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老有所养!北京老人的“晚福”
记者 贾晓燕
2022-12-15 08:18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随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比例的变化,北京的老年人口从上世纪50年代的20多万攀升到现在的400多万,京城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数十年来,北京设立敬老院,开办托老所,兴建老年公寓,打造老年社区,探索京津冀三地协同养老新模式,通过多种途径满足多元化的养老需求,构筑了一道坚实的“老有所养”保障网。

(1)旧社会长工新社会安享晚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的老年人口不多,就拿1953年来说,全市的老年人口还不足23.3万。随着老年人口逐渐增多,北京开始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在郊区率先建立了敬老院。

【图1:1959年2月12日,《北京日报》2版】

本报1959年2月12日2版刊发的报道《我的晚福哪里来?》,记录了耄耋老人杨兴全在敬老院里的生活。这位在地主家当了30年长工的老人,媳妇去世后没再续弦,既无子女也无亲戚。住进敬老院后,他的生活大变样:“我这棉袄、棉裤、棉帽、棉鞋、袜子,床上这被子、褥子、被单,头上到脚下,床上到身上,全是新做的,挺合身。屋里还生着火炉,白天黑夜,满身暖和和的。再说吃的,白面、玉米,每顿热乎乎地吃下去,爱吃多少吃多少。天气暖和,出外遛遛,和老哥们儿聊聊,这日子,就是晚福啊!”

【图10:1959年,房山人民公社敬老院的老人们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刘光华摄】

很多住进敬老院的老人都是劳动了多年,即使上了年纪也不愿闲着,因为啥都不干光待着心里闷得慌,他们希望干点儿轻活,活动活动筋骨。为满足老人们的需求,部分敬老院开办了“副业”。顺义天竺敬老院就开辟了两亩园子,养了20头猪、13只羊,还在敬老院旁边开了一座茶馆。59位老人闲暇时种种菜、喂喂猪,或是落坐棚下,手摇凉扇,把茶水递到热汗淋漓的行人手里,干得兴致勃勃。这“副业”很兴旺,而且所得收入都用来改善老人的伙食了。(1959年8月20日《北京日报》2版,《“副业”》)

【图2:1961年2月15日,《北京日报》2版】

逢年过节,干部、村民和学校里的少先队员会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们,透着喜庆。吃年夜饭的时候,敬老院的工作人员把老人一一请上座,边吃边聊,共度新春佳节。扛了一辈子长活的老人王永全,摸着自己里外全新的棉袄说:“过去,一年忙到头给地主奔,秋后闹个地净场光衣裳破。现在,新棉袄穿在身上,共产党的恩情说也说不完。”(1961年2月15日《北京日报》2版,《敬老院里过春节》)

那些年,敬老院让很多在旧社会受了一辈子苦的老人享受到了新社会的福,特别是让那些鳏寡孤独老人在晚年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敬老院不断更新换代,服务也更加专业。现如今,仍有不少人将敬老院视作养老的首选。

(2)社区托老所成了家门口的“家”

上世纪80年代,北京的社会福利事业迈上新台阶,各系统、各单位都在想方设法为“老有所养”创造条件,托老所便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1988年,东城区和平里街道安德里居委会办起了北京第一家托老所。这家托老所不同于一般的敬老院,在这儿的老人可以定期由家属送来接去。不仅如此,托老所还有可口的饭菜、舒适的床被,并设有淋浴室、医疗室,老人们闲了可以在一起聊天、下棋、打牌。看到这种条件,市民周大宝决定把母亲送过来,他说:“有人照顾,我们双职工上班也安心了。”(1988年5月8日《北京日报》1版,《新鲜事:本市有了托老所》)

【图3:1988年5月8日,《北京日报》1版】

两年后,朝阳区三里屯南楼东居委会也开办了托老所。这个托老所的费用为每月150元,在当时来说价码不低,但因为养老需求强烈,托老所还没正式举行开所典礼,就接二连三先住进了9位老人。(1990年11月10日《北京日报》2版,《三里屯有个托老所》)

【图11:1988年,东城区和平里街道安德里居委会办起了北京第一家托老所,为双职工家庭解除了照顾老人的后顾之忧。王振民摄】

再往后,全市不仅城近郊区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居委会开办了托老所,一些远郊区县也办起了托老所。这些托老所面向社会开放,有专人负责老年人日常的衣食住行,为那些苦于无人看护老人的家庭解除了后顾之忧。托老所的服务内容也不断充实,收托方式已从最初老人早来晚走的“日托”形式发展到“全托”“长托”等多种灵活形式,还从简单地为老人提供食住发展到开展医疗保健,有的还将老年康复、治疗、咨询与托老管理结为一体,办起了康复医院。

【图4:2012年9月22日,《北京日报》1版】

2010年,北京推行“九养政策”,重点解决包括老年人就餐难、照料难在内的一系列问题。截至2012年9月,全市共建立了包括日间照料、全托在内的社区托老(助残)所5305个。这些社区托老所填补了养老服务空白地带,惠及数十万老人,被老人们誉为“家门口的‘家’”。(2012年9月22日《北京日报》1版,《社区托老所:家门口的“家”》)

(3)老年公寓让老人“放飞”晚年

1990年,北京市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110万左右,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0.1%。从这一年起,北京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当时,社会上关于兴建“老年公寓”的呼声很高,希望以此类方式解决老有所依的问题。1992年,本市第一所专为老人服务的公共寓所——福寿老年公寓,在朝阳区十八里店乡落成。这家老年公寓建筑面积达3200平方米,有110个床位。公寓外观看上去就像别墅一般,楼群间山水相映,富有田园情趣。公寓设有网球场、台球厅、老年门球场、康复医疗室和阅览室。率先入住的邹铁生夫妇看着配有冰箱、彩电、卫生间的新房,高兴地说:“这里简直像宾馆,比家里舒适多了!”(1992年7月22日《北京日报》1版,《首家老年公寓落成》)

【图5:1992年7月22日,《北京日报》1版】

此后几年,北京涌现出一批老年公寓,不少是建在京城周边风景区附近。入住老年公寓的主要是一些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的老人。一位老人说,1000元一个月,管吃管住,单间布置酷似宾馆,伙食也不错,一日三餐带夜宵,还能天天爬香山,他和子女都很满意。另一位老人则表示,子女都挺忙,指望他们照顾不现实。在这些老人心目中,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在淡化,辛苦了几十年,既不想再为儿孙操劳,也不想给儿孙添累。住进老年公寓,远离了家庭矛盾,这些老人“放飞”了自己的晚年。(2000年8月5日《北京日报》5版,《老年公寓300家》)

【图12:上世纪90年代,朝阳区十八里店乡福寿老年公寓院内小桥流水,绿树成荫。李继辉摄】

还有一些老人更“想得开”,他们出租了自己在京城的住房,用所获房租到郊区的老年公寓安度晚年。老年人利用租房差价来养老没有心理负担,儿女们也少了后顾之忧。(2003年10月18日《北京日报》7版,《京城养老出现新模式》)

【图6:2000年8月5日,《北京日报》5版】

如今,老年公寓虽然不算普及,却也各具特色。像汇晨老年公寓就与隆福医院签署了协议,成为本市首家“医养融合”型机构,入住这里的老人可以“楼上养老,楼下看病”。 而作为全市首家公建民营的五星级养老机构,恭和老年公寓通过设立“政府保障床位”,让特困老人实现了“老有所养”。

(4)老年社区改变养老观念

进入新世纪,北京的老龄人口继续攀升,到2007年,北京60岁以上的老人已超过200万。在全面推行养老社会化的同时,北京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老年社区应运而生。

2007年11月,位于昌平北七家镇八仙庄的北京市老年社区投入使用。这个老年社区规划用地54公顷,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可供6000多老人安度晚年,规模堪称当时之最。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不但配备了各种服务和文体设施,每位老人还拥有一张身份识别卡片,当老人身体不适按下卡片上的紧急救助按钮时,工作人员即能够快速响应、紧急救助。(2007年11月1日《北京日报》6版,《本市最大老年社区投入使用》)

【图7:2007年11月1日,《北京日报》6版】

进门是自家,出门是社区,比起一般的养老机构,老年社区这种相对宽松自由的居住环境要舒适得多。不过,当年人们对这种新的养老观念存有顾虑,一时难以接受。为了让更多老人接受这种养老新模式,老年社区向社会发布了“免费试住”的消息,为老人提供三天两晚的体验机会。

【图13:2003年,200多户老年家庭入住太阳城老年社区。图为老人们参加社区组织的文艺沙龙。贾同军摄】

2008年6月25日,首批试住老人入住。这些老人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生活都能自理。一位叫张令的老人说,两个女儿都在国外,自己住一套四居室,觉得很孤单,所以,如果试住没发现什么不满意,她会马上签约。然而,也有一些老人试住后表示不会入住,有的是觉得收费高,认为退休金难以承受老年社区的收费标准;有的是因为惦记年幼的孙子、孙女,怕保姆照顾不周;还有的是儿女怕被别人说不孝顺,不同意把老人送进老年社区。(2009年1月10日《北京日报》10版,《老年社区幸福“试住”改变养老观念》)

【图8:2017年10月24日,《北京日报》3版】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养老观念不断进步。如今,有需求的老人住进老年社区养老不再稀奇,一些老年社区已将“互联网+”贯穿服务环节,老人用餐、休闲娱乐、教育培训等,都能一键解决。2017年,实地采访北京养老社区后,乌克兰记者赞不绝口:“用一个平台汇总多项服务,这个创意很不错,包括欧洲在内的其他地方目前都没有这样的例子,我将和我的读者分享这种做法。”(2017年10月24日《北京日报》3版,《北京养老获中外记者点赞》)

(5)京津冀三地推动协同养老

近年来,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北京不再建大型的养老中心、养老社区。2016年6月,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签署《京津冀养老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提出构建环京津健康养老产业圈,重点打造一批环首都大健康产业聚集区。

那一年,第五届北京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举办,很多北京老人前去咨询到天津、河北的养老事宜。天津武清养老护理中心负责人说,该中心分为健康老人区和失能老人区,当时健康老人区134张床位早已爆满,排队等待入住的老人近160位,其中超九成是北京老人。燕达国际健康城负责人也表示,入住老人95%以上是北京老人,登记排队的老人中也有不少北京老人。(2016年11月11日《北京日报》5版,《京津冀三地试点协同养老》)

【图9:2016年11月11日,《北京日报》5版】

从2016年10月1日至2018年10月1日,率先试点的养老机构收住京津冀三地户籍的老年人,除享受养老机构所在地民政部门的床位运营补贴,还叠加享受另外两地针对户籍老年人的床位运营补贴。其中,京籍老年人按身体状况等条件,以每床每月300元至500元标准补贴收住机构。如果京籍老人选择到试点机构养老,这部分补贴就可直接拨付到试点机构,与当地床位补贴叠加使用。(2017年2月24日《北京日报》特刊7版,《消除地域壁垒共享便利生活》)

【图14:2018年,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养老步伐的加快,位于河北的燕达国际健康城迎来不少北京老人。图为一对老夫妻闲暇时练习书法。甘南摄】

2017年底,《京津冀区域养老工作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发布,养老扶持政策“跟着老人走”的范围扩大到协同发展区域所有养老机构。

截至2021年底,北京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已达441.6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20.18%。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北京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随着“政策跟着老人走”“补贴随着机构转”等扶持措施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异地就医医保报销等政策的逐步完善,未来,京津冀三地将实现异地养老无障碍,届时,人们养老的幸福感将进一步提升。

资料来源: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

(原标题:温故|老有所养!北京老人的“晚福”)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贾晓燕

流程编辑:u099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贾晓燕
    2022-12-15 08:18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