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民族英雄谢子长故乡 为何被称为“将军县”?
位于黄土高原中部的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原名安定县,从宋代设县延续明清。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命中注定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这里是民族英雄谢子长的故乡,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东征的出发地,土地革命后期为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著名的瓦窑堡会议在这里召开,新中国成立后定为革命老根据地之一,先后有10位子长籍军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为这里赢得“将军县”的美誉。
子长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县城瓦窑堡北面齐家湾坪上,是我国兴建较早的纪念馆之一
王养江老人的孙子王卫星告诉记者:“爷爷过段时间就会打开自己的抽屉,拿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等勋章看看。”
面对各种赞誉,王养江总是强调,“我不是老红军,我没上过战场,但我一直在地方工作,不能因为其他人都去世了,我就瞎说,该是怎么回事就是怎么回事。”
子长县出了10位共和国将军,除健在的姜聚华将军外,其余将军铜像列阵龙虎山“将军亭”
在子长,每年新兵入伍、年轻人拍婚纱照都会来到将军纪念园,这已经成为子长的传统
瓦窑堡革命旧址位于子长县城中山街,包括瓦窑堡会议会址、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旧址,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旧居
王友老人给人修表修了几十年,得了个好名声。而他的三爸正是当年赫赫有名的李赤然将军
在子长县瓦窑堡街道办加工厂家属楼内住着一位99岁的老人王养江,他就是17岁参加地下党,一生在地方默默工作,当年组织群众为红军做军鞋、军衣,送军粮,抬担架,饱经战争岁月洗礼的曾经的乡苏维埃政府主席。
1935年12月,在支部书记王红俊的介绍下王养江入了党。为更好地向群众宣传瓦窑堡会议精神,帮助红军征兵,组建游击队,原本不识字的王养江开始跟红军干部、战士学习识字,一天学一个字,在他们的帮助下,王养江逐渐能看懂文件,会书写标语,记录一些事情。一直到现在,99岁的王养江还每天坚持看报,在本子上记录些事。老人谈起这段往事时,一直念叨“是中央红军教会了我识字,让我没有成睁眼瞎。”第二年,当时19岁的王养江被景家河的群众选举为秀延县9区景家河乡苏维埃政府主席。1979年9月,王养江离休。
而在子长县齐家湾社区的一户院落中,1927年12月10日出生的王友老人至今记得他帮助身为瓦窑堡市“缝衣大队”队长的母亲给初到瓦窑堡的中央红军做衣服的情景。他的三爸是当年赫赫有名的李赤然将军。
1935年11月7日,张闻天、博古、罗迈(李维汉)、董必武、刘少奇等率中央机关抵达瓦窑堡。党中央来到瓦窑堡时正值隆冬,得不到足够补充的红军战士,身着破烂的单衣、单褂在严寒中煎熬。瓦窑堡的老百姓们纷纷为红军捐送御寒的衣物,有的群众甚至将自己身上的衣服脱下来给红军战士穿。到达瓦窑堡的当天晚上,张闻天就召集中央供给部长叶季壮、陕北供给部长白如冰商议解决部队的衣食问题。
当时的瓦窑堡市委随即组织了一个缝衣大队,所属3个乡也各成立了缝衣队。王友的母亲党玉兰被任命为“缝衣大队”的队长。当时王友只有9岁,每天都帮母亲去供给部领回布匹、棉花,他和母亲把布匹、棉花抱回家后,由村上心灵手巧的妇女统一裁剪,再分配到各个缝衣队,分发到各家各户制作。经过突击,数日内瓦窑堡缝衣大队为红军缝制衣服数千套,使红军战士都换上了新棉衣。
子长县军民以极大的革命热情,支援红一方面军和党中央,他们千方百计筹集军粮、军费,节衣缩食,为支援红军作战做出了重大贡献。
毛泽东曾说:“我说陕北是两点,一个是落脚点,一个是出发点。”落脚点指长征,出发点指抗战,这两个点,都为子长县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