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北京

北京多个社区引进文化惠民课:插花扎染做旗袍 你上课我买单

2017-12-18 14:02 北京晚报 TF008

2017年12月18日讯,在香气萦绕中感受插花的悠然,创作独一无二的扎染围巾,跟随专家研习传统工艺……这些通常需要付出不菲费用的课程活动,如今在政府文化惠民主导下,渐渐以“我发布,你报名”、“你上课,我买单”的形式出现在人们身边。丰富的内容与减免经济负担的参与模式,正让越来越多爱好者体验到艺术之美。

菜单式服务 居民享免费文化课

百合、郁金香、尤加利……长条桌子两侧,各种各样的花材以十几枝为一组依次摆放,散发着阵阵清香。每组花材旁,透明防水塑料纸、深绿色砖块形花泥、黑色硬卡纸制作的花篮一应俱全。

“咱们今天用的主花材是百合,它象征着纯洁、祝福……”伴着满室芬芳,近二十位四季青镇常青园社区居民正饶有兴致地听老师李永华讲授“与花艺相遇”。一番基础知识普及过后,大伙儿按照指导,开始裁切花泥、制作底座、修剪花材,动手插花,忙得不亦乐乎。

69岁的薛大妈终于为最重要的百合选好了位置,念叨着刚学来的“盛花在下,花苞在上,叶在花下,虚实结合”,又拿起蔷薇“比划”下一步。“喜欢,一会儿插好了还能捧着回家!”她乐呵呵地打量眼前正逐渐成形的作品,“社区的活动我参加好几次了,以前还画过油纸伞,画过水墨画,都特别好!”

常青园社区书记刘金兰介绍,插花课是镇里“菜单式”文化服务供给第四季配发的课程之一:“有好几门课,我们这个季度选了插花。以前还选过手工编织、油画等等。”社区选中的课,费用由四季青镇提供,居民们均可免费报名参加相应活动。

在常青园居民们斟酌着花材位置与取舍时,几公里外的西冉社区活动室,二十位大爷大妈正热火朝天地往纯白棉布上挥洒自己中意的色彩。这门同样由四季青镇配发的“艺术扎染”课程结束后,参与者都能收获一条独一无二的专属围巾。

“老师你看我的蓝色配个橘红怎么样?”“配黄色吧,黄的好看。”“好嘞!”63岁的郝大妈应了一声,转身去寻摸装着黄色颜料的瓶子。“我原来觉得扎染特别深奥,没想到还挺好上手,挺好玩的。”郝大妈一边染色,一边庆幸自己手快。“社区经常组织活动,我就愿意参加,又玩又乐的多好啊。不过名额有限,每次得盯着微信群里通知,不然可能抢不到呢!”

简单来说,扎染就是在布面上揪出一个个小疙瘩,用皮筋绑紧,然后对整个布面染色。因为箍到皮筋的部分无法着色,拆开后便会在染好的彩色布面上形成自然纹路。了解了基本原理的大爷大妈们,投入地设计着皮筋捆扎的位置和个数,精心搭配着颜色,满意后装入袋子密封,交给老师加热处理并清洗。

很快,第一件作品被送回活动室。“我的!”一位大妈立刻上前,掏出湿漉漉的围巾开始拆皮筋。随着皮筋全部拆完,自制扎染围巾露出真容--湛蓝底色上一朵橘红大花,十分鲜亮耀眼。“好看好看!”“咱们这些都是原创”在大伙儿连声称赞中,大妈笑得合不拢嘴。其他作品也陆续处理完毕,小小活动室不时响起充满惊喜的欢笑声。

“扎染课是我们第一次配送,看来效果不错。”目睹大爷大妈如孩子般高兴,四季青镇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坦言“放心了”。据介绍,四季青镇着力打造“文化四季”特色品牌,送课到各村、社区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季度提供三四种课,由各个村、社区来选自己想上什么。这些课都易学好上手,对硬件条件要求不高,做出来也有成果。”费用方面,镇里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与公司企业合作,由对方提供师资、相关材料等等,不需要社区居民掏钱。

除了镇里配发课程,各个村、社区平时也会根据居民意愿组织活动。“大伙儿来参加同样免费”,该负责人介绍。此外,四季青镇还在周末开设文化大课堂、手工制作、绘画、田野阅读等惠民活动,并通过“文化四季”微信公众号,面向全镇居民进行招募。三年来,四季青镇共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体育赛事和各类文化培训讲座1600余场,惠及群众十万余人。

传承人授课 六百份简历筛选学员

与开展在社区乡镇,面向普罗大众的体验活动不同,还有一类政府课程更加具有针对性。不仅在内容设置与时间安排方面颇为系统,对参与者也要经过一番筛选与考察。而无论学员今后是否在相应行业“深造”,课程结束后都能较为全面地了解一门传统技艺。

“大家注意,浆子不能稠,否则粘合性不好;也不能稀,不然会透过去……” 北京服装学院的天工传习馆,上午阳光将室内映得十分温暖明亮。史立萍伏在案台旁,边演示,边细致讲解着旗袍滚边所需布料的处理技法。“搓的时候轻一点,保证整体的白度、色彩差不多一致。”她示范性地揉搓着一块紫红色布料,伴随着轻微的沙沙声,布料渐渐在她手中变得柔软而韧性十足。

看似简单的环节,史立萍讲解演示了半个多小时,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手工布料处理需要如此繁杂的过程。在她身边,报名这门“传统旗袍制作”课程的学员紧凑围成一个小圈儿,聚精会神盯着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同时还各自用手机、摄像机记录着课程内容。

“这些学员都是通过报名‘寻找工匠’系列课程筛选出来的,最远的还有从天津过来上课的。”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杜洋介绍,在每次8小时,总共8次课的阶段学习中,学员们需要独立完成一件旗袍的制作,这对他们来说时间非常紧张,“上午9点开讲,每回都得远远超时,到晚上8点传习馆关门了才结束。”

据介绍,今年10月,朝阳区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本着“能在日常生活中用到”,且普通参与者可以学会的原则,从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中挑选了8个项目,启动“寻找工匠”传习课堂。包括市级非遗项目北京宫廷补绣、京绣;区级非遗项目传统香品制作、古书画修复技艺、龙鳞装传统装帧技艺、灯彩扎制技艺、花丝镶嵌以及传统旗袍制作。

这些课程面向社会招收学员,得到热烈响应,总共收到600多份简历。

“但为了让老师照顾到每位学员,每门课只招10人。由老师看报名者的自我介绍、相关意愿等等来选择。”杜洋表示,根据课程不同,老师对学员的要求也不一样,“有的有相关背景会好一点,有的更倾向于‘一张白纸’。像十分热门、课时总长40小时的古书画修复技艺课程,老师就说如果学生专业程度已经很高,来上课可能会与以往不同学习体系有所冲突,反而不太适合。”

值得指出的是,这8门课程,除了旗袍制作外,其余7门均不收取学员任何费用。“其实每门课程都是有费用的,朝阳文化馆会通过补助给学员弥补掉。只是旗袍制作是北服传习馆一直在开设的课程,本身收费也比较高,我们的经费没有那么多。就每人补助一部分,由学员承担剩余的一小半。”杜洋坦言,此次开办这批课程的初衷是“寻找工匠”,希望让学员更深入系统地学习。“课程结束了,有的学生还会继续跟着老师,甚至从中会有传承者的诞生。”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魏婧 文并摄

分享到

“国庆七十年·京城瞬间”地坛庙会话家常 民生情怀注解伟大时代

使用12项调查措施保持惩腐高压态势 北京两级监委已经留置61人

北京西城区为老旧小区更换39部电梯:困扰居民十几年的心病解除了

北京东城城管今天拆除14处自建房

北京地铁13号线五道口拥堵问题解决:“小手术”后大变样

政府办事大厅服务柜台该多高?标准答案:80厘米

北京“万能”便民服务中心对外开放:一个独特之处吸引市民注意

十亿元共享单车押金未退 中消协:预授权制“冻结”押金防挪用

北京最新天气预报:明天空气转差 后天北风再来

朝阳区小鲁店村有了集中充电车棚 电动车不进村居民更安全

小偷两度光顾张仪村路 盗走数万元财务仍未落网

《美在雅安》获纽约电影金像奖“最佳纪录片大奖”

城市副中心又一重点工程完工,未来这里将成开放式水景公园

今冬北京山区来了头场雪,超美!

胡同疏通京报馆修缮加快了,未来这里将建成邵飘萍纪念馆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值得期待,预计2024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注意了!20日起北京核发电子《北京市居住证》,停发实体居住证

实拍今冬北京山区第一场雪,银装素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