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任务是什么?看看《叶问4》中父与子的“管教”和“叛逆”
《叶问》系列影片既是动作片,也是亲情片。前三部影片在展示叶问的咏春拳及其英雄气概之外,着重刻画了叶问与妻子张永成之间的相爱相守。而在《叶问4:完结篇》中,妻子张永成因患癌症已经去世,但导演仍然刻画了叶问和儿子叶正之间的冲突和爱。这种“管教”和“叛逆”之间的冲突,其实在中国家庭的父与子身上很具有代表性。
作者:郑世彦
《叶问4》海报
叶正喜欢武术,在学校跟同学打架,被学校勒令退学。其父叶问认为儿子应该好好学习,不要走习武这条路,并准备送他去美国读书。但是,叶正根本不愿听从父亲的安排,甚至不接父亲的“越洋电话”。一时间,父子矛盾激化,似乎不可调和。而影片中另外一条情感线,则是在唐人街的中华商会会长万宗华与其女儿若男之间的冲突。若男喜欢跳舞,但万会长偏偏要她跟自己学打太极拳。结果,女儿心不在焉,父亲恨她不争气。这两位父亲的心态如出一辙,都想让孩子走上一条还不错的道路——但仅仅是他们自己觉得不错而已。
影片中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叶问在替万会长的女儿若男解围后,亲切地与她谈话,倾听她的想法,让若男觉得叶叔叔跟她爸爸一点也不一样,能够理解、支持她,甚至觉得有一个像叶叔叔这样的爸爸,一定很幸福。然而,叶问在与自己儿子的关系上,正如万会长和他的女儿一模一样:严厉,权威,发号施令,缺少对话。
看来,正如父母都认为“别人家的孩子最乖、最听话一样”,孩子也认为“别人家的爸爸才是理解他的好爸爸”。所以,我们从这里得到一个很好的启示,那就是“别把你的孩子当做你的孩子”。这可不是一句玩笑话,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就写过这样一首诗——《论孩子》:“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其实,叶问的儿子和万会长的女儿正值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有了更多的想法,想要走自己的路,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本是无可厚非的,父亲理应给孩子自由,不能把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属品,但是除了记住“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作为一位父亲,具体还应该注意哪些呢?
首先,要给孩子选择,选择才会负责。很多父亲都会像叶问或万会长一样望子成龙,希望孩子走一条平坦的道路,甚至为孩子选择一条他觉得不错的道路。除非这个选择正好与孩子的意愿契合,否则这个选择根本就是无效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正是孩子不断做出的选择,在不断地定义他自己是谁。也只有是孩子自己做出的选择,他才会心甘情愿地去负责。如果是别人替他做出的选择,孩子可能表面上遵从,暗地里破坏,以此证明这个选择是错误的,结果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废柴”。
其次,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通“趋”,也就是说,只要孩子对一件事感兴趣,他自然就会靠近它,去做它。兴趣的英文是interest,来源于拉丁文词根inter,意思是“在……之间”,所以,兴趣就是投入其中,自得其乐。做一个好爸爸,不能像叶问或万会长一开始那样,抱怨孩子学习不专心,打太极不专心,而不考虑孩子真正的兴趣在哪里。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福流”(flow),是指一个人在做他所感兴趣的事时的一种状态和体验;其时,孩子会全身心投入,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周围世界。研究表明,这种状态和体验,最容易出现在那些成功和幸福的人身上。
再次,要相信孩子自我成长的力量。心理学家卡伦·霍妮说:“你无须,实际上也无法教会一粒橡树果如何长成一棵橡树,但只要给橡树果以机会,它内在的潜能就会发展。”实际上,孩子的自我发展,总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解决自己的问题,实现自己的潜能。例如,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往往源于一个人的执念,即萦绕于心的念头;他必须去化解这个执念,自己才会心安。作为父亲,应该为孩子的发展和成长提供机会,为其解决困难,促使其发挥潜能,成为他自己。相反,如果不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他的生活就会问题重重,他的生命就会枯萎。若一个人没有活出自我,他就会充满内疚,不敢走向生命的终点。
最后,应该与孩子之间多多对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父爱如山,父亲总是默默地付出,很少用言辞来表达爱意,就像叶问与儿子叶正之间,万会长与女儿若男之间一样。但是,我们反思一下,这种缺少对话的情况,可能一开始并不是这样的。当孩子还是婴幼儿时,父亲可能会经常逗孩子玩乐,实际上,这种对话是培养亲子感情和启发孩子智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如果父亲做不到以上几点,不能支持孩子,这种对话就会中止,尤其是在孩子到青春期时,这种对话就变成了单向的命令和反抗。本来浓重的父子情也会逐渐变淡,而且这种模式可能会一直传递下去。
总而言之,作为父亲,千万不要想着“因为我是你的父亲,所以你要听我的”或者“因为你是我的儿子,所以你要听我的”。相反,要记住“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父亲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