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历史

北京啥时候有的公交车?长安街上“大1路” 并非首条公交线

2021-08-27 18:11 北京晚报 u062

近期,北京公交部门陆续对老旧公交站杆站牌进行统一更新更换,以此提升站台设施服务水平,增强公众出行辨识度。焕然一新的站牌引起了关注。

站牌既是公交车驾驶员行车的指示牌,也是乘客候车的点位。那北京的公交车始于何时?不同时期的站杆站牌又是个什么样子呢?

北京公共交通始于有轨电车

最初车站只有站杆没有站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北京人出行可选择的交通工具很少,主要是马车、轿子、人力车。至少在民国初期,京城街头行驶的汽车还极少。

据《北京交通史话》记载:北京最早出现的公交车辆,是1899年开通的有轨电车,从正阳门(前门)到永定门外马家堡,长约3公里。因为马家堡当时是津芦铁路(从天津市到北京市西南郊)北京方面的终点,人们下了火车后去往京城多有不便,于是华北大清铁路公司与西门子公司合作,修建了这条有轨电车线路。只可惜,这条公交线路仅存在了一年多,就被义和团拆毁了。

1924年12月19日和20日,北京城内先后开通了1路(前门至西直门)和2路(天桥至北新桥)两条有轨电车(俗称“铛铛车”),配车20辆。第二年又开通了3路(东单至西单)和4路(北新桥至太平仓)。

到1929年,北京城内的有轨电车线路增加到5条,并以电车车身喷涂红、黄、蓝、白、绿等不同颜色相辨别。

当时的车站极为简单,只有站杆而没有站牌。从远处看,站杆就像一根方形的柱子,有五六米高。走近一看,在方柱上包着一层木板,根据不同的线路,刷上红、黄、蓝、白、绿各种颜色的油漆,再在上面写上站名和“电车站”几个大字,没有其他信息。

由于战乱及事故多发,到1949年,京城能够行驶的电车仅剩49辆,运营几近瘫痪。直到1949年以后,才有所恢复。至1959年3月9日,北京有轨电车停止运营,替代其运输功能的是无轨电车。

更新后的公交站牌 。TAKEFOTO供图

1935年北京始有公共汽车

站牌为铁质圆形红底白字

1935年,北平市被南京国民政府列为文化旅游区,由此,国内外来北平游览名胜古迹的人逐渐增多。尽管当时城里已有几十辆有轨电车和大量的人力车,但游客或市民若想到郊外旅游及办事,还是很不方便。为此,时任北平市长的袁良提出开通北平公共汽车,随后组建了“北平公共汽车筹备委员会”。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同年8月22日,北京首条公共汽车线路——5路(东华门至香山)开通。随后1路(朝阳门至阜成门)、2路(前门至交道口)、3路(东华门至颐和园)、4路(东华门至八大处),于9月5日至10月22日陆续开通,从此,北京有了公共汽车,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

据《北京志·市政卷·公共交通志》记载:“解放前,公共汽车站牌为铁质、圆形,直径约32厘米,深红色底白字,均为楷书,站牌内有一同心白色圆圈,直径约22厘米,圆圈上方写有‘北平市公共汽车’,圆圈下方为首末站名‘×××←→×××’。圆圈当中为本站站名。下为铁质深红色站杆。”

可以说,北京早期的公交站牌信息很单一,只是提示驾驶员在那儿停车,告诉乘客在那里候车及始发站点,没有其他站位信息。

前门大街“铛铛车”。 TAKEFOTO供图

1950年公交线路正式编号

站杆站牌信息逐渐丰富

1935年北京最初开设公共汽车线路时,采取的是市郊混合编号,当时只有5条线路,以后开辟的线路多是一位数编号。1946年开通的线路多了,编号的最大数字为10路。

1949年以后,北京逐步恢复和开辟了一些线路。1950年初,市区的线路从1路开始正式编号,而郊区的公交线路从1954年1月开始,以首末站命名。如西四至颐和园称“西颐路”,东华门到颐和园称“京颐路”,颐和园至香山称“颐香路”。

1956年12月,郊区线路从31路开始正式编号,由此“西颐路”改为31路。“京颐路”改为32路。“颐香路”改为33路。随着新线路的陆续开通,编号以此类推。1972年11月,在郊区公共汽车编号前面加上3,由此31路变为331路、32路变为332路,一直到366路。

1958年7月开通了“5”字头线路,为郊区卫星城公交车。1974年6月开通了“4”字头线路,为郊区有轨电车。

1976年,由于公共汽车与无轨电车线路的编号容易混淆,如公共汽车有5路,无轨电车也有5路,为避免乘客上错车,故在电车编号上加上100,这样5路电车就改为105路,12路改为112路,以便乘客识别。

从1998年以后,京城陆续开通了6、7、8、9及“特”“快”“专”字头等线路,由此构成密集的北京公共交通网络。

就站杆站牌而言,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北京公交汽车的发展,站牌上的信息也逐渐丰富起来。据《北京志·市政卷·公共交通志》:“1950年,站杆改为木质,红色与白色分段相间。站牌为铁质,长方形,横宽约35厘米,纵长约45厘米。牌面为黄色镶边,红色底,上方一角处有圆形路别(线路名称),颜色与车上路牌相同,中间为开往站名,字体为宋体黄色。站杆顶端为一圆形铁牌。铁牌中央为本路站号。铁牌为双层,中间夹一铁质弯箭头,红色底,上书白色字‘末班车已过’。每晚由末班车售票员拉出,次日早头班车售票员负责挑回。”

1956年,站杆改为水泥制,“末班车已过”标志改为直箭形,设在站杆中部。站牌也由铁板逐渐换成水泥板,站杆站牌均呈黄色。站牌上路别在蓝色圆圈内,为红色。绘有一条绿色线路示意图,站点为红色圆点,站名及站号为蓝色。1958年以后,“末班车已过”标志不再使用。

1972年以后,站牌规格未变,但图案改为简洁明快的上、中、下三段。上段为路别,浅黄底深蓝字。下段为全程站名,也是浅黄底深蓝字。中段为本站站名,公共汽车公司经营的线路为红底白字,电车公司经营的线路为浅蓝底白字,夜班线路为深蓝底白字。

1982年,按城乡建设部的统一规定将路牌改为铁质站杆。顶端为长方形铁牌,高38厘米,宽55厘米,正面上部为路别及站名(下附汉语拼音),中部预告下站站名,下部为“开往×××”,背面上部为路别,列出本站首末车时间,中部为红底白字“公共汽车”,下部为全部站名,并附有票价及行进方向。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北京公交车站牌的标识信息日益丰富,增加了广告功能的公交站牌,还对车站间隔进行了公示,站牌配色更丰富多彩。为了配合无人售票的推行,114路等多条线路的站牌上还增加了“无人售票线路”“主动投币,不设找赎”的字样。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北京公交车站牌逐步统一,并趋于稳定。从颜色上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上半部为白色,下半部为绿色。另一种是上半部为白色,下半部为蓝色,所标注的信息位置大致相同。上半部左侧为线路编号,右侧为中文及汉语拼音的首发站名称,下半部为全程站点名称,同时附有“首末车时间”“无人售票线路”等字样。站牌安装于倒U字形的框架内,最上方为半圆形站牌,写着车站的名称,字体很大,红底白字,十分醒目。这种样式的站杆站牌使用了20多年,为人们所熟悉,也很容易识别,颇为乘客所青睐。

长安街上“大1路”

并非首条公交线

北京公交1路承担着长安街的运营任务,是北京开通时间最早、影响力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公交线路之一,因途经西单、天安门、王府井、东单、北京站等首都政治要地和繁华商业区,被人们称之为“大1路”,并赋予“国门第一路”的称号。

坊间盛传:1路是北京开通的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故称“1路”。其实不然。虽然它也是1935年开通的,但比先期开通的5路,晚了14天,是9月5日开通的。

最初的1路公共汽车,是由朝阳门经东四、灯市口、东安市场、北海、西四至阜成门,路长8.66公里。1937年七七事变后停驶。抗战胜利后,1946年重新开线,由前门经东安市场至交道口。1948年8月12日,平津战役前夕停驶。直到1950年4月20日恢复,仍称1路,由前门至交道口。此后十余年间线路几经调整,直到1961年7月5日,才调整为由公主坟,经西单、中山公园、东单,至八王坟,也就是今天的大致走向。

此后,该线路又经过几次调整。其中1971年10月3日,因地铁复兴门路段施工,由北京站至工会大楼区段改走前三门,经前门、宣武门、象来街至工会大楼恢复原线。1995年3月25日,由公主坟向南延至六里桥北里。2009年4月26日与4路合并,西段延至靛厂新村。2012年10月20日,四惠交通枢纽站启用,东段进驻该站。2014年5月26日,西段迁至老山公交场站,由此形成如今的运行格局。

​(原标题: 北京公交线路及站牌变迁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u062

分享到

向敬之的“清史四书” 破解清史的四盘大局

八国联军侵华,顺天贡院惨遭毁坏

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揭开时代新篇章

这首熟悉的“民歌”,原来是为欢庆苏维埃政权在中国诞生而作

张之洞主政湖广18年,在武汉搞实业,官办四局“民营化”大幅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