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操作太酷了!吃完鱼做啥?中科院女老师开始职业“拼骨头”
吃完一条鱼,把鱼骨头拼回原来的样子;吃完一只鸡,让鸡骨头恢复原貌。
这波操作太酷了!最近在抖音上收获了超过200万的点赞。而让这些动物的骨头都能复原的人,就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卢静和她的小伙伴们。
没有理由的喜欢
卢静是研究古鱼类的,这是一个极其冷门的领域,全世界加起来真正研究这个方向的,可能也就几十个人。
领域冷门,卢静却觉得很酷!
大学的时候,卢静在四川师范学院学的生物学,在那么多生物中,她对脊椎动物情有独钟。
“脊椎动物的骨骼太有意思了,很神奇!”卢静觉得骨骼不仅展现了脊椎动物的美感,而研究它才能揭秘脊椎动物的演化历史甚至人类的进化史。因为,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就是脊椎动物,甚至人类自身也是一种脊椎动物。
2003年,卢静从四川来到北京,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读研究生、读博士,然后留所工作至今 。
最早对脊椎动物的兴趣,还是来自电影和漫画。看《夺宝奇兵》,看《龙珠》,“电影里有个考古学教授,经常出去探险,还能碰到骷髅头和各种野外生物,太酷了!”
至今,她的办公室里还收藏着有关拉蒂迈鱼的漫画。但她最早看《龙珠》的时候,并不知道这条鱼是什么,还以为就是一条普通的鱼。直到读研究生,她知道了有拉蒂迈鱼这种鱼,“原来小悟空当时吃的鱼,就是我研究的肉鳍鱼。”卢静说,它有胳膊和腿,在这个像胳膊和腿一样的鱼鳍里面,真的是有骨骼的。和其他鱼类不一样,正是这种形式的骨骼,最后演化出来人类的四肢,胳膊和腿。
其实,卢静的工作之一,就是从这位4亿年前的“朋友”——拉蒂迈鱼身上搜寻人类的影子。
卢静研究的古鱼类,很多都已经灭绝了。像当时有的盾皮鱼类、棘鱼类、爪齿鱼类等,很多古鱼现如今都看不到了。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大部分的鱼类(辐鳍鱼类),在4亿年前却是很不起眼的一个分支。
4亿年前的鱼,身体怎么改变,获得了什么特征,得以一步步从水里上了陆地。在这个漫长的过程里,出现了什么变化,和人类又有什么关系。这都是卢静想知道的。而她坚信,这其中每个细微的变化,都可能对今天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条鱼引发的灵感
2019年5月,卢静受邀参与审核了科普出版社的一个科普视频。那是一条短视频,关于肺鱼的科普动画故事,但在这短短的几十秒内,就讲解了一个知识点。“特别有意思,让人一下就有了兴趣。”
因为这一个动画,卢静一下还看了出版社做的好些个其他方向的短视频。“平时我从来不看别的,基本上能看跟自己专业相关的就不错了。”像卢静这样的科研工作者,沉迷于文献、资料,跟网络接触的很少。“让自己和互联网的喧嚣保持距离,是科学家们的共识。”
可短视频的新鲜感一下启发了她,“这样的科普形式新鲜、好玩,我是不是也可以用短视频的形式来做一些古生物的科普。”于是她决定与科普出版社合作做一些古生物题材的短视频。
正巧一个同事正在准备一篇科学家怎么吃鱼头的科普文章,他建议把鱼头吃了后拼起来。卢静一下来了灵感,“那我们就一起去吃一次鱼,吃完再把鱼骨头拼起来!”
那天的晚饭,卢静就拉着几个同事、博士生一起,在办公室里吃鱼头泡饼。
吃很容易,想再拼回去就难了。鱼的头骨在所有脊椎动物里面是数量最多的,结构也是最复杂的。对于学过骨骼学和解剖学的他们来说,虽然鱼的每一块骨头他们都不陌生,但要把这些骨头再放回立体的样子,可就是两回事了。
鱼有很多非常小的骨片,还得分左右,特别是鳃盖骨下面的鳃条骨,是怎样跟鳃盖连接起来的。要在短时间内把这些位置关系弄清楚,哪些部分游离、哪些部分严丝合缝,真的很难。
卢静他们吃得时候特别小心,生怕破坏了一些软骨。因为正常做标本,是不会去吃的,一般都是用水煮或者让面包虫去吃肉,但这得花费很长时间,他们来不及。
虽然艺高人胆大,“没想到,上来就给自己挑了一个最难的。”说起来,卢静哭笑不得。吃完的鱼骨头很油,他们用洗洁精清洗了很久,时间紧张,洗完就用吹风机吹干,甚至还想到用无水酒精来快速脱水。为了贴合大家的日常生活,卢静他们选的东西都来自平时生活中接触得到的,连支撑鱼骨头的支架,就是把一次性筷子掰了几段而已。“挺接地气的,这样能做出来真挺酷的。”
本以为有一个多小时就能拼完,但卢静站在那三个多小时,腰都累坏了,还没全部拼完。好几次,就因为一块小骨头的位置,大家伙就得分析研究半天。眼看怎么都拼不好最后几块骨头,卢静想难道要放弃吗?但在这时候放弃,所有的都前功尽弃,不能这样。她咬咬牙,挺直了腰板,提了一口气,最后几块小骨头居然在10分钟内全拼上了,一个胖头鱼的头骨清晰呈现出来。
从5点左右开始吃鱼,到拼完了鱼骨已经是夜里10点多,大伙儿足足忙活了5个多小时。“在想放弃的最后关头拼成功了,这也是最有意义的地方。”
让卢静最没想到的是,这第一条胖头鱼的视频发出去以后,就在抖音上收获了100多万个点赞。“这就是视频的语言,真的是传统的科普形式达不到的。”
卢静说,第一次拍视频的时候,真的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反馈这么好。
古生物的魅力
骨骼被拼回了原貌,下一步呢?卢静说,下一步就是真正的科普时间了,比如一条胖头鱼,这条鱼的祖先是谁,这才真正联系到了古生物本身。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对化石很感兴趣,特别是很多孩子爱去博物馆,喜欢恐龙,很想知道原来的古生物都是什么模样。卢静认为,虽然这是一个冷门的、不接地气的领域,但是又有很多人感兴趣,这也是她最初想做科普的初衷。
“我不想因为这个学科冷门,就让大家觉得化石离我们很远,其实并不是,除了恐龙,应该让大家知道更多。”卢静说,所有的化石其实都是生物演化的证据,讲述着过去的生物是怎么变化到现在这个样子。
在做短视频之前,卢静也做科普,比如到博物馆里面向大学生开讲座,或者发表自己的科普文章。但这样的受众面很窄,一旦专业术语多了,很多人根本看不懂,这样的科普工作,效果总是差点意思。
但短视频就不一样了,特别是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流量化时代,比较贴合大家的生活节奏和方式。卢静在选取时,也考虑到大家平时常见的动物,这样更接地气。
司空见惯的鸡,平时可能很少有人有机会去仔细观察它的骨骼。但实际上,鸡和恐龙的骨骼很像,不管鸡鸭鹅都是鸟类,而鸟类的直接祖先,就是一类和霸王龙亲缘关系很近的小型食肉恐龙。所以,鸟类和恐龙的骨骼有很多相似和联系,可以说鸟类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霸王龙的骨骼特征。“我们展示出鸡的骨骼,找出鸡和恐龙相似的地方,也正是告诉大家,今天的动物都是古代的动物演化来的,所以化石离我们并不遥远。”
卢静说,发布了拼鸡骨头的视频后,真的有网友艾特她,让她讲讲恐龙是怎么演化到鸡的,她就觉得特别高兴。
短短几个月,卢静的抖音号“玩骨头的卢老师”已经吸引了近40万粉丝,大家都在期待卢老师更新视频。如今,看网友的留言,回答网友的提问, 也成了卢静业余的一大乐趣。
前段时间,有一位网友发了一张照片给卢静,问是什么东西。卢静一看,这是一个看上去很像鱼龙的标本,她特意跑去请教了研究海生爬行动物的同事。同事看的第一眼就惊呆了,赶紧问是在哪里发现的,可一听卢静说是广州,就笑了。因为广州不太可能发现鱼龙。
原来,这个很像鱼龙的标本,只是一个做得很真的雕刻。这个鱼龙的椎体,还是鱼的样子,但生活在一亿多年前的鱼龙其实是不一样的,它有自己独特的椎体,这得做研究的人才能识别出来。
为了让网友能彻底弄明白,卢静还专门去了趟标本馆,拍下了真正鱼龙标本的模样,把不同的地方做对比,让网友一眼就能看出来。
还有一个网友,发来了一张在新疆拍的照片。图里是一个脊椎动物的骨骼连着半截脊椎,网友说看到有孔像眼睛,以为是动物的头连着脊椎,还有不少网友留言说像是蟒蛇的头骨。
卢静研究了一下发现,这个网友把骨骼的前后拿反了,网友以为是头的部分,实际上是动物的骨盆。卢静判断出这是一种哺乳动物,她又跑到标本馆,比较了猪、羊、牛、马等几种不同的哺乳动物,最后得出结论图片里的是一种野猪的骨骼。
拍下了标本的图片,还做了视频,卢静赶紧发到了抖音号上,给网友们解释清楚。“特别好的一个科普点,正好把知识传递出去。”卢静说,其实在生活中就是这样,本以为不容易碰见化石,但实际上骨骼、化石都是很常见的。
按卢静说,做科研是工作,做科普只能用她的休息时间。她说,自己的生活概括起来就是与古生物有关的一切。“刚开始感兴趣的时候是不明就里的喜欢,但做到现在,这份喜欢越来越深,也越来越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一天算下来,卢静要工作14个小时。除了科研论文和野外挖掘等传统项目之外,她还和国外大学合作,设计了一款VR程序,尝试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处理数据,帮助重建和修理标本。
卢静说,她特别希望通过最前沿的科技手段,让古生物学变得酷一些。“我们的工作真的不仅仅是大家想象中的拿着放大镜、显微镜在那看古老的石头,实际上我们真的做了很多很新的尝试。”她以后会找机会展现真实的工作场景,让更多的人能知道古生物这个学科到底是做什么的,而研究这个学科的人又是用了怎样的方式去揭秘远古生物的奥秘。
“过去从未过去,它铸造了你的现在,帮助你看见未来。”这是卢静很喜欢的一句话,就像她认为的古生物一样:化石离现在并不遥远,现在的生物身上,都留着过去生物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