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小学生正式“云开课”,家长面临新挑战,陪读注意“度”
从今天开始,本市中小学生正式启动线上学科教学,处在超长假期的“神兽”们终于有了相对统一的学习安排。然而对于家长来说,新的挑战又来了,苦恼孩子听课开小差,发愁老人带娃上网课搞不定……面对“云开课”可能发生的各种状况,家长们到底该不该陪读?如果需要陪读,又该怎么陪?
孩子走神开小差 妈妈无奈按住听
为了让小学三年级的儿子能踏踏实实上网课,赵女士简直操碎了心。“坐直了!”“专心点儿,认真听!”“不是刚去过厕所吗,怎么又要去?”今天早上,课程开始没一会儿,赵女士家就响起了不间断的呵斥声。
为了让学生们适应今天正式开始的线上学科教学,儿子的学校在两周前就已经开始“试运行”了。虽说疫情期间自己是居家办公,但赵女士90%的精力都放在儿子身上。偏偏儿子又坐不住,听老师讲上10分钟就开始走神开小差了。“这要是没人盯着,一会儿工夫,人就能跑到旁边的玩具堆里摆弄去了。要不就偷偷拿个小玩具攥在手里,反正屏幕上只能看到脑袋,手上干什么老师也看不见。反正就是不好好听课,总惦记着玩。”
赵女士无奈只能选择陪着上课。每天老师开讲后,她就将儿子“按”在屏幕前,自己也搬个小凳子坐在边儿上,不光盯着儿子的一举一动,自己还得注意听讲。“我得先听会了,知道老师教的什么内容,等下了课之后,再重新教孩子一遍。不然孩子根本跟不上老师的进度,连作业都没法做。”
上课频频出状况 老人带娃难搞定
由于陆续复工复产,很多家长不得不将孩子交给家里的老人照顾。张女士家就是这样,二年级的女儿白天“寄存”在姥姥姥爷家里。从今天开始,陪读的重任也落在了姥爷身上。
为了让姥爷提前熟悉“业务”,张女士提前好几天就开始了培训。哪个软件是孩子上课的“云课堂”、如何进入直播、怎么打开摄像头、怎么举手发言……各种各样的指令,弄得连微信都用不太利索的老爷子十分头大。张女士只好将一个个步骤抄在纸上,以便出现状况时能救急。
连续练习了好几天,老爷子终于将“云课堂”使用方法牢牢记在了脑子里。可没想到,真正上起课来,还是手忙脚乱、状况频出。
今天一大早,姥爷将外孙女安顿在书桌前,支起平板电脑,进入“云课堂”。起步不错,一切顺利。看着孩子开始在老师带领下上课,自己便悄悄“退下”,准备去客厅喝口水。一杯茶还没沏好,外孙女就在屋里喊开了:“姥爷快来,怎么退出去了!”老爷子赶紧跑到屋里一看,软件卡壳闪退了。这难不倒他,女儿提前培训过,闪退就重新登录一次。很快,外孙女又顺利进入了课堂。
还没容得一杯茶喝完,外孙女又喊起来:“卡了!卡了!”老爷子又一溜小跑进屋。退出,进入,还卡;再退出,再进入……急了一脑门子汗,屏幕上的画面总算继续动了起来。
这下,老爷子不敢挪窝了,干脆坐在外孙女身边,一起跟着上课,随时准备解决问题。“姥爷,老师让发个小花的图标。”听见外孙女的求助,老爷子赶紧在女儿备好的攻略上搜索,结果没提发图标的事儿,老爷子有点儿慌,忙端起平板电脑一通翻找。折腾了半天,终于找到发送了出去。
一堂课下来,孩子没觉得累,倒把老人累得够呛,“孩子上网课,大人要是不陪着还真不行,好多状况小孩根本解决不了。”
观点
不是“陪教”而是“陪学”
黄冈中学北京朝阳学校校长牟成梅认为,首先,家长应当协助孩子主动适应上课方式的变化,“家长的积极态度最能带动孩子的热情。”其次,家长需要为孩子营造安全、安静的学习环境,“如果孩子在这边上网课,家长在那边打游戏或者看电视剧,孩子一定会分心。”第三,家长在陪伴听课的时候应当是陪学,而不是陪教,“有些家长喜欢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孩子提供自认为更好的答题方法,但其实老师在教学的时候,是从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思维方式、接受程度入手的。”牟成梅说,有时候家长的方法虽好,但不一定适合孩子,所以家长陪伴听课的时候,应该蹲下身去了解老师的教学方法,尽量不挑毛病,这样也能搭建孩子和老师之间的信任感。
支招
家长陪读需要注意“度”
在朝阳区一所学校从事十多年教育工作的郭娜老师也为家长支招。她建议,在上网课之前,家长最好将孩子的书桌收拾干净,桌面上不要过于杂乱,也不要给孩子选择过于花哨或是功能过多、新奇有趣的学习用品,这很可能会导致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分心。
另外,家长的陪读也要注意“度”。如果孩子遇到技术性的问题,比如上课使用的平板电脑或是网络设备出现故障,家长可以帮助解决;但如果孩子在课堂上遇到知识性的难题,家长最好持观望态度,不要急于插手替孩子回答,或是对孩子进行催促。要留给孩子充足的思考时间,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而不要让孩子对家长产生过多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