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社会

走进北京胡同里的文创小店,买一件T恤,听一段故事

2020-08-11 10:38 北京日报客户端 TF020

英国老板,北京大妈店员,“豆汁儿、炸酱面、大碗茶”——满墙T恤都印着北京元素。如此混搭的风格在一家位于五道营胡同的文创小店和谐共生。卖的是文创产品,买的却是一段北京故事,在北京大妈尚姐欢快的京腔中,豆汁儿什么味儿、大碗茶怎么品,仿佛已经跃上舌尖。

在北京,这样的文创小店越来越多,它们可能隐藏在犄角旮旯,但每一个都像跳动的音符。店主们不再只满足于售卖没有生命的文化纪念品,而是请消费者沉浸入胡同深处,在互动之中,体会活着的胡同气息、北京文化。

买一件T恤,听一段故事

在五道营胡同中段,“创可贴8”的招牌并不算显眼,但橱窗里红白条纹的娃娃颇为抢眼,让人顿时回忆起儿时的经典玩具不倒翁。走进店内,三面墙上挂满了京味儿气息浓郁的各式文创产品。

“很难想象吧,我们的老板是英国人。他在中国生活了27年,特别喜欢老北京文化。于是就把北京普通人生活中的传统元素跟现代时尚结合起来,推出原创设计的产品。

”与很多店铺喜欢招聘年轻女孩做销售不同,这家店特意选择刚退休的阿姨来当店员,53岁的尚姐正是其中一员。

“每一款背后都有故事和讲究,并不是直接把网络流行语印在衣服或鞋帽上,而是提炼出最具老北京特色的语言,再加上跟专业插画师合作,形成独特的产品。比如,京剧系列的脸谱,小吃系列的豆汁儿、炸酱面、大碗茶等。”

作为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尚姐无须刻意培训,便可以对产品背后的文化信手拈来,“比如‘哪儿凉快哪儿呆着’、‘人五人六’,这都是老北京话,我们可以张口就来,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给顾客讲起来也更自然。”尚姐说,店里卖的是产品,但更希望传播一种文化,而这也恰恰是现在很多人所追求的附加值。

疫情期间,店铺不得不暂停营业,但尚姐欣慰地发现,胡同重新开放以后,顾客也很快又回来了。

“之所以能够扛过来,靠的主要还是回头客,他们一直都很喜欢老北京文化,认同这样一种风格。”

店铺甚至结合现状,推出了“病毒杀手”主题插画的T恤和印有“百毒不侵”字样的袜子。

“走原创路线,注定成本会很高,但价值也在于此。那些千篇一律的同质化商品在这次疫情中逐渐被淘汰,也可以看出人们的消费理念在发生转变。”尚姐相信,会有更多人不再只是选择冷冰冰的产品,而是更钟情于产品中所承载的文化底蕴。

画幅油画,体会中西文化碰撞

在马园胡同深处,有一家刚开业两个月的画馆“乔和安”。即便用导航软件,也很难找到它的位置。但这家不卖产品而卖体验的胡同小店,却有忠实的追随者,愿意众里寻它千百度。

摁响门铃,做旧的木门缓慢开启,一百多平方米的小院在眼前展开。无忧无虑的金鱼,在地面上不规则的鱼池里闲游。落地窗内,一个女孩手持画笔在画布上自由挥洒。鱼、画、人、舒缓的音乐,整个小院的气氛,能让人立刻在燥热中安静下来。

“我们这里就是让人体验绘画的地方,甚至不需要任何基础。”老板彭叶说话的语速像背景音乐一样是缓慢的,自幼学画的她,考察了很多胡同,最终找到这个被胡同藏起来的小院。确实有一些顾客会找不到画馆的位置,但“想来的一定会排除万难找来”。这似乎成了一种筛选顾客的方式,找来的都有可能成为黏性很高的回头客。

花三百块钱,在这里静静画四个小时,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最终带走一幅自己的画作,对现在的年轻人,有独特的吸引力。“尤其受情侣欢迎,他们喜欢两个人合作一幅。会有交流,甚至有小摩擦,但最后携手绘成,生活不就是这样吗?”彭叶说,买一幅画可能也不止三百,何况这幅画还是自己亲手完成且独一无二的,“一幅画,有了作者本人的经历,她就活了。”

彭叶学的是中国画,但她特意选址在胡同里的画馆,主要提供的却是油画体验。“你看北京的天际线,这里随时在发生文化碰撞”,在画馆的天台上,彭叶指着远远近近的屋顶,“在最能代表北京的胡同里,体验这种碰撞,正合适呀。”

居民参与,打造“胡小同”形象

印有胡同旧景的明信片、画着胡同故事的帆布包、唤起胡同记忆的瓦片画……在史家胡同文创社里,数十种独具胡同特色的文创产品摆放在原木色货架上,让这个仅有四十平方米的小店焕发出与众不同的魅力。

史家胡同文创社负责人马牧思介绍,这里有一个“社区艺术家计划”,让胡同居民参与到胡同文创产品的设计中,“他们的作品鲜活而生动,极富感染力,能让大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事实上,每条胡同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故事,我们希望把这些宝贵的元素挖掘出来,更好地传播古都文化。”马牧思表示,文创社在去年推出“胡小同”文创IP,正是希望以此为载体,进一步提升胡同的文化品位和游览趣味。

疫情发生以来,地处胡同里的文创社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只能暂停营业,但团队成员并没有闲下来。

“考虑到很多对胡同感兴趣的朋友在此期间不方便进来,而居民有故事有才华也没办法展示,我们就从三月份开始,推出‘北京胡同故事’的抖音号,邀请居民录制短视频,由他们来讲述北京故事,目前已经做了几十期。”在马牧思看来,这些原汁原味的老北京故事不仅接地气,而且有温度,恰恰是文创产品背后的源泉所在。

此外,文创社还持续开发新的文创产品,同时特意进行了一次装修改造,开辟出图书区、手工区等空间。“我们希望大家可以坐下来读一读有关胡同的书,亲自动手做一些文创产品,在互动中真正体验胡同文化。”马牧思憧憬着,文创社在未来也能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

采纳顾客意见,缝一件手工旗袍

方家胡同46号,是原中国机床厂厂址所在。2008年,这里被打造成了跨界文化艺术群落,又称“胡同里的798”。一间做旗袍的小店“灵犀坊”从那时候一直经营到现在。

“我们的创始人徐冬是那氏旗袍的传承人。”设计师露露说,那氏旗袍是典型的京派旗袍,其特点是端庄。电影《花样年华》里张曼玉穿着的是海派旗袍,特点是婀娜。

电商的冲击、疫情的影响,让卖场里的服装店历经考验,但讲究手工和定制的灵犀坊,却有固定的客源。

不只是款式,还有面料、刺绣等等,设计师都会采纳顾客的意见,露露说:“很多外国女孩,喜欢到我们这里来,定制一件浓浓中国风的旗袍,作为旅游纪念带回国。而我们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她们不仅为了办婚礼、赴宴席挑选旗袍,还能找到适合上班或居家的款式。旗袍原本就是日常穿着,现在,又渐渐回归日常。我们觉得,这样旗袍文化才能有生命力。”

专家点评

消费者更愿为体验付费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表示:“现在电商这么发达,以前那种流水线生产的手镯、中国结、鼻烟壶等旅游纪念品,在网上买比在景区买还便宜。所以体验式的文化消费,将是大势所趋。”

他认为,消费者到实体店,越来越需要沉浸式的体验,大家不仅是想买一件文创产品,而是想了解这件产品背后的故事、制作的过程,可以摆在家里,还能向亲友讲述。“消费者愿意为这种体验付费,相应的产品也能实现增值。”

单纯的摆放和售卖,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文创产品的需求。同时,对文创艺术家来说,更好地与消费者交流,也能帮助他们实现艺术与商业的平衡。

(原标题:北京胡同里的文创小店:卖的是创意,买的是故事)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毅 宗媛媛

流程编辑:TF020

分享到

11月7日7时14分迎“立冬”节气,北京这回能真正入冬吗?

西城新桥胡同拆除19处违建,老墙根社区这条背街小巷宽敞多了

北京经常锻炼人口破千万,百姓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32平方米

确定了!9月15日为北京今年入秋日,比常年晚6天

北京通报1例输入无症状详情,总体输入风险较低且可防可控

北京昨日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卫健委发出提醒

一东一西,北京这两条交通要道有新动向

100平方公里!北京自动驾驶示范区,这样建

9月15日,北京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内附一重要提醒

长城脚下、妫水河畔的这个区是北京的后花园,蔡奇用一整天时间调研

两年增8处公园!丰台在大红门南中轴沿线“疏解还绿”,添绿33万平方米

北京丰台3000多家餐饮单位全面设立监督员,劝导顾客参与“光盘行动”

以古琴为纽带,构建运河雅文化——“琴韵运河”主题讲座

延迟退休真的要来了!专家建议女性退休年龄延至55岁

国务院重磅发文!进口冷链食品无消毒证明不能卖

重点城市房租继续下跌,已跌入5年来最低水平

绑定多个手机号影响“健康宝”行程核验?赶紧看过来!

北京市民对人口普查有疑惑可用多种方式解决,上微信公众号打电话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