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揭开时代新篇章
历史瞬间——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中央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后,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参加大典的30万群众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54门礼炮齐鸣28响,毛主席按下电钮,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着八个大红灯笼,八面巨大的红旗在风中猎猎飘扬。城楼的重檐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的会标,宣告着一个神圣时刻即将到来。
与城楼正对的天安门广场,三个月前还是杂草丛生,垃圾遍地。在各界群众热情高涨的义务劳动中,已被重新修整,成了人民庆贺胜利的舞台。一切都昭示着,此时此刻中国已是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中国人民的命运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
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新中国诞生的消息瞬间传遍大江南北,传向世界各地。入夜后,参加开国大典的30万群众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从天安门广场涌向四面八方欢庆胜利。真是五颜六色旗如海,载歌载舞人成潮。
此情此景,铭刻进大提琴演奏家、泰康之家·燕园居民黄晓棻的记忆中,即便已时隔72年,再回忆起开国大典的情景,94岁高龄的黄晓棻仍然激动不已。
雷鸣般的欢呼响彻云霄
因为在开国大典前作为新中国派出的第一支出访团体,参加了在匈牙利举办的第2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宣传了获得新生的中国。黄晓棻和其他代表团成员一起获得了在观礼台上见证开国大典的殊荣。
“我很清楚地看着毛主席率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全体委员登上天安门城楼。”黄晓棻说,主席站在麦克风前,用洪亮高亢的声音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广场瞬间沸腾了!雷鸣般的欢呼响彻云霄,帽子、围巾甚至报纸满天飞舞……“我们在观礼台上兴奋得一直跳。旁边的苏联代表团也被我们感染,紧紧握着我们的手,拥抱亲吻我们,替我们高兴啊。”黄晓棻激动得手舞足蹈。
随后,毛主席按动电钮,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广场上震撼人心的呐喊声甚至盖过了隆隆的礼炮。
看着鲜艳的国旗,当时黄晓棻的热泪止不住地流下。“我们出国的时候还没有建国,没有国旗,只能打八一军旗,真是有些遗憾。现在,我们终于有国旗了,它升起来了,它是那么的漂亮!”黄晓棻谈到此时依然非常激动。
当天,在受检阅的飞机上,人民日报记者陈柏生从空中见证了开国大典盛况。她在报道中描述道:“四点三十分,北京出现在我们眼前。琉璃瓦的宫殿,红色的墙门,整齐的街道,这庄严的人民首都,今天被红色的旗帜所掩盖,愈加显得庄严美丽了。摄影机响了,天安门出现在机翼下面,数不清的红旗和黑压压的人群连成一片,地面的装甲部队正缓缓行进在司令台前。”
先烈们梦想的一天到来了
行进中威武的机械化部队给予了人民更加强有力的胜利信心。中国人民以极大的牺牲和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起来了民主国家,同样也有能力永远捍卫它。
与在庆典现场的很多年轻人不同,当时22岁的黄晓棻是经历过战争洗礼的。黄晓棻的祖父黄齐生是著名教育家和爱国民主人士,伯父王若飞更是声名赫赫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黄晓棻,不到17岁便满怀革命斗志,投奔延安。1947年国民党大兵压境攻打延安时,黄晓棻也跟着大部队一起战略转移,东渡黄河,转战千里。
“我们牺牲了多少人,吃了多少苦才有了今天,太不容易了。”沉浸在大典的热闹之余,黄晓棻想起了自己的祖父和伯伯。“要是他们今天还在,该多好啊!”
1946年4月8日,王若飞乘飞机离开重庆返回延安汇报工作。飞机在山西黑茶山失事,王若飞与黄晓棻的祖父等同机13人全部遇难。王若飞乘机前与周恩来道别时,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一切要为人民打算”。
“让穷苦人民翻身过上好日子是爷爷最大的希望,而建立一个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现真正平等的新社会更是伯伯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看着眼前让人欢欣鼓舞的开国大典,黄晓棻在心中暗暗感慨:“爷爷,伯伯,你们看到了吗?你们梦想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首都北京沉浸于胜利狂欢
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过去那些凌驾在中国人身上的奇耻大辱和苦难生活都将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第二天,《人民日报》刊发的报道记载了记者对几位在现场观看典礼市民的采访。有的说,今天要来看看这“万年不遇的大喜事”,有的感慨:“共产党来了,各行各业全组织起来了,这该是有多少人呵!”
今年88岁的马玉桂和祝文敏参加开国大典时还是16岁的高中生。他们告诉记者:“开国大典当天,大家在广场上就跟联欢似的,这边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那边跟着就唱‘团结就是力量’,此起彼伏。”马玉桂一边唱着一边回忆:“解放了嘛,心情就和原来国民党统治的时期完全不一样了,激动的呀连中午吃没吃饭都忘了。”
阅兵式完毕后,夜色降临,华灯齐放,欢呼着的群众开始游行,“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震耳欲聋。毛主席在城楼上挥舞着帽子向群众致意,高喊“同志们万岁”“人民万岁”!那一声声“人民万岁”暖透了人心。
“大家高兴得舍不得离开,就往大街小巷走,锣鼓敲得越来越热闹。”祝文敏说,他和同学们一直在街上转,最后走回了学校,都不想回家了。欢庆的游行群众们手舞足蹈,热情洋溢,不能自已。他们举着红灯像火龙似地穿过全城,使新的首都沉浸在胜利的狂欢里。
百年回眸——28响礼炮背后的故事
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这两个数字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其实,开国大典上的礼炮队并非只有54门炮,而是由108尊山炮组成的,分为两组,一组装填,一组发射,轮流作业,以缩短每响之间的间隔时间。所以仍称之为54门礼炮。这54门礼炮一齐鸣放,代表当时参加新政协的54个单位和方面的人士。
而28响的背后更有一番故事。
鸣放礼炮起源于英国海军。在海上两船相遇时,鸣放空炮,意味着解除武装,表示没有敌意和对对方的尊敬。当时的军舰最多只有7门炮,故鸣放7响;而港口炮台上的火炮较多,通常以3倍于对方的炮声表示答谢。久而久之,鸣炮就成为互相致敬的国际惯例,成为在各种盛大庆典和隆重的迎宾仪式中应用的一种礼节和礼遇。按照国际惯例,国家元首来访鸣放礼炮21响,总理级鸣放19响。因此,21响礼炮也代表着最高的礼仪。
开国大典上鸣放28响礼炮是毛主席提出来的,政协一届会议还专门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会上有些代表担心这与国际惯例不符。
后来,开国大典筹委会工作人员专门起草了一份关于礼炮28响的说明,由毛泽东主席签字确认。
礼炮鸣放28响,表示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后,领导全国人民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而浴血奋斗的28年。由此,人们才知道了28响礼炮的深刻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