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们一起走入白垩纪 每块石头都是故事
山东莱阳南郊的吕格庄镇金岗口村东北侧,暑假,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科考队的恐龙化石发掘现场,来了十多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化石迷们,最小的孩子刚上幼儿园,最大的则已准备上大学了。为了让孩子们体验到原汁原味的化石发掘,这里的野外科考夏令营科考队让孩子走进真正的化石出露工作面,在科考队员的悉心指导下完成一次真正的考古发掘。
作者 蔡文清
“老师,这块是不是恐龙化石?”“老师,这块骨头是恐龙的哪个部位?”拿着地质锤和铁钎在工作面上挖掘的孩子们兴致十足,稍有收获便来找科考队员咨询。
这个化石发掘地点是2010年科考队发现并进行了连续的化石发掘的2号地点,化石极为丰富。简易钢结构建成的遗址馆内,巨大的斜坡上裸露着大小不一的恐龙骨骼。而在馆外,大型挖掘机轰轰作响,新的作业面正在形成,几位科考队员正带领小化石迷们在另一个斜坡上进行挖掘,显然这里的化石很富集,孩子们不时地发出惊喜的叫声。
“莱阳的白垩系地层发育完整,出露连续而完整,化石埋藏丰富,种类繁多,是研究白垩纪地球和生物演化的理想地区之一。”在科考队队长、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汪筱林看来,莱阳在我国乃至世界恐龙等古生物研究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是我国地质古生物学家最早发现恐龙、恐龙蛋、翼龙、昆虫和植物化石的地方,特别是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共生富集,这在国际上都是比较罕见的。
1923年,中国第一代地质学家谭锡畴就在莱阳发现并采集到了一些恐龙骨骼及昆虫和植物等化石,由他发现的恐龙化石在1929年被命名为中国谭氏龙,是中国学者发现的第一条恐龙。
1950年,山东大学地质矿物学系师生在莱阳实习时有发现一些恐龙骨骼和恐龙蛋化石。1951年,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之父杨钟健率领刘东等组成考察队,在莱阳金岗口村西沟的红土层中,发现并采集了大量恐龙和恐龙蛋化石。1958年,杨钟健研究命名了新中国第一龙——棘鼻青岛龙,这是一具相对完整的大型鸭嘴龙骨架化石,高约5米,长约8米,它与众不同的是头顶上生有一支高高的向前伸出的骨棘。这具珍贵的恐龙化石,现在珍藏在中科院古脊椎所的中国古动物馆,做为镇馆之宝。
在很多人看来,古生物学是一门有趣的学问,在不同年代、不同地区、不同物种,乃至远古与现代生物的比较中,对地球过往的历史、生命进化的脚步进行追寻。
2008年开始,汪筱林带领的科考队在金刚口村安营扎寨,持续进行了8年野外科考和发掘保护,不仅发现了神奇的莱阳平原恐龙峡谷群,还确定了数十层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层位和地点,并发掘采集了大量恐龙等古脊椎动物化石。莱阳古生物博物馆展厅最醒目的四具较为完整的鸭嘴龙恐龙化石骨架,均来自汪筱林科考团队的发现。
在汪筱林看来,发掘恐龙化石除科学意义外,教育意义也非常重要,一批又一批小化石迷经常为自己发现的一颗恐龙牙齿、一个小小的关节或者化石碎片等兴奋不已。科考队员李岩告诉记者,来这里的孩子对恐龙世界多少都有向往,有时孩子会为了一颗牙齿是谁发现的争得面红耳赤。除了寻找化石外,孩子们还会在白天穿越恐龙峡谷,寻找恐龙蛋和恐龙化石,或夜晚在峡谷中支起帐篷陪伴恐龙,或在发掘地点的恐龙骨骼旁观看电影《侏罗纪公园》,与龙同行。
“在寻找和采集、修理化石的同时,孩子们参观博物馆,听讲座,除了听莱阳的恐龙发现历史,介绍有关白垩纪恐龙的知识,重点在现场学会如何分辨岩石与化石,如何采集和修复化石。让孩子们了解古生物学研究的过程,比如野外考察发现化石、发掘采集、修理修复、科学研究、装架展览等步骤,相信这些活动都能给他们的成长留下一些印迹。”汪筱林告诉记者。
“这些活动虽然耗费了我们不少精力,但与孩子们在一起很快乐,看到他们求知的欲望那么强烈,不怕苦不怕累,和科考队员一样顶着烈日冒着酷暑,汗流浃背仍然兴趣盎然,而且提出很有见地的各种问题,我们觉得很欣慰。”汪筱林说,也许未来从这些孩子中会走出杰出的古生物学者,会诞生一些重大的发现,“不仅为古生物学的未来考虑,也为整个科学界考虑,启迪孩子心中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对科学产生最初的兴趣,是一件功在长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