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读者
浩瀚宇宙,寄托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美好理想;载人航天,彰显着中国人民逐梦太空的艰苦奋斗和卓越成就。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勃兴,航天事业日益成为大国竞争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可上九天揽月”的气魄,白手起家、科学谋划,自信自强、奋起直追,实施一系列重大战略,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推进一系列重大部署,以北斗导航服务全球、嫦娥飞天揽月逐梦、天问探火遨游星辰为标志,不断创造出一个个彪炳史册的太空奇迹,而“天宫”空间站建成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和重大成果,它标志着我国在浩瀚宇宙中建成了“太空家园”,由此开启了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社会的“空间站时代”。
建成空间站是建设科技强国战略的标志性成果,对建设航天强国具有里程碑意义。本刊特策划推出“致敬航天梦”特刊,从“战略考量”“太空奇迹”“航天精神”“世界贡献”四个方面,深入阐述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辉煌成就、创新源泉和重大影响。敬请关注!
本刊编辑部
2022年12月26日
“致敬航天梦”影像志
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在北京成立,钱学森任院长。中国航天事业就此起步。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二次会议上宣布“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拉开了中国研制人造卫星的序幕。 天一
1986年3月,中国制定实施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这份计划提出了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先进防御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等,作为我国今后发展高技术的重点。图为863成果展览会。 季礼
探索浩瀚宇宙,拥抱星辰大海,是人类的诗意向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这是新时代中国建设航天强国的政治动员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自立自强作为航天事业发展的战略支撑,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密集突破,中国载人航天走出了一条投入较少、发展较快、成果较多、富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党的十九大作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决策部署,为航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宏伟目标,中国迈上新征程。
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考量,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当今时代高新技术的集中展示,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科学决策、战略决策。通过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我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基本配套的载人航天工程体系,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地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银河系是人类的家乡,宇宙是人类的乐园。21世纪正在开启太空文明新时代。对人类来讲,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是探索未知、深化认知、拓展生存空间、和平开发利用外层空间的需要。对我国来讲,还有与大国地位相适应的需要。因此,在政治、经济、科技、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帝国主义封锁包围和国内百废待兴的复杂局面,党中央深刻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科技发展趋势,以国际视野和长远眼光,毅然作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的战略决策。1956年,党中央根据钱学森建议成立了国防部五局和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分别负责导弹管理和导弹研究,奠定了中国航天发展建设的组织结构基础。同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成立,拉开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序幕。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新中国在极短的时间内梦圆“两弹一星”。“两弹一星”彰显了新中国的国威,使中华民族挺起了坚硬的脊梁。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演绎新时代的“问天”“梦天”故事,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向心力具有重要意义。
载人航天对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据国际多家研究机构测算,载人航天的投入产出比大致是1:10到1:12。以航天科技为技术载体、以航天产业为重要依托的太空经济,正愈益受到世界主要航天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太空经济活动,主要包括探索、开发、利用太空的全部产业活动及其衍生产品和增值服务,如空间站空间科学试验、太空育种、航天器在轨服务、太空能源开发利用、太空旅游等。太空经济日益呈现出基础性、强关联性、高促进性和高增长性特征。太空经济的本质,是航天科技水平和行业发展趋势的有效对接和模式创新,并将持续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实现科学探索和突破的同时,中国航天赋能社会,支撑国家战略发展,不断提升发展效益效能。航天应用与行业区域发展深度融合,空间信息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航天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助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和提质增效,为国民经济各领域和大众生活提供更加优质、便利的服务。航天成果已广泛用于国土资源调查、环境保护、农业发展、林草监测、防灾减灾、气象预报、海洋开发、交通运输、教育医疗、城乡建设等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衍生出的新技术已进入千家万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感受到航天科技所带来的美好。
载人航天技术是科技密集综合性尖端技术,它既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诸多领域的成就,同时又不断提出新的发展需求,从而促进和推动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这就是说,一个国家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整体科学技术和高技术产业水平,如系统工程、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系统、推进能力、通信、遥感、测试技术等,同时也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近代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发展水平,特别是一个国家的航天医学工程的发展水平。如果没有航天医学工程的研究与发展,要把人送进太空并安全、健康、高效地生活和工作,是根本不可能的。在我国,通过突破和掌握载人航天的一系列关键技术,提高了我国航天技术整体水平,有力推动了能源、信息、控制等领域的发展,带动了电子、材料、制造、化工、冶金、纺织等诸多行业的工艺创新和产业提升,形成了巨大的拉动和辐射效应。
载人航天,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我们取得了连战连捷的辉煌战绩,使我国空间技术发展跨入了国际先进行列。我们培养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这是一支能够站在世界航天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载人航天人才培养,构建了从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团队直至航天青少年的人才链,既保证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也为相关领域输送了大批人才。
载人航天,蕴含着上下求索的进取意识和奉献精神,极大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热情,这种精神文化财富同样是弥足珍贵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人类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是渺小的,但人类的探索精神是伟大的。探索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创新,中华民族才能更好走向未来。
载人航天工程是规模庞大、系统复杂、科学严密的现代化工程,是展现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性工程。航天是高科技。发展高科技,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求不来的。我们只有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才能真正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我们不能依附于别人来决定自己的发展,而是要按照自己的发展道路决定自己的未来。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意义和价值就在这里。它事关我国能否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重要一席之地,事关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民族未来,同时对世界格局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一步一个脚印,铸就新时代的辉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空间科学实验的重大战略工程之一,是跨世纪工程。让我们简要回顾下这段光辉历史。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批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是: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一飞冲天。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奠定了重要基础。
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在轨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顺利完成各项预定操作任务后,安全返回主着陆场。杨利伟在太空舱展示了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梦想,从而成为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2005年10月,神舟六号完成“多人多天”的航天飞行任务,这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实现顺利开局,是继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行之后取得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
2008年,神舟七号第一次载三个人满负荷飞行,完成了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中国国旗首次在太空中飘扬,同时还释放伴飞卫星对飞船进行摄像和照相,舱内航天员与北京飞控中心进行了天地通话。航天员由舱内活动转向舱外活动,“太空漫步”不再是神话,这是载人航天技术的一个重大跨越。
201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批准《载人空间站工程实施方案》,载人空间站工程正式启动实施。
2011年,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圆满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任务,这是中国“三步走”空间发展战略中建造空间站的重要前提。
进入新时代,在党中央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和航天强国的指引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成就不断刷新中国航天的高度。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圆满收官,“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嫦娥五号”任务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我国完全自主可控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提前完成,形成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精度全球精细观测能力。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一步实现“绕、着、巡”目标,标志着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天宫课堂”展现独特魅力。2013年,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三名航天员联合开展太空授课。这次在轨讲解和实验演示,主要面向中小学生,使其了解微重力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并与地面师生进行双向互动交流。2021年,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2022年10月12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再次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太空授课,在一代人心中播下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
载人航天“船、室、站”“三步走”第二步任务圆满完成,载人空间站建造全面开启。2016年10月17日发射升空,11月18日返回舱着陆,神舟十一号在轨飞行期间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进行自动交会对接,首次实现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长达33天,其中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工作生活30天。期间,他们开展了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等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包括在轨维修在内的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等数十项工作。这次任务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纪录,也为下一步中国航天员在空间实验室和未来空间站长期驻留收集了数据、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启动以来,我们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突破了一大批核心和关键技术,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为建设航天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7年,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突破和验证空间站货物运输、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关键技术。
2021年6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交会对接,并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至9月16日撤离空间站组合体。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至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轨运行整整半年,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其任务主要是:配合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与核心舱的交会对接和转位,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完成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进行日常维护维修等相关工作。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四号乘组迎来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完成“太空会师”。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首次实现两个20吨级的航天器交会对接,完成国际首次平面式转位;与地面配合完成了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问天实验舱任务是中国空间站第一次在有人状态下进行交会对接……这是中国载人航天的“高光时刻”。
迄今,中国载人航天已经将14名23人次航天员送入太空,航天员队伍形成梯次合理的“英雄天团”。
2022年7月7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有关规定,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中文标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英文标识)”予以登记备案,并纳入官方标志保护。这也是新时代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
时间是线性的,但并不是枯燥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脚步是不断延展的……
中国空间站是建设科技强国和航天强国的标志性成果
中国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倾角42—43度,最大构型是三舱三船的天宫组合体,长期驻留3人,总重量可达180吨,以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载人空间站命名为“天宫”。三舱就是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船就是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同时在轨。
空间站,不是自己一个“站”在飞行,其背后是一个强大的、完备的航天体系的保障。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使自己的空间站在浩瀚太空“巡天遥看一千河”,这是它作为一个航天强国的主要标志。
2010年,中共中央批准载人空间站工程立项,它分为空间实验室任务和空间站任务两个阶段实施。相比前期任务,空间站工程要突破和掌握长期载人飞行、在轨组装建造、批量物资补给、空间机械臂与舱外操作、大型舱段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等一大批核心技术,任务规模更大、各种挑战更多,技术上更加复杂、难度更大,影响也将更为深远。
空间实验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突破和掌握货物运输、航天员中长期驻留、推进剂补加、地面长时间任务支持和保障等技术,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为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奠定基础、积累经验。通过实施长征七号首飞任务,以及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交会对接等任务,整个工程第二步任务目标全部完成。整个工程第三步,亦即空间站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成和运营我国近地载人空间站,掌握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具备长期开展近地空间有人参与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综合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正式发射入轨,这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飞行任务期间先后接受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到访,考核了面向长期飞行的乘员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相关技术,配合验证了货物补给、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开展了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技术,以及在轨维修和空间站技术验证等试验,为我国后续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奠定坚实基础、积累宝贵经验。
2017年4月20日,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发射入轨。天舟一号是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全新研制的货运飞船,此次任务也是天舟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组成的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首次亮相。4月27日,天舟一号顺利完成对天宫二号的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试验,表明我国突破和掌握了这一重大关键技术。至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圆满收官,正式迎来空间站时代。
2020年5月5日,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并成功入轨,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拉开序幕。中国载人航天已全面迈入空间站时代。
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中国天宫空间站第二个实验舱“梦天”成功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梦天”发射,这是天宫空间站的收官之战。
新时代十年间,中国独立自主完成了中国空间站从设计、制造到测试的全过程。太空交会对接的时间从44小时缩短到7个小时,而航天员驻留的时间则从13天增加到半年。十年间的这“一增一减”,浓缩了中国载人航天的跨越式发展。中国载人航天,从无到有,创造了无数个第一。每一次都是创举,都是探索,让世界看到,中国太空探索范围更深更广,深空探测能力持续增强,所有这些,都是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创新、中国勇气的结晶。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逐梦之旅永不停歇。中国空间站,中国的“太空之家”,将以建设国家太空实验室为目标,充分利用当代的先进技术,着力开展科学前沿的创新性实验和应用研究,持续推动空间科学与技术进步。有了空间站,天涯是比邻。新时代中国,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在全面建设航天强国的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林建华
流程编辑:u028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