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深读纪录

贫困村农民变剪纸艺人 “非遗扶贫”模式帮助五道营村脱贫致富

2020-05-27 15:16 北京晚报 TF023

在北京对口帮扶的河北省丰宁县,有一群人靠着剪纸脱贫了。他们是当地贫困村的农民,也是剪纸艺人。

丁君方老爷子多年前患有脑血栓,剪纸不但让他有了创收的途径,也使得脑血栓的后遗症有了极大的改善。心灵手巧的丁大爷如今成为了工坊里手艺最好的一位  甘南 摄

在五道营村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丰宁满族剪纸非遗传承人李金民正在指导学员们进行剪纸创作。说是学生,其实不少人比老师的年纪还要大。他们平均年龄50岁以上,最年长的已经75岁了。

70岁的丁君方是学员中的佼佼者。扶贫工坊里的许多展品,都是出自老丁之手。

美丽的五道营村在北京的帮扶下逐渐开始脱贫致富。

老丁原本是村里的木匠,得了脑梗之后,家里收入更一落千丈,成了贫困户。他来剪纸工坊,纯属巧合。当时因为身体不好,老伴儿为方便照顾他,来学剪纸时试着问“能不能带家属?”没想到,这个后来的“家属”反而比她上手更快。

在北京帮扶下开展的非遗剪纸工坊,成为了村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

去年5月,老丁开始学剪纸。凭借过硬的木工底子,学了三个多月,就如愿卖出了第一幅作品。到现在刚满一年,老两口靠着剪纸就已经挣了7000多块钱。

非遗传承人李金民(左)成为了村民们的好老师。手把手的让村民们掌握剪纸技术

更神奇的是,因为经常活动手指,剪纸还帮老丁做了“康复训练”。如今他的行动、说话都已基本恢复。“最重要的是,心情好”!老丁告诉记者,只要拿起剪纸,心里就高兴。以前因为经济困难长吁短叹失眠的日子没有了,现在每天“倒头就能睡”。

在扶贫工坊,多数学员都是贫困户。去年,有23位贫困户学员通过剪纸增收2000元以上。轻松不累、坐在自家炕头上就能挣到钱,对于弱劳动能力的农村妇女、老人来说,这是一项不错的收入来源。

每周两次的剪纸活动,既是创作也是学习,村民们聚集一堂,共同提升剪纸的技术

通过培训,不少学员还学会了自己创作。他们的作品印上了衣服,有的被制成了陶瓷,还有的走进了故宫。在这组“故宫十二瑞兽”主题的系列剪纸中,巴掌大小的红纸上,一尊尊“瑞兽”栩栩如生,纤毫毕见。前段时间,学员们停工不停学,在家里创作了一批抗击疫情、复工复产主题的剪纸作品,都颇令人惊喜。

看到眼前的这一切,李金民非常欣慰。丰宁满族剪纸是世界级非遗,十年前,全县专业从事剪纸的只有十几个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2019年以来,丰宁县使用北京帮扶资金320万元,在全县建起了8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摸索出一条“非遗扶贫”的模式,不但使贫困户增收,还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五道营剪纸不但走出了丰宁,也走出了承德。如今这里的剪纸工艺正在和北京故宫合作,一组“瑞兽”系列的剪纸将成为游客们喜爱的纪念品

如今在丰宁,从事剪纸的队伍越来越壮大,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剪纸过上了好日子。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 王琪鹏 金可

流程编辑:tf023

分享到

京派剪纸非遗传承人制作团花剪纸,致敬抗洪军人

武汉“战疫”前线一份特殊的礼物:母亲剪出平安为“战士”加油

北京百余名师生用创作的70幅剪纸艺术作品,拼组成巨幅五星红旗

非遗传人耗时4个半月 剪纸还原1000多年前顺义古县衙盛景

国家级非遗静乐剪纸进京办展 游客可亲身体验剪纸互动课程

被“学剪纸没用”扎了心?非遗传承如何突破“怪圈”

北京绝活儿小年进社区增年味 年画刻瓷剪纸展示中国元素

剪纸能剪出上海?这位石库门先生就做到了,外国人很关注

和林格尔剪纸艺术:传承没人教全靠自己琢磨的非遗该如何发展?

过年礼送北京剪纸尽显年味儿 还为扫福字集福卡助力添瓦

中国剪纸传统与创新艺术邀请展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开幕

北京这群老党员一日行千里,奔波在扶贫路上

哇哦!昌平竟藏着一个“小鸟天堂”

迎国庆主题花坛亮相,今年整体应用200余个品种

2020中关村论坛和科博会开幕,多图看现场!

大片来了!雨后京城,晚霞与彩虹交相辉映

草原乌鸡蛋逐渐在北京站住脚,林下资源助力内蒙部分村民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