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服务房产

年报解读丨“行者”旭辉日拱一卒 两千亿后转路利润

2020-03-31 15:58 北京日报客户端 TF017

年销售额从1000亿元到2000亿元,旭辉只用了两年。3月27日,旭辉控股(00884.HK)发布2019年年度业绩公告,公司全年实现合约销售额2006亿元,同比增长32%,签约回款率达92%。

通过“拧毛巾”一点一滴的拧,也要坚决做到毛利率在25%—30%之间。跻身两千亿军团后,旭辉从规模导向转向经营效益导向,更加注重利润的提升,注重成本和价值的匹配。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在线上业绩发布会上,描述旭辉的“行者”基因,“每天都在行进,追求渐进式的进步,追求精益求精。”

今年销售目标2300亿元

年报显示,2019年旭辉实现确认营业收入548亿元,同比增长29%;总利润90亿元,同比增长27%;核心归母净利润69亿元,同比增长25%。

从城市能级看,旭辉当年2006亿元的合约销售来源于一二线及准二线城市的占88%;从地域来看,长三角占比48%,环渤海、中西部和华南分别为25%、18%和9%;从销售均价看,同比增长5%至16700元/平方米。

旭辉今年销售目标2300亿元,全年可售货值3800亿元,分布在全国60余个城市。旭辉控股总裁林峰表示,面对当下的市场,房企应当维持一个适当、合理的土地储备规模,以满足公司未来2-3年的发展需求。截至2月底,旭辉集团总土储面积约6540万平方米,对应货值9880亿元,其中一二线及准二线占比达87%。

林中表示,受疫情影响,今年开盘进程将会比以往推迟1.5个月,一般上、下半年完成全年销售占比分别是40%、60%,今年将会变成上半年占1/3,下半年占2/3。今年前两月销售虽比去年同期减少20%,但回款多20%,非常有信心完成全年销售目标,并维持去年92%的回款率。

严守毛利率25%—30%目标

两年时间,从1000亿元到2000亿元,旭辉经历了高速增长。成功晋级两千亿房企之后,旭辉开始聚焦速度之外的另一个目标。

当前,房地产行业毛利率下滑的压力巨大,但旭辉表示将严守毛利率25%—30%这一目标。

不同于以往更看重规模,从去年开始旭辉转向更看重经营效益。旭辉通过多项措施稳定毛利率。林中表示,过去旭辉的成本管理比较粗放,现在强调“极致的成本管理”和“拧毛巾”,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未来还有一到两个百分点的节省空间。

财务成本上,如果平均融资成本从现在的6%降到5%左右,一年可省10亿元。

另外,通过整合供应链,通过推行战略集采,通过产品和设计管控过程优化,产品标准化管理精细度的提高,旭辉还有三到五百元的空间可以优化。

旭辉也在加大多元化拿地的能力来降低土地成本。过去旭辉以招拍挂拿地为主,值得注意的是,在旭辉2019年新增土储货值中,通过合作并购、旧城改造、商业勾地等多元化手段获取的占33%,使得土地成本大幅下降。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多元化获取土地的能力,未来要把这一比重提高到50%。

指标考核就是最好的指挥棒,林中说,以前对全员的考核指标中,销售指标占比较大,现在对毛利率和净利率的考核比重大于销售的比重。

组织转型提升效率

旭辉还通过组织变革提高人均效能。

目前,旭辉已确立了“大平台+小集团+项目集群”的“三级管控”模式,正开展一场自下而上的组织转型:根据转型规划,旭辉集团总部将逐渐转型成大平台,发挥其“战略平台、资源平台、资本平台、投资平台、信息知识平台”的作用,除了投资、财务、人力等职能以外,将大量业务下沉至区域。

旭辉官网信息显示,旭辉将打造具有一定体量和市场占有率的区域集团,赋予其更大的授权,逐步承接原本总部集团的多项业务职能。区域集团向下延伸,则包含多个项目集群,承担一线最基本的经营单元的角色。

2019年以来,旭辉先后设立了浙江、江苏、皖赣、上海、西南、山东、华北共七个区域集团。2019年,上述7大区域集团销售均在100亿元以上,其中浙江和江苏更是超过300亿元。

旭辉集团高级副总裁、江苏区域集团总裁王凤友在发布会上表示,旭辉集团有完整的授权体系,不同级别的区域集团,授权不同。通过指挥下沉,提升效率。今年将根据考核结果,符合条件的优秀区域逐渐晋升为区域集团,做的不好的区域会逐渐被合并。

区域集团的成立还有助于实现资源的打通与共享。林中也表示,目标是使整个组织变得更加有弹性和灵活度,增加区域合伙人的机制,实现更多授权和赋能。整合后,人均权益销售额提升25%,人均核心利润提升20%。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陈静思

分享到

保利发展 房产签约金额同比下降一成

招商蛇口 净利润同比下降81.35%

中国蓝领就业市场景气指数:我国蓝领就业市场景气变化的指示器

助力北京副中心人口疏解,首创·美林湾打造保障房升级标杆

北京写字楼产业园市场开始复苏 高供应量推高空置率

财务杠杆下降背后,谁能成为房企撬动规模全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