换39部电梯:困扰居民十几年的心病解除了

北京东城城管今天拆除14处自建房

北京地铁13号线五道口拥堵问题解决:“小手术”后大变样

政府办事大厅服务柜台该多高?标准答案:80厘米

北京“万能”便民服务中心对外开放:一个独特之处吸引市民注意

十亿元共享单车押金未退 中消协:预授权制“冻结”押金防挪用

北京最新天气预报:明天空气转差 后天北风再来

朝阳区小鲁店村有了集中充电车棚 电动车不进村居民更安全

小偷两度光顾张仪村路 盗走数万元财务仍未落网

《美在雅安》获纽约电影金像奖“最佳纪录片大奖”

实拍今冬北京山区第一场雪,银装素裹

冷空气来袭!中疾控专家:这五类人群警惕身体失温

北京今年优化增设公交线路超百条,乘车更顺畅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值得期待,预计2024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注意了!20日起北京核发电子《北京市居住证》,停发实体居住证

昌平门头沟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公示,北京已5区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