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警告群体免疫想法很危险,中国科学家的态度是什么?
当地时间11日,针对“群体免疫”概念,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表示,群体免疫在农牧业中用于考虑牲畜整体健康而不考虑单个动物的情况。但人类不是兽群,当使用群体免疫的术语时要非常小心,残酷的计算不考虑人民、生命以及所承受的痛苦。
迈克尔·瑞安指出,应采取必要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来保护弱势群体,如疗养院及难民营。但一些国家有超过半数的病例来自疗养院群体以及其中的工作人员,这是非常糟糕的情况,这些人群没有得到适当的保护。一些国家可能认为即使缺乏针对性措施,什么都不做,也会突然神奇地实现群体免疫,就算在这一过程中失去一些老人又如何。这是非常危险的计算,我相信大多数成员国不会采取这种方式。负责任的成员国会照顾所有人民,重视社会中的每个成员,并尽一切可能保护人民健康和社会及经济。
即便有了抗体也不意味着一劳永逸
世界卫生组织首席应急专家迈克·瑞安表示,世卫组织不确定血液中的抗体能否全面预防再次感染新冠病毒。即便抗体有效,也没有迹象表明大量人口已经产生抗体,可以向更大范围人口提供所谓的免疫屏障。瑞安说:“我们获得的大量初步信息表明,人口中完成血清转化(即产生抗体)的比例相当低。有人期待大部分人可能已经产生抗体,但整体证据与之相反。”
延伸阅读
对于“群体免疫”中国科学家普遍的态度是什么?
钟南山:我不赞成群体免疫,这要牺牲很多人
5月4日晚,在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和在海外的留学生连线,根据眼下国际抗疫的局势,给各国留学生们提出科学有效的防疫建议。对于群体免疫这个说法,钟南山院士表示他不赞成这个办法,因为要牺牲很多人才能得到群体免疫,且现在疫情高发国家的感染人数离可以群体免疫还差很远。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20%在欧洲也有,最高的报道是25%,这个数字是离所谓的群体免疫差的很远。这个病群体免疫,一般要百分之六、七十的人感染以后才有这个可能,现在百分之二十几,远远没达到。我并不太赞成这个做法,要牺牲很多人,就算1%,比流感也是高了十几二十倍,甚至一百倍。你要是2%、3%,那更不得了,那得牺牲很多人才能得到群体免疫。我不认为这个办法(可行),我们有很多办法,我们能预防、我们能防护、我们会争取时间、争取制成疫苗,我想在中国不能靠这个所谓的群体免疫。
张文宏:接种疫苗是实现“群体免疫”唯一途径
4月15日,中国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应邀与在欧中资企业、驻欧媒体、华侨华人、留学生视频连线,就欧洲疫情形势、个人防护等问题答疑释惑。
对于广受关注的“群体免疫”问题,张文宏说,接种疫苗是实现“群体免疫”的唯一途径。
李兰娟:“群体免疫”是对老百姓不负责
3月16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国家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提出的“群体免疫”观点,是对老百姓不负责任的做法,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
对于武汉疫情何时能结束,李兰娟表示,到3月20日前后,武汉新发感染病例若为零,再观察大约两周后,可以恢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