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书乡

《北京西郊故事集》“新鲜”出版,作者讲述创作历程

2020-04-21 14:34 北京晚报 TF015

作家的生活轨迹由他的作品绘就。平日里回想某时某事,想大了脑袋也理不出个头绪,一旦将其时其事附着上某部作品,往事纷至沓来。作品经纬着我们的生活。扭头看到手边的《北京西郊故事集》,刚出版的主题短篇小说集,还热乎乎的。它在我最近这些年的生活中拉出了一条闪亮的线。

之前以作品为参照回顾逝去的时光,注意力往往被大块头吸引过去。比如刚结束的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耸立在我生活中最清醒的标志是两部长篇小说:《耶路撒冷》和《北上》。它们俩几乎完整地瓜分了我的十年。围绕这两部小说展开对过去十年的回忆似乎也更有效。起意、构思、准备、写作、修改、定稿、出版、影响,把这些时间点和大致情况列出来,浩荡的十年基本就纲举目张了。

其他时间呢?我在两部小说的间隙里寻找,嗯,《王城如海》和《青云谷童话》;一部小长篇,一部童话。在《耶路撒冷》和《北上》步履维艰乃至裹足不前时,我及时地写出了它们。写作深陷困顿、无力前行时的恐慌,应该不亚于冲锋陷阵。那种四顾茫然、无所依傍的失重感毁掉过不少作家。我得及时把这些被恐惧放大了的空白时间填满。好在头脑里常年转圈的小说不止一个两个,拣瓜熟蒂落的来。于是有了《王城如海》和《青云谷童话》。

即便如此,十年的时光依然辽阔;弥散在这四部作品缝隙里的碎时光,连缀起来也足够浩荡。容我再打捞。水落石出的,就是这本《北京西郊故事集》。

2011年末,身陷《耶路撒冷》写作中,漫无尽头的无望感迫切需要一点虚荣心和成就感来平衡,我决定写几个短篇小说垫垫底。岁末加上2012年春节长假,我每天上班一样去离家步行一刻钟的小泥湾,开始写在头脑里转了很久的几个短篇。我在那里租了一间小房子,安静,无法上网,适宜沉下心来读书写作。那几个短篇同属一个系列。主要人物就那三四个年轻人,他们租住在北京西郊,漂着,有一份躲躲闪闪的工作,勉强糊口。总题目叫《北京西郊故事集》。

2010年已经写过两个,《屋顶上》和《轮子是圆的》。前者为中日青年作家论坛而作,遗憾的是,论坛召开时,我因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去了美国;后者写于爱荷华。那个时候就想着写一个短篇小说系列。我对系列小说一直怀有莫名的激情:因为某种割舍不断的联系,那几个小说是一家人,每一个小说都是其他小说的镜像,它们可以作互文式阅读;它们的关系不是一加一加一等于三,而是一加一加一大于三,互文阅读之后它们能够产生核聚变般的威力。

但是《耶路撒冷》开始后,《故事集》就放下了。一放就是一年多。现在重新拾起来。那个岁末年初过得叫一个充实,上午下午晚上三班倒,两个月内写了四个短篇,还读了一堆书。后来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如果大雪封门》就是那时候写的。

有四个短篇垫底,又回到《耶路撒冷》。心心念念长篇一结束,再续西郊故事,让几个短篇再长长。没成想,下一篇就到了2015年。时间都去哪儿了?想不清楚。但对一个主要人物相对固定的小说系列,的确越写越难了。人物性格、事件发展、时间对位,你写出来越多,限定也就越多,想象的空间就越小,虚构的负担就越重。2015年写了两篇。最末一篇写完,已经是2017年底了。这个小说叫《兄弟》。从2012年春节我就想写这个故事:一个人到北京来寻找另一个“自己”。不是开玩笑,也不是魔幻的“空中楼阁”。所以必须让这件匪夷所思的事充分地接地气,确保它是从现实的土壤里开出的花。断断续续想了多种方案,都说服不了自己。2017年底,我突然想起多年前居住在北京西郊的朋友,因为没有暂住证,半夜里经常要东躲西藏。历时六年,《兄弟》终于找到它的物质外壳。我用三天写完了这个小说。

《兄弟》是第九个。当初想得美,十二个短篇,至少十个,一本集子就挺像样的。可是《兄弟》写完,实在写不动了。我决定再等等,没准勇气和灵感会像淘空的井水一样再蓄出来,蓄出一篇也好。

2018年过去,2019年也结束了,苍井依旧空着。那就随缘。我把书稿发给责编玉成。耗了十年,也对得起它了。玉成问,书名还叫《北京西郊故事集》?我想了想,还叫。十年前筹划这个集子时,“故事集”还是个稀罕物,土得没人叫,十年后,叫“啥啥故事集”的漫山遍野。漫山遍野也叫;也算不忘初心。2019年末集子编辑完成, 2020年初面世,结结实实的十年,一点折扣都没打。

徐则臣,作家。1978年生于江苏东海,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人民文学》副主编。著有《耶路撒冷》《北上》《王城如海》《跑步穿过中关村》《如果大雪封门》《青云谷童话》等。曾获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冯牧文学奖,长篇小说《北上》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作品被翻译成德、英、日、韩、意、蒙、荷、俄、阿、西等十余种语言。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徐则臣

流程编辑:TF015

分享到

这位“北漂”女孩为何会火?记录琐碎真实生活,赢得网友情感共鸣

北京历史上的山东“北漂” 传说中的“刘罗锅”身高让人意外

报纸停刊不等于彻底消亡,人生的路也不是只有一条

从“北漂”到自己开演唱会,音乐人小猛的北京联结

北京积分落户群里的“大师兄”:从抱团取暖到为北漂们答疑解惑

北漂兄弟炒菜的手也能搞艺术:小食堂跑堂获全国雕塑大奖

重磅好消息!天津引进人才将实现可“租房落户”

北漂老人拆迁工地日砍千块砖 每块挣8分

北京人在他乡:23年在外地工作 2年为重庆建设摩天轮地标

房租从6百变成3千 频繁搬家是“北漂”奋斗的成本?

北漂父亲欲带留守儿子北京读书 儿子撞柱反抗

《协和大院》维度丰富,在城市里建构一个故乡

北京的这座大院里,有说不尽的传奇

从“动物来信”中看儿童教育,用动物写信的方式总结科学、历史

从鲁迅郁达夫到莫言刘震云,边梳理中国新文学,边感受其中魅力

长篇小说《家》问世89周年,巴金为何没有续写以觉慧为中心的《群》?

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我的妈妈是精灵2》续写经典儿童幻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