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五年发生了一系列大事,曹操去世、刘备登基建国......
2023-04-07 14:42

《建安二十六年》李庆西 文津出版社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刘备登基之日,祭告天地时发布了一篇祭文:“惟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皇帝备敢用玄牡,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祇……”这其中“建安二十六年”是个不存在的年号,因汉献帝使用的建安年号至二十五年时就已终结。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发生了一系列大事,正月,曹操去世,曹丕继承魏王爵位。三月,曹丕改元延康结束了建安这个年号。十月,汉献帝禅位,曹丕接受禅让成为了魏国皇帝,确定魏国的年号为黄初元年,人们通常将此定为三国时代的开始。第二年,远在巴蜀的刘备登基建国,意在接续大汉政权。刘备这篇祭天告祖的祭文,自然不能以曹魏的年号作为标识,更不能用曹丕擅改的延康年号,于是便沿用汉献帝的建安年号,以一个不存在的二十六年为时间标识,表明刘备“祚于汉室江山”的正统地位,并改元为章武元年。

学者李庆西常年研究《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文学作品,在他的最新历史随笔《建安二十六年》中,探讨了三国建政的政治伦理和历史机缘。三国故事一直以来就有历史、文学两种叙事策略,为什么《三国演义》中最早出局的蜀汉会成为叙事主体?为什么说《三国演义》的精神内核是蜀汉注入的?

曹操赤壁兵败后,初见天下三分的局势,但此时的三分是曹操、孙权、刘璋,并没有刘备什么事。当时刘备暂据的荆州,被一分为三,北边曹操占领,东边孙权占领,只有西边几个郡是刘备的领地,这让刘备处于曹操和孙权的挤压中,务必要拓展出生存空间。在刘备的一生中,最为人诟病的要数他入蜀夺蜀的过程了,人们常说他假仁假义,但是刘备在这个过程中却找到了蜀汉政权建立的核心意义。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进剿汉中张鲁,这让益州刘璋非常恐惧。刘璋曾多次遣使见曹操,希望曹操帮他解决张鲁。作者提到这一段的记载有些混乱,那时恰逢曹操追剿刘备,夺荆州,败赤壁,显然冷落了使者张松。在小说中这段则写得非常详细,将曹操的傲慢、刘备的仁义、张松的愤懑都刻画了出来。相比历史叙事,显然文学叙事补充了这一关键环节。

历史上的刘备早就有心入蜀,张松去刘备那里只是顺水推舟而已,因此会有《先主传》中,刘备花大价钱给张松和法正,让他们游说刘璋的记载。但在小说中,首先刘备因为仁义一直纠结入蜀一事,把刘备的负面因素给到了其他人,比如张松出蜀时自画了巴蜀地图,用张松的二心衬托了刘备的被动。刘备更是在庞统等人的劝说下才入蜀,更显得刘备的主观意愿是为了帮助同宗刘璋抵御曹操,给之后的“夺蜀”做了铺垫。

刘备入蜀后向北进发,到了葭萌关后就不再前进了,滞留了大约一年之久,这时的刘备一直在纠结。本来他入蜀就不是为了打张鲁,但也不好翻脸去打刘璋。刘备一直碍于信义与道义,如何将同室操戈、鸠占鹊巢的故事解释为正义的叙事,是个大难题。李庆西指出,小说《三国演义》给出的答案,是诉诸更高的政治伦理原则,“匡扶汉室”的终极大义。小说中陈述的这个大义确立了三国历史叙事的伦理,只要目标崇高就可以兼容手段的卑劣。其实在之后的三国归晋时也是遵循着这种叙事伦理,为了天下一统,为了让百姓安定,即使以卑劣手段上位的司马家也可以作为历史叙事的主体。

当然,前有张松暗通刘备被其兄告发一事,刘璋知晓了刘备夺蜀的想法,后有两人兵戎相见。这种你先不仁别怪我不义的逻辑,使得刘备的出兵有了合理性。于是刘备着手反击,采用庞统的计谋除掉了白水关守将。事后,刘备于涪关饮酒,庞统一句“非仁者之兵”的揶揄,戳到了刘备,刘备虽然有各种辩解,但君臣都感到了这个话题不适合讨论。说明虽然刘备在起兵上获得了自卫的合理性,但毕竟是早有预谋,与其标榜的仁义不相符,虽然现实中获利,但道德上亏欠更多。

刘备以手段取得巴蜀之地,又以巴蜀之地作为继承汉室的大本营,光复汉室的核心诉求与推行仁义的治国方式,成为蜀汉即正义这种叙事的原由。在三国之中,每一方都在探索一种治国路线,曹操着眼于制度与吏治,孙权则着重笼络江东士族,刘备则以“仁政”践行儒家治理方式,在未来的历史发展中他们的探索也是各有千秋。

史书《三国志》中,陈寿的叙事以曹魏为正统,而在小说、戏曲里则变成了以蜀汉为正统的叙事,人们读《三国演义》总有一种感觉,诸葛亮死于五丈原之前是英雄辈出精彩纷呈,而诸葛亮死后则是如秋风扫落叶般迅速收场,以至于印象模糊,感觉和刘关张这一辈人的故事差了一大截。这种落差感,正是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之间的差异而导致的,而这种差异恰恰反映了人们的情绪和情感。

三国时代是东汉向魏晋转变的历史间隙,在这个间隙中,从汉末诸侯割据逐渐演化至三国鼎立,再到最终的三国归晋,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规律在这短短不到百年的时间被印证被显现。兵戎相交是这个时代的特点,政治昏暗、人性沉沦、道德丧失、伦理无序都是这个时代的关键词。虽然时代的残酷构成了三国的历史叙事,但是在历史之中仍有很多的想象空间,在美好与残酷之间,那些时隐时现的理想主义,给予了文学发展空间。

(原标题:在《三国演义》的叙事伦理中,为何蜀汉即正义?)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吴越

流程编辑:u008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北京晚报
    2023-04-07 14:42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