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奇缘2》结尾仍是大团圆,相比鲁迅的冰冷太“鸡汤”
《冰雪奇缘2》的故事紧承《冰雪奇缘1》而来。《冰雪奇缘1》是一部很典型的好莱坞童话。历经艰辛,终成善果,从此,姑娘们过着幸福的生活。艾莎成了女王,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安娜和雪宝每天都很开心。
作者:蔡朝阳
这个幸福的生活还表现在人民享有和平的生活;艾莎和安娜两姐妹呢,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晚上一家人在一起玩“你做我猜”的游戏。一家人包括艾莎、安娜、雪宝和羊倌克里斯托弗。
问题来了。据说,“从此以后,她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究竟何谓幸福?对不同人而言,幸福这个词的意义都是等同的吗?如果你所谓的幸福,并不是我想要的,那又怎样?
这些问题,其实都不堪追问。
所有的童话都会在这里结尾:王子和公主终成眷属。但没有追问,终成眷属之后呢?所以,好莱坞电影《革命之路》才是深刻的,打破了童话的虚构,也许,厌倦、怀疑、背叛……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现在,摆在女王艾莎面前的也是这个现实。她们一家人在一起很幸福,每天一起玩“你做我猜”的游戏。这种幸福确实是她们每个人一致想要的吗?会不会有人厌倦呢?厌倦之后,又会怎么样呢?
我观《冰雪奇缘2》,说来令人诧异,居然想起了鲁迅的《过客》。艾莎虽然成为了女王,但还是会经常听到一个声音,这个声音一直在呼唤她,只有她自己听得到。鲁迅笔下的过客也一样,有个声音在前面叫他。
但是好莱坞和汉语先锋作家就是不一样,《冰雪奇缘2》历经艰辛终成正果,结尾仍是大团圆,是喜剧;而鲁迅的过客,只是往前走,前途未卜——这是一个毫不留恋的、决绝的理想主义者。
那么,这个声音意味着什么呢?
在《过客》里,鲁迅没有具体描述这是个什么声音。只是说,不只过客本人听到过这个声音,端坐门前的老者也听到过。老者说,不去理它,这个声音就不再叫他了。而过客则不然,他一直在倔强地往前走。因为这个声音,一直在前面叫他。
艾莎听到的那个神奇的声音,在电影里有一段动人的旋律,似乎是艾莎童年时,母亲唱过的摇篮曲的某个片段。这个音乐声,在远方,在高处,呼唤着艾莎。
无论是过客听到的声音,还是艾莎听到的神秘音乐,我们都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我们需要考虑,这个声音究竟是来自外界呢,还是发自内心?其价值是相似的:催促这个人上路,前往其内心深处最渴望的前方。
艾莎决定启程,前去追寻这个声音。
因此我把《冰雪奇缘2》看成一个自我教育、个体不断成长的故事。即便艾莎已经成了女王,用童话的话语来讲,那叫“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那叫“事业有成”。但是她内心始终有一个声音在呼唤,她依然要去追寻内心的声音。
所谓的自我教育,就是这样,你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段,去发现自我人生崭新的使命。从而再度去经历,去成长,去寻找真实的自我。
正如艾莎,成为魔法女王并不是艾莎的最终归宿,她是精灵本身,所以要去追寻真相。而安娜呢,她一直在守护艾莎,最终也凭借自己的勇敢、忠诚和智慧,实现了她的自我——她才是那个完美的人间女王。这是《冰雪奇缘2》告诉我们的道理:所谓的幸福,就是成为你自己。而这,是需要去冒险、去追寻的,甚至踏上死地,置之死地而后生。
生命自然是有限度的,但生命还有另一大特点,就在于:生命也是可以不断延续的。《冰雪奇缘2》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一旦梦想成真,或者你人生中段的理想已经实现,你怎么办?
我想,每个人都需要不断自我追寻。对每个个体而言,最好的教育,就是永不放弃自我的成长。因为漫长的人生旅程,尚未到达终点。你会在人生的任何一个中点,重新发现自己的使命。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就像鲁迅笔下不断前行的“过客”,最后他说:我只得走,我还是走好罢……这是追寻者毅然决然的姿态。也是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的苦役。相比于鲁迅的冰冷,《冰雪奇缘2》,作为好莱坞电影,还是太鸡汤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