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凤冠“点翠” 为何偏偏选择翠鸟羽毛?
点翠,作为首饰、服饰装饰加工技艺存在了几千年,2013年被评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由此改变了肖玉妹的生活轨迹。作为该项目传承人的子女,她命里注定要操起父辈使用的工具把技艺继承下来。她辞去了事业单位的工作,开始了自己的点翠生活。
点翠工艺本身只有四五道工序,但需要极大的细心和耐心。一个人坐下来几个小时才能出一点儿活儿。
点翠是先将金、银片按花形制作成一个底托,再用金丝沿着图案花形的边缘焊个槽,在中间部分涂上适量的胶,将翠鸟羽毛巧妙地粘贴在金银制成的金属底托上,形成吉祥精美的图案。明清盛行,“翠花胡同”等地就是点翠作坊的聚集地,其规模可见一斑。
肖家制作的首饰多由自己设计,父女俩也会将喜欢的纹样拍照留档,相互探讨。
肖玉妹出生在点翠世家。其祖父肖志峰12岁便在崇文区花市附近的协兴隆当学徒学点翠。当时北京主要的点翠店铺有三家:协兴隆、宝兴斋、名盛泰。肖志峰的师傅就是协兴隆的掌柜徐福海。其父肖广春,17岁正式跟父亲学点翠。如今肖玉妹成为第三代传人。
真正的点翠,“用胶不透胶”,干燥后不怕水浸与淋雨,且不褪色。
“我们家传承点翠技艺,在我看来,有两件露脸的事儿,一是1960年,我爷爷肖志峰参与明定陵凤冠的修复工作。历时一年,修复明万历四顶凤冠。1986年底,父亲和家人又为长城工艺美术品厂复制了两顶明万历凤冠。另一件事儿就是我父亲肖广春系统整理了点翠的历史脉络,起到了纠正坊间种种误传的作用。” 肖玉妹显得有些自豪。
翠羽根据部位和工艺的不同,可以呈现出蕉月、湖色、深藏青等不同色彩,尤毛以翠蓝色和雪青色的翠鸟羽毛为上品。
“点翠历史悠久!最早见诸《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的《楚人鬻珠》的故事,文中有‘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其中‘辑以羽翠’便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用羽为饰的‘点翠’技法所做的装饰,意为‘蓄绿色的羽翠环绕’。遗憾的是大多数版本的《词源》或是《辞海》将‘辑以羽翠’解释为‘辑——装饰边沿,羽翠——一种绿色的美玉(翡翠)’。东汉年间许慎《说文解字》中,‘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这是对翡翠两字的解释,这两个字的组成都有‘羽’。后来,古人将这两个原本形容鸟羽毛的字转用到描写饰物。大概到了宋代,两字合并,用来描写碧绿色的碧玉。也就是说,‘辑以羽翠’意指用颜色鲜艳的翠鸟羽毛加以装饰,而非我们后人所说的翡翠玉石。” 肖玉妹解释说。
肖玉妹制作一顶凤冠需要几个月。过去点翠属于高档奢华的东西,买的人很多,也是娘家人压箱底给女儿必带的东西。
“还有一个关于点翠所用鸟羽需要活体拔毛的说法,是对点翠完全不了解,从别的工艺上嫁接过来的说法。我们现在的点翠工艺完全遵循着古法。点翠所用的鸟羽取自两种翠鸟,白胸翡翠和蓝翡翠。这两种鸟在我国南方以及东南亚地区相当常见。古人之所以选择翠鸟的羽毛,一是因为色彩瑰丽,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种鸟羽的色泽在鸟死后没有变化。我爷爷也曾说越南、菲律宾那边进口过来的成色最好。所以,作为第三代传承人,我的想法是不急于推广产品,而是先要普及知识。这也是许多濒危的传统技艺所面对的,矫正视听、传播知识应该是我们这一代传承人的责任,否则就没法传承。”
现在肖家用于点翠的鸟羽,还是1992年从广州买进的。原料虽紧张但是肖家有原则,来路不明的鸟羽一概不要。
肖玉妹与其他许多传统技艺面临同样的原料问题。随着人们对野生鸟类的保护,正规渠道鸟羽的获取越来越困难。只有获得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父亲,才有可能获得特批进口鸟羽。这是肖玉妹要完成的一项工作。她的另一项工作,是制作一顶真正的凤冠,要以此向大家展示完整的点翠工艺,让点翠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