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年”不将就!充足的“文化年货”联通节日纽带
饱享风味十足的团圆家宴,观罢精彩纷呈的春节晚会,接下来如何安排春节假期?很多人选择看电影。据悉,在七部影片合力下,大年初一的单日票房突破了17亿元,不仅刷新中国影史单日票房纪录,更创下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纪录。
新华社资料图
“这是个映前想都不敢想的成绩。”基于疫情防控、控制上座率等现实要求,今年大年初一的电影放映场次相较于2019年减少了5万场。但事实说明,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就在那里摆着,只要有好作品打底,只要防控举措到位,一票难求在情理之中。祖孙观影团、同学观影团等承载着多样的文化需求,也再次证明,“看电影”已经成为春节假期无可争议的“新年俗”。
围炉守岁,拜年串门,这些绵延千年的仪式,是农耕文明赐予中国人的厚礼。如今城市发展、科技进步,过年的样态也在追随时代发生着改变。就拿北京来说,今年春节里的潮流不只有电影热,逛公园、看展览、云庙会同样人气旺盛、热闹非凡。其中,首都博物馆在春节期间首次延时至21时闭馆,每夜都有不同主题;再如,全市1014家公园风景区对外开放,并通过预约制确保游园秩序,让广大市民共享春节喜悦。
如果说亲情与乡情是春节的根,那么文化与创新就是春节的魂。在“就地过年”大背景下,各级文化部门开动脑筋、主动作为,端出了一份丰富的文化大餐,给千家万户新添了“年味儿”,值得点赞。
丰富的文化生活,旺盛的文化需求让我们看到,“就地过年”绝非“将就过年”,联通你我的节日纽带,就是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充足的“文化年货”,不仅是重温文化传统的重要仪式,更饱含着增强城市归属感和凝聚力等现实意义。从大年初一的花式活动和留言评论来看,各地的“文化新年”成色十足,让更多人体会到了“此心安处是吾乡”。
愿各地继续丰富“文化新年”的形式与内涵,给大家带去更多温暖,同时体现城市治理的水准和温度。
(原标题:“就地过年”不将就!文化新年年味足)
来源:长安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