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古城海宁:陆逊初露峥嵘时 “小鲜肉”的乱世人生
2017年8月11日讯,一人一品,一城一格。汉末三国,大争之世,名将贤相为人称颂,大都要邑常为人所忽略,英雄随风而逝,城市则保存于沃土之上,历尽千年,直至今人栖居。读罢《三国志》后,在国中各地旅行,皆欲寻访当地三国遗迹,或察此地与三国有几多渊源,因开此栏,是为“三国城记”。此为第三篇,叙东吴名将陆逊治军之地海昌(今浙江海宁)。
读历史,由于今人与古人不在同一语境,往往会闹一些误会。
比如诸葛亮,在未出山前躬耕陇亩、结庐而居,给人一种种地农民的感觉,再加上小说里他的敌人们动不动骂他“诸葛村夫”,这就委实造成一种假象,让人以为刘备三顾茅庐真的是从农村里请来了一个泥腿子当军师。
这是因为今人不了解古人的生活日常,汉末乱世,饿殍遍地,文人士子避乱乡间,自耕自食,是极其常见的现象,甚至被许多名士视为清高风雅之事。
至于诸葛亮,也绝非贫农阶级,他在隐居隆中的同时结交名士,攀附豪门,通过自己和两位姐姐的婚姻,将诸葛家族与荆州之主刘表及蔡、蒯、黄、庞、习等襄阳大族牢牢绑定在一起。他虽然身居郊野,却身处上流名士圈子,惟其如此,才能得到刘备的注意。
又比如陆逊,一提起他你可能会想到“书生拜大将”,实际上这也是个坑。陆逊“书生”的说法,来自于陆逊给关羽的信,然而这是陆逊与吕蒙合谋给关羽布的一个局,吕蒙诈病让尚不知名的陆逊代他督军,然后陆逊在给关羽的信中极力贬低自己,吹捧关羽,让关羽放松对东吴的警惕,才有了后来东吴对关羽的背后扎刀。
所以陆逊蒙骗关羽的“书生”身份,反而又蒙骗了不少后人。那一年的陆逊,实际上已经快四十多岁,而且在东吴已有十余年统兵治军的经验。既不“书”,也不“生”。
光荣游戏《三国志》中的陆逊
这位后来成为东南柱石、挽狂澜于既倒的大元帅,政坛起步正是在海宁。
浙江海宁,素来以才子辈出而闻名华夏。国学大师王国维,诗坛名宿徐志摩、穆旦,武侠小说宗师金庸,军事理论家蒋百里及女蒋英,尽皆出自海宁。海宁盐官古城内还有一方著名景点陈阁老宅,民间流传乾隆皇帝是陈阁老之子,这就成了金庸撰写处女作《书剑恩仇录》的素材。
相比较上述诸君,陆逊与海宁的渊源,三国于海宁的故事,并不太为人所知。
7月末,我趁着在嘉兴出差之际,抽了半天时间租车自驾,去海宁探访了一圈。
海宁的主要景点集中在位于城区西南的盐官古城,王国维纪念馆、金庸书院、陈阁老宅、观潮公园等都在这里。
盐官古城
王国维故居
金庸书院
陈阁老宅
海宁设县始于汉末三国。孙权统御江东后,析海盐县西南境、由拳县南境地置海昌县,设海昌屯田都尉。海昌,顾名思义,即海涛安昌之意,想必在那时,钱江潮就已经汹涌澎湃,海昌之名寄托了当时人们的期许。
到了孙权称帝后的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吴改海昌县为盐官县,此名源于西汉吴王刘濞曾于此地设立盐官。古代盐与铁由国家垄断经营,盖因此二项是民生刚需产品,如果放任民营势必引发国家动荡。吴王刘濞即是在东南私铸钱币,大开盐矿,牟取暴利,掀起了七国之乱。多年之后还有个著名盐贩叫黄巢的,被断了财路,一怒之下揭竿而起,差点亡了大唐帝国。
海宁已经是这里的第三个名字,始见于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558),寓“海洪宁静”之意,其实跟海昌没差啦。
孙权置海昌屯田都尉,走马上任的第一人就是陆逊。
陆逊,原名陆议,字伯言,出身江东当轴士族“吴郡陆氏”。汉末三国时,吴中(今江苏苏州)有四大家族,即顾、陆、朱、张,顾有顾雍,陆有陆逊,朱有朱桓,张有张温,孙氏政权统治江东,对“吴中四姓”的依傍很重,当然也在不断打压,这里面的故事很多,这里就不展开了,有兴趣的敬请期待我的《冠盖三国——影响三国的99个家族》出版,里面有篇章详述。
陆逊所在的陆家原本与孙家是仇家,陆逊从祖父陆康汉末为庐江太守时,遭到了时为袁术部将孙策的围攻,陆康固守城池两年,亡于守城之役,陆氏宗族死伤惨重,几近灭族,所幸由时年仅有13岁陆逊为陆家纲纪门户,携部分族人南渡返回原籍,才逃过一劫。
但随着孙策渡江攻略州郡,孙氏兄弟实现对江东的统治,陆氏家族不得不面对如何与孙氏政权相处的问题。陆康幼子陆绩,虽在东吴当官,但曾当面讥讽孙策,又心系汉室,最终被孙权疏远,外放荒蛮之地郁林郡为太守,终于任上。
而陆逊就不同,他审时度势,抛弃了孙陆两家的旧怨,二十一岁起便在孙权府中做事,历任东西曹令史,做些文秘工作。
让陆逊真正崭露头角的是赴海昌任职。
陆逊当时担任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相当于现在的县长、农业局长兼公安局长,政务、农业和治安一把抓。陆逊在基层工作政绩很突出,为东吴解决最为紧迫的粮食问题。当时的海昌县远不能与现在的皮革之城海宁相比,生产落后,连年闹旱灾,陆逊“开仓谷以振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得到百姓的点赞。
这期间,陆逊首度展露了自己的军事天赋,他出兵剿灭了为害当地多年的会稽山贼潘临和鄱阳贼帅尤突,招降兵勇两千余人。谁能想到,这个小小的都尉,在不久的将来就将成为大破刘备于夷陵的一代名将呢。
海宁盐官古城东门进去不久,北侧就能看到一个据说是当年陆逊驻兵的点将台。“点将台”三字居然落款是陆逊,这个未免有点太假了,捂脸……
盐官城内还能偶尔寻得陆逊的一些踪迹,比如城内的国棋圣院,是为了纪念清代时海宁走出的围棋大神范西屏、施襄夏,这里有个展厅,盘点了中国围棋史中的著名人物,其中就有陆逊。
陆逊对弈的故事,亦见于《三国志》中,吴嘉禾五年孙权北征魏国,陆逊与诸葛瑾围攻襄阳,当时孙权的特使被敌军擒获,军情外泄,诸葛瑾十分焦急,而陆逊却镇定自若,“方催人种葑豆,与诸将弈棋射戏如常。”种豆子下围棋,一点都不慌张。随后巧施妙计,安全退兵。
这幅壁画上的三国人物,还有曹操、王粲、顾雍、费祎,都是史有记载的善棋之人。
离开盐官古城,还有些时间,我又去探访了位于海宁城西的路仲古镇。
这个古镇和那些驰名的江南古镇不同,完全没有被旅游开发,保存的十分原生态。这两年来才被媒体所发现,我也是在网上查关于陆逊与海宁的资料才意外发现的。
对于一般旅行者来说,路仲古镇可能没有什么看头。不过对于三国迷来说就不一样了,据说,路仲古镇形成于三国时期,初名埭上,又称渟溪。陆逊担任海昌屯田都尉时,就曾在此屯兵,此后商贸渐渐繁荣,形成气候并聚集成市。
邑人管庭芬曾有诗云:“流萤点点夜深多,陆逊遗营迹未磨,尚许牧童寻旧垒,晚驮牛背唱牧歌。”
那么陆逊营地在哪里呢?旧垒自然今已难寻,不过在路仲古镇里,还有后人立下的一块碑石。我在镇子里转了好久,几经询问村民,才找到了它。
被掩盖在树丛中,上书“陆逊营里”四个朱红大字
就在此门的对面
为了方便诸位寻找,我在高德地图上添加了地址
陆逊凭借在海昌的政绩声名远播,得到孙权的器重,孙权将孙策之女嫁予陆逊,昔日为仇雠的孙陆两家,在陆逊手上实现联姻,休戚与共。陆逊为东吴服务四十余年,统领军政十余年,最后担任丞相,名重一时。《三国志》中享有独立为传的臣子只有两人:蜀之诸葛亮,吴之陆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