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北京

北京援藏带动1.8万人脱贫增收,高原建起现代农业园区

2020-08-31 13:49 北京晚报 TF015

8月的拉萨,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季节。一场盛大的雪顿节,尽显西藏风土人情。北京和拉萨,虽然远隔3000多公里,但这片雪域高原上,有着深深的“北京烙印”。在现代化种植园、在藏式民宿、在纯净水生产车间……传统牧民们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在北京对口支援的项目中,实现家门口安居乐业。

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学生们抱着教科书笑容满面走出教学楼。和冠欣 摄

半个多世纪以来,北京在人才、资金、项目、科技等方面持续支援拉萨。在援藏过程中,北京不断总结经验,从“输血”到“造血”,带领藏族同胞携手奔小康。2016年以来,北京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已累计安排财政资金19.87亿元,实施项目259个,带动4771户、18710人脱贫增收。

产业扶贫

高原建起现代农业园区

在距离拉萨市区120公里的尼木县,一座现代农业园区伫立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一大早,家住3公里外的朗珍骑着电动三轮车来到园区,在她负责的温室大棚里为蔬菜浇水、通风。“我现在已经学会种植车厘子、西红柿、哈密瓜、豇豆。”提起在这里的工作感受,这位藏族姑娘的脸上泛起灿烂的笑容。

在北京援藏资金和技术支持下,吞弥现代农业园区自去年5月投入运营以来,已为98户脱贫户兑现劳务分红43.73万元。“以前一家人一年的收入只有三四千,现在一年的分红就有2万多。”朗珍开心地说,有了这份稳定的工作,日子越过越好。

“组团”援藏

教育医疗实现质的飞跃

初秋的早晨,拉萨市人民医院的门诊大厅前排起长队。大厅里,新一批北京援藏医生坐成一排,为到场病人提供义诊服务。

“您膝盖疼了多长时间?上下楼梯有影响吗?”在骨科义诊区域,来自北京积水潭医院的副主任医师杨劼耐心询问着病情。自7月底进藏以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已经做了近10台手术。

拉萨市人民医院的本地骨科医生落松群培亲切地称杨劼为“师父”,杨劼是他的第四位“师父”,2016年以来,他先后跟随不同的北京援藏医生学习不同的技能,如今在不少临床治疗中已经能独当一面。

除了医院急需的专业医师,北京还派出专业的管理人员加入援藏医疗队,帮助医院改善设施、提升管理能力。通过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拉萨市人民医院2017年8月2日顺利通过西藏自治区三级甲等医院评审,在17个援藏省市中第一个完成地市级“创三甲”任务。

在教育领域,北京在2014年率先以成建制教育援藏模式,向拉萨北京实验中学选派了第一批50名援藏教师,开创了“组团式”教育援藏的先河。2014年以来,北京已累计选派援藏教师四批265人次,其中两位教师还选择了调藏工作。在援藏团队的努力下,2019年,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和拉萨市北京中学同时被评为首批西藏自治区示范性高中。2020年高考,两校上线率均超过99%,本科率达到80%。

消费扶贫

吸引更多企业进藏发展

2017年,北京援藏指挥部针对拉萨净土系列健康产品走出拉萨、立足北京市场,专门出台了关于在北京开设店面和柜台的补助政策。首农食品集团作为拉萨净土公司的对口援藏单位,在前门、西单、芍药居、美丽园等地纷纷开设消费扶贫店面,在北京草桥双创中心开设了西藏拉萨消费扶贫馆。2017年至2019年,北京12家店和专柜实现销售额1800万元,实现销售利润540万元,同时带动了拉萨当地24家非公企业的发展,间接帮助农牧民增收超82万元。

北京援藏指挥部还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援藏,目前已有约100家北京企业进藏投资,在藏实际投资超150亿元。

北京援藏指挥部党委书记、拉萨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王强表示,北京援藏指挥部将着眼拉萨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科学实施闭环工程、组团工程、种子工程、携手工程和振兴工程,集中精力办大事、办实事、办成事,为拉萨脱贫巩固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首都力量。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马婧

流程编辑:TF015

分享到

北京援藏助力打造“高原乳都”,拉萨孩子喝上了本地放心奶

3800米高原种出平谷桃,科技让拉萨种植业和畜牧业发生巨大变化

一切为了孩子!中国儿艺赴藏公益演出队克服缺氧困难,抵达日喀则

【北京人在他乡】在雪域高原的一千多天 援藏军功章有家人一大半

北京对口支援西藏 创建西藏首家地区级三甲医院

北京医疗教育组团式援藏:拔掉病根去掉穷根 扶贫更要扶智!

以古琴为纽带,构建运河雅文化——“琴韵运河”主题讲座

一起虚拟游览三里屯……深圳文博会北京云上展区亮相

《北京蓝皮书》系列报告:多项文化指数全国居首

广渠路东延年底完工,大兴机场北线高速东西延工程明年通车

北京供暖第一天,报修电话没几个

176辆京牌小客车带牌拍卖,评估价最低1.9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