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含糊!昨晚北京大雨中,他们穿大街走小巷不放过每一处
昨晚7点多,大雨“如约而至”,已经忙碌了一天的景山房屋管理公司综合维修段抢修队员换上雨衣,穿大街走小巷仔细巡查,无论是上房苫盖还是疏通雨漏管,雨再大、瓦再滑,他们也绝不含糊。
记者体验 雨天爬房 难上加难
“小伙子们都吃饱了吗?”晚7点,景山房屋管理公司综合维修段灯火通明,随着段长的一声吆喝,抢修队员们准备开始雨中巡查。
“你还跟着我走吧。”杨洪亮出现在记者身后,当天上午记者采访过他,忙碌了一天的他,继续盯着夜班。骑着三轮,杨洪亮与队友们走进雨中,钱粮胡同、育群胡同、大佛寺东街、嵩祝院胡同……路牌在眼前一块块闪过,出发时是小雨,走了不到一圈,已是中雨。
“不行,这房子得苫。”一间小院里,杨洪亮用手电仔细检查着房檐,发现有漏水的迹象,而且住户没在家。队友扶着梯子,杨洪亮小心翼翼地上了房。跟上午相比,他的动作要慢多了。记者爬上梯子时,明显感觉到,脚下踩得一点都不牢靠,每个动作都得瞻前顾后。下着雨,脚下打滑,抬头睁不开眼,即使穿着雨衣,只要抬着胳膊,雨水还是会往袖口里灌。
“这瓦碎了好几块!”站在房顶上,杨洪亮要克服房瓦的湿滑,利用头灯的光亮寻找瓦面上的问题,然后再确定苫盖位置以及苫布的大小。院落狭窄,裁剪苫布都施展不开,队友们把苫布反复对折,在1平方米的空间里,裁出7平方米的布。贴着瓦面,线缆盘根错节,杨洪亮要把苫布塞到线缆下面去。
上房难,下来更难,最难的是第一步,先迈一条腿登上梯子,整个身体的重量都在这条腿上,万一打滑,就会发生危险。
重点观察房、观察院走了整整一圈,需要苫盖的房子并不多,回到维修段,一位老师傅告诉记者,2005年以后,政府加大投入,辖区内老旧的平房不断翻修翻建,漏雨情况比过去好多了。
现场纪实 “命令”来了 乘风破浪
晚9点半,中雨开始转大雨,百姓的报修电话来了。
刚刚巡查一圈回来,杨洪亮拿上当夜的第一张报修单,又出发了。临行时他打了个寒颤,“你冷啊?”队友们问他。杨洪亮的下半身已经湿透了,大家这才看见,他的防雨裤上已经剐了一个大洞,什么时候剐破的,他已经记不清,这一天他爬了20多次房。
嵩祝院胡同11号院前的道路很窄,三轮车骑不进去,杨洪亮和队友们就把防汛物资一一抬进院门。大杂院的羊肠小道上,房檐挨着房檐,密密的水柱从头上浇下来。
“天沟堵了!”冒着大雨上了房,杨洪亮发现,这不是苫盖能解决的问题,房顶上的天沟里,堵着猫、鸽子的粪便、砖头和垃圾,扫房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跟住户借来扫把,将近20分钟,杨洪亮和队友们冒着大雨,扫出一袋子垃圾。
“大姐,对不起,扫把给您扫断了。”从房上下来,杨洪亮一脸抱歉。“没事没事,这算什么呀,你们太辛苦了。”杨洪亮告诉记者,抢修工作很辛苦,在这个岗位上跟大雨打交道已经习惯了,最大的安慰就是住户们的理解,心里这份热乎,是大雨浇不灭的。
(原标题:心里这份热乎,是大雨浇不灭的)
来源:北京晚报
本报记者 景一鸣
流程编辑:TF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