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服务房产

长安街沿线最后棚户区改造 5千多家庭原地住新房

2017-01-04 10:50 北京晚报 admin

2017年1月4日讯,告别逼仄破旧的小平房,搬进宽敞明亮的大高楼,对于许多居住在棚户区的北京市民来说,他们日思夜盼的“回迁梦”,在政府的大力推进下,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根据北京市政府此前公布的“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任务”,全市16个区共有335片棚户区被列入任务单。2017年底前,北京要完成棚户区改造15万户。虽然难度大,但也要深入推进,因为这是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有利于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

北京石景山区北辛安棚户区

新年伊始,本报开通“未来的家”专题报道,聚焦北京的棚改区改造,反映普通人的居住梦想。首篇报道我们把目光投向石景山北辛安,这片居住有5500余户、近3万人的区域,是北京市迄今为止最大的棚户区,更是长安街西延长线的最后一处棚户区。两年后,这里将拔地而起一栋栋设施现代的高楼,而昔日的棚户区,也将华丽转身为宜居宜业的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区。 编者

坐标

“石景山的小王府井”

对于土生土长的石景山人来说,北辛安曾是老一辈人口中石景山最繁华、光鲜的地区,有着“小王府井”的美誉。不过,在年轻一辈人眼中,这里却是破败落后、环境脏乱差的棚户区,是距离市中心最近的“不适宜居住区”。

“我小时候家就在金顶街和北辛安的岔道口那儿,当时咱石景山人提起北辛安都觉得是件特光荣的事”,石景山区古城街道综治办主任张磊回忆说,“那时候走在北辛安的路上都觉得特别宽,不仅政府各个部门都在这办公,而且像新华书店、药店、理发店、照相馆等生活设施也都很齐备,每到节假日很多石景山人都习惯携家带口到北辛安来逛逛。”

北辛安东临特钢,西临首钢,南至化肥路,北至阜石路,北辛安镇定名于明代初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石景山区政府设立于北辛安和平街。1965年,北辛安中段大街北侧又盖起了一座二层商业楼,这也是石景山区的第一座商业楼,老百姓亲切地叫它“百货大楼”。随后,北辛安工人俱乐部、石景山图书馆、文化馆相继建成,教育局、财税局、粮食局、交通队、消防队等也集中在这里办公。时任北京市委副书记陈克寒曾来到北辛安视察,看到街市的繁荣景象,高兴地说:“北辛安就是石景山的小王府井啊!”

在张磊的印象中,伴随着上世纪70年代区政府的搬离,北辛安地区的没落也拉开了序幕。“尤其在首钢没有搬离石景山的时候,因为和首钢厂区近在咫尺,这里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光是厂子里拉料的火车线就有好几条,甚至穿村而过,不少房子被出租给了外来人口,这里的居住环境更加恶化。”

曾经热闹繁华的“小王府井”慢慢变身成了聚集了大量租住人口和小作坊、小饭馆等低端商业的城中村。“这里的平房一间也就十几平方米,因为租金便宜,一个月才三五百,很多外来人口和附近拆迁的人都租住在这”,古城街道副主任王妙玲告诉记者,“街道每年清运垃圾的投入,有一半以上用到了北辛安,在一次综合治理中,光各种垃圾、废品就拉走了30多车。”

最终,北辛安棚户区改造项目作为石景山区的重点民生工程,被纳入了北京市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项目任务计划,并于去年12月初正式启动。

样本

朱本功家庭:从五口人住26平米到两套两居室

今年65岁的朱本功和老伴虽然算不上北辛安的“土著”居民,但从1994年分房到北辛安铁新社区居住,也在这里度过了22年。“从我们搬来的时候就在传拆迁,没想到一等就是20多年,但只要想想我们这次分的两套两居室,就觉得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这辈子最幸福的,是不仅赶上了棚改,而且还是原地回迁,要不以我们的收入,想都不敢想还能买到这里的新房,还是两套,我们现在就等着2019年底高高兴兴搬新家了。”

说起自己在铁新社区的家,老朱用了一个字“难”来形容。“我们家是分的公房,一共两间小平房,统共26平方米,我和老伴、儿子儿媳外加孙子,一共五口人住在里面,”除了居住空间的狭窄,各种生活设施的落后和不便也让朱本功和家人特别羡慕楼房人家的生活,“公共卫生间又脏又臭,后来我自己加盖了个厨房和卫生间,因为生活太不方便,我们这片区域本来地下管线就比较老旧,下水经常会堵,基本上每个星期我都要自己把臭烘烘的下水管打开掏一遍,大冬天的也不例外。”而且由于北辛安地区本身地势低洼,每到夏天,常常一下雨整条街都是齐膝的积水,“家里直接就被灌了”,老朱回忆当时的情景,“全家人在屋里穿着雨鞋拿盆往外舀水,心里哇凉哇凉的。”

除了各种基础设施的老旧,由于靠近厂区,首钢未搬迁前,这里的粉尘污染也很严重,“一刮风就是满街土,下雨就是一街泥,那个粉尘有多严重,只要一宿,自行车上就是一层土”,而且北辛安的老公房由于质量比较差,夏天非常潮,“墙皮新抹两三年就咔咔往下掉,有的人家墙上贴了瓷砖,顺着瓷砖往下淌水,根本就贴不住。”

“好在所有的这些苦和难都过去了,以后就是好日子了”,朱本功和老伴是最早办理房屋腾退手续的居民之一,“选房的那天,我早上7点半就到棚改办了,结果只拿到了260号,好多居民比我还心急”,虽然没有如愿和儿子儿媳选在一栋楼,但两套房子距离也不算远,“端碗汤过去都不会凉,我们知足,而且以后小区里住的基本上都还是原来的街里街坊。”由于回迁安置房要到2019年底才能入住,已经领取了一次性租房补助的朱本功和老伴选择了到通州亲戚家附近居住,“但只要有机会我们就会回来看看”,朱本功在棚改办的选房大厅里专门给记者指了自己选的房子位置,“房子都是通透的大高板,楼层的视野特别好,附近还有绿地和公园、幼儿园和学校,光想想都觉得特美。”

规划

5500余户居民“原地”上楼

“北辛安从去年12月6日正式启动住宅征收签后,至今签约率已超70%,预计今年年初将基本完成征收工作”,石景山区住建委主任杨旭东告诉记者,北辛安棚改项目将建设居民回迁安置房11个小区69栋楼,实现5500余户居民搬迁上楼,不仅可以改善当地2.59万人的居住质量,同时也将通过重新规划,实现城市环境的全面升级,把这里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区。

据北辛安棚改项目规划设计方负责人介绍,回迁房全部达到绿色建筑二星标准,全装修成品交房。设计师在住宅户型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原有居民人口、居住面积和需求,设计面积区间从45平方米到120平方米,包含一居室至三居室共20余种户型,采用大开间、小进深的设计手法,提升住户通风和采光效果,着力将回迁安置房打造成百姓满意的宜居产品。

据了解,回迁安置房从建筑结构上采用了围合式建筑手法,南北楼间距最大可达100米以上,充分保障居住环境的改善。建筑多数为正南北向高层板楼,少数小高层和多层建筑为东西向板楼,最大限度提升住户通风和采光效果,而且首层配有宽敞明亮的入户大堂和可视门禁系统,更加人性化。

另外,回迁安置房项目在园林景观方面也进行了独特设计,在小区内设有漫步道路、活动场地和休闲场地。停车位充足,配比高达1:1,并采用人车分流的形式,将停车位设置在地下车库,减少小区里的人车混行,居民驾车可从小区出入口直接进入地下车库,并通过车库电梯,直达目标楼层。

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生活需要,项目范围内除规划了占地约20公顷的城市公园外,安置房片区还规划设计了5万平方米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包括社区服务中心、九年一贯制学校两处、幼儿园四处、社会福利用地一处、文化娱乐设施3000平方米,包含有菜市场、邮局、托老所、社区医院等日常生活所需配套,从医疗、教育、健身、娱乐、休闲等多方面打造高端绿色宜居街区。

在未来的交通路网方面,北辛安棚改项目靠近苹果园交通枢纽,北侧紧邻地铁M6号线、S1线,东部西部为拓宽的北辛安路。“今年金安桥一体化项目将开工建设,建成后M6号线和S1号线在此实现接驳换乘,规划M11号线未来也将汇集于此”,杨旭东介绍说。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左颖 文并图

分享到

北京发布棚户区改造任务:涉及16区 共有138个项目(附表)

海淀最大棚改回迁安置房动工 同时开建京昌路楔形绿地通风廊道

北京核心区最大棚改项目今起预签约 5700户居民将搬新居

北京最大采空棚户区改造收官 “采空区”居民住上“踏实房”

北京首个“亿元村”棚改启动 上千棵树一起回迁

崔各庄乡奶西村棚改6月完成 腾退146家低级产业

揭秘北京市最大棚户区 药局酱坊茶馆北辛安老有味

望坛棚改开行看房班车 外迁安置房位于大兴瀛海团河

北京隆福大厦预计明年开放 永外地区启动望坛棚户区项目

西城明年新启动4个棚改项目 已初步确定4个小区老楼加装电梯

长安街沿线最后棚户区启动改造 石景山预计疏解3.4万人

保利发展 房产签约金额同比下降一成

招商蛇口 净利润同比下降81.35%

中国蓝领就业市场景气指数:我国蓝领就业市场景气变化的指示器

助力北京副中心人口疏解,首创·美林湾打造保障房升级标杆

北京写字楼产业园市场开始复苏 高供应量推高空置率

财务杠杆下降背后,谁能成为房企撬动规模全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