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堆又扰民,疫情期间的广场舞带来新风险,还没到起舞的时候
因疫情防控一度消停的广场舞,近日又重现街头。据本报报道,晚上7点过后,潘家园文化苑广场上,广场舞大妈与交谊舞团队“你方唱罢我登场”,算上围观聊天群众,足有百人聚集;兴华大街西侧街心公园内,三组舞团在树木、草坪间“见缝插针”。在这些舞团中,震耳欲聋的音乐是跳舞标配,且不少舞者未戴口罩。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广场舞本就是因为在广场聚集而得名,这种休闲形式总是伴着多人扎堆跳、居民齐围观的现象。广场舞的这些特点,容易打破戴口罩、不聚集等疫情之下的健康共识,与北京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要求相抵触。
北京今起降低防控等级,相信不少市民心里跟着轻松了不少。配合相应级别调整,北京将实行九个“严格”,其中第九条就是“严格个人卫生管理,落实文明促进条例,倡导健康公约”。可见,城市防疫等级适时调整,不意味着市民防控意识可以松劲儿。当下,境外输入风险尚存,无症状感染者也是谨防对象,做好个人防护,仍是市民生活里的头等大事。防控警报远未解除,市民又怎能鸣金收兵?跳广场舞是希望健身益心,如果反而因此被病毒所扰,岂非得不偿失?
疫情期间的广场舞带来新风险,其实也没丢下老毛病。据记者走访发现,虽然舞团舞种各异,但曲声音量全都调得高高的,有些甚至震耳欲聋。周边居民不堪其扰,社区想管又困难重重。广场舞噪音扰民属于老生常谈,多年来饱受诟病。即使是在非疫情状态下,广场舞也该调小音量,跳出素质、跳出文明;现在还是疫情防控期,更不该因为跳舞打扰市民工作休息。一场疫情,让更多市民认识到文明生活方式对健康的重要性,多数市民都养成了打喷嚏遮口鼻、不扎堆不聚集等好习惯。这些文明习惯要保持下去,疫情之前的旧疾也不能复发。随着疫情防控的发展,广场舞可以逐渐恢复,但震耳欲聋的伴奏,也应当逐渐降噪。
平日里,市民对广场舞的意见多集中于噪声污染;疫情期间,广场舞还有聚众扎堆、交叉感染等新的隐患。气温回升,室外活动增多,但还没到能聚众起舞的时候,广场舞爱好者最好还是忍一忍,至少不要扎堆跳。
(原标题:扎堆又扰民,广场舞且慢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