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这家老副食店开了61年 秘诀就是有大家怀念的老味道
2017年9月24日讯,东城区赵府街67号,坐落着一家并不起眼的副食店。虽然不起眼,可是到副食店里买东西的顾客却络绎不绝。走进副食店,时光仿佛倒退了四十年,在货架上方还保留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商品宣传画。如今来店里的主顾不仅有住在附近的居民,还有特意从远处赶来的游客。店长李瑞生说,光顾这里的还是回头客居多。为什么这家副食店会这么受热捧呢?李瑞生说,这不仅仅是店里的热情周到,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供大家回忆的老味道。
李瑞生在这儿一干就是三十年
昔日
公私合营后的铁饭碗
副食店名叫赵府街副食店,成立于1956年,到今年已经有61个年头了。“听老人们说,公私合营之后就有了这家店。”出生于1959年的店长李瑞生虽然没赶上店面开张的时候,但是自从1987年调到这里,他已经守着这家店走过了30年的风雨历程。
副食店开张的时候,营业面积有100多平方米,售货员有20多人,主要承担着周边胡同1300多户居民的日常需求。 “过去经常遇到锅都架炉子上了,才发现缺酱油少醋来这儿抓挠的顾客。”李瑞生说,计划经济年代,物质匮乏,买什么都要凭票凭本。“猪肉、鸡蛋要拿票买,粉丝、麻酱什么的需要用本,年底才有黄花菜、木耳,但是得按份拿着本子来买……”那时候在别人眼里,副食店里的售货员捧的可是响当当的铁饭碗。
赵府街副食店门脸儿不大
衰落
差一点儿就撑不住了
不过,副食店的好日子,随着粮票、粮本退出历史舞台也慢慢逝去。综合商场、连锁超市的出现,让副食店的经营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还是老的经营方式,柜台里的货不像超市里可以随便触碰,种类又不像大商场那么丰富,来副食店的顾客越来越少。”慢慢地,副食店的面积也发生了变化,由原先的100多平方米缩减到现在的40多平方米,售货员也各想门路。“那些有路子的要么买断,要么调走,只有像我这样的留了下来。”后来,老人儿都退休了,店里就剩下了李瑞生。2006年,李瑞生与奥士凯连锁公司签订承包合同,由他独自承包经营赵府街副食店,在店里,他既是经理又是售货员,还担负着副食店的安保工作。
李瑞生的家虽然离着副食店并不远,但是上班这些年来,他吃住全在店里,反而在家里待着的时间很少。晚上9点半关门后,李瑞生住在店里看着东西,生怕有什么闪失。早上6点半,副食店的大门又得打开,因为上货的车来了,他必须要赶在顾客们到来之前,把要卖的货物都码放好。
“来我这儿的都是几十年的老街坊,大家喜欢吃的酱菜、麻酱和黄酱,别的地方买不到这样的老味道。”2007年,李瑞生的副食店每下愈况,他真是愁得不得了。酒香也怕巷子深,就在李瑞生为了营生急白了头的时候,媒体的报道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这家老味道的副食店。
盛芝麻酱是老李的手艺活儿
重振
怀旧的味道历久弥新
“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揣着怀旧的心态来我这儿买东西。”李瑞生的副食店依然保留着当初的老模样:自开店就有的木制柜台,已经被岁月磨出了深色的包浆,三口分别盛放散装酱油、醋、黄酱的大缸,画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商品宣传画……商品的陈列也沿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风格。称重用的台秤、算账用算盘码放在盛放咸菜的塑料盆旁。
“上午九点半到11点之前是最忙的时候,买东西的顾客都得排队。”中午12点,来店里买酱菜、黄酱、麻酱以及其他调料的顾客就没断过。如今,李瑞生店里的生意有了转机,他说熬了这么多年,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师傅,您给来10块钱的麻酱。”一位女士走进副食店,乐呵呵地跟李瑞生打着招呼。“好嘞,您稍等!”李瑞生熟练地左手抄起一只塑料罐儿,右手拿着大铁勺伸进麻酱桶里,用力一搅,再顺着手腕的劲儿一转、一提,满满一勺麻酱盛了上来。只见他手腕轻轻一抖,麻酱全部装进了塑料罐里,没有一丁点儿沾到罐子口。“不愧是老师傅,这盛麻酱的手艺就是棒!”听到顾客的夸奖,李瑞生微微一笑。
“我今年夏天在这儿买了一罐外加一斤的咸菜,现在吃完了,接着再买点儿。”另一位顾客紧跟着将手里的空塑料罐递给了李瑞生。李瑞生一边熟练地扒拉着秤砣,一边算着钱数:“总共17块钱。”
“老板,我们五个人,您给拿点儿咸菜下饭。”两名民工模样的小伙子走进店里。李瑞生麻利地用铁夹子把咸萝卜条放进塑料袋里,上秤约好:“得嘞,五块钱的!”
“这地道的味儿,你在别的地方买不到。”一位老顾客告诉记者,除了周边的街坊四邻,到副食店里买吃食的还有不少慕名而来的网友。很多人一开始都是揣着怀旧的心态来淘宝,可是买了老李店里的东西后,他们就成了这里的回头客。
如今副食店里除了李瑞生,他的妻子退休后也过来帮忙。还有一年多,李瑞生也要退休享清福了,对于退休,他既期盼又有些不舍:“希望接管副食店的人,能继续将这家老店经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