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流动儿童健康成长 为孩子们建起温馨“小屋”
2016年1月13日讯,社会的飞速发展,为城市带来大量流动人口和流动儿童。但即便在陌生的环境中,每个孩子也应享有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刘姥姥
小学生的下课时间早,但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及时接孩子放学。对一些低收入的流动家庭来说,家长经营着小生意,学校放学后,娃娃们便无处可去。同样,这个问题也困扰着本地家庭,老人不在身边时,孩子交给谁照看呢?
所幸,在北京,越来越多的基层政府单位、公益组织为这些放学后的孩子,“搭台”建立了驿站和小屋。一大批由普通市民担任的志愿者,也随之投入到社区工作中。
刘姥姥和她的温馨小屋
通州葛布店北里社区有“三多”。什么多?流动人口多;离退休老人多;青少年多,针对这些特点,居委会协调区考试中心会议室作为青少年活动场地。2013年,这里成立了“小屋驿站”,专门服务流动儿童。
三年来,6位平均年龄71岁的社区志愿者,见证了“小屋”的发展。72岁的刘月华也因此有了一个亲切的称呼:“刘姥姥”。
为孩子们建起的“小屋”
2013年5月,刘月华跟着居委会工作人员,对协辛庄村里孩子上小学的家庭做了家访,目的是摸清孩子们课后的生活情况。协辛庄村是葛布店北里社区范围内的一个“平房村”。农民土地流转后,离开了村子,一间间平房以相对低廉的价格租给了外来务工者。一番家访过后,刘月华被眼前的场景触动了。
协辛庄里,很多家庭的收入来源,都是经营小买卖。生活条件,也和住楼房的本地居民相比,有很大差距。刘月华看到的,是一家四口挤在不到十平米的小平房里生活,低矮的房子让大人难以挺直腰板走路。这样的居住环境,哪还有空间给孩子学习呢?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临近期末,一位高年级女孩要备考。她的母亲是修自行车的,放学后,孩子就躲自行车棚下温习功课;一位母亲在社区里做保洁工作,她扫地扫到了哪栋楼,两个孩子就跟到哪栋楼……
家访前,刘月华已是社区“关协”的小组成员。退休前,她是西城区一名高级教师。做了一辈子育人园丁,看到这些,她只有心疼,也在心里笃定了一个想法:“这个‘小屋’一定要办,而且要办好。”
家访结束后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刘姥姥温馨小屋”有了雏形。不过,这是一间八平米左右的简易房,里面没水、没电,没设施。在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小屋采购了桌椅,刘月华带着志愿者动手组装,自己接电。只能容纳七个孩子的“小屋”,很快就坐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