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门头沟转型成果:从荒山煤山到绿水青山,从古村新居到红色印记
门头沟最近有件大事——日前,市政府正式批复了《门头沟分区规划(2017年—2035年)》。这部作为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分区规划》以生态为优先,坚守绿水青山、凸显文化内涵,推进乡村振兴,为未来京西门头沟的发展划好了道。
近日,由门头沟区委宣传部主办、北京日报客户端承办的“绿水青山门城红”主题摄影征集活动也恰好在《分区规划》发布之际揭晓获奖作品。里面聚焦的是昔日的红色记忆,定格的是今天的绿水青山,从中也不难看出,京西的这片“生态涵养区”蓝图已具雏形。
妙峰山秋色 高万富 摄
重构绿水青山
破题资源陷阱
作为北京平原面积最少的一个区,门头沟在历史上却是当仁不让的“重工业区”,从辽代就开始的煤炭产业曾是门头沟的支柱产业,历史上的京西煤炭因其无烟、低硫很受市场追捧。不过,再好的矿也有枯竭的一天,采矿带来的污染和对环境的损害也让这种模式不可持续。于是,绿水青山就成了门头沟破题的关键。
京西非遗太平鼓广为人知 高万富 摄
门头沟区98%的面积都被群山覆盖,交通不便曾让这里的山山水水成了阻碍当地人与山外交流的 “负资产”。不过,随着交通日益便捷,这些好山好水、藏在深山中的古村院落还有淳朴风情也成了门头沟转型发展的得力抓手。
琉璃渠村时光留痕 谭泽辉 摄
矿井退场新产业接棒
在本次“绿水青山门城红”摄影作品征集活动中,从市民的投稿作品里不难看出,在“十一五”期间关了270个煤矿后,门头沟已呈现全新气象。
昔日光秃矿山重新披上绿衣,经过生态补水后的永定河复现奔腾景观,山村文化、精品民宿、特色文化演出吸引山外游客纷至沓来。越来越多的新产业、新看点,让门头沟前年和去年旅游综合收入均获同比增长,在北京确定的五个生态涵养发展区中排名前列。
爨底下村打通山路迎来更多发展机遇。武辉 摄
此外,这片灵山秀水在历史长河中也孕育出京西山区第一个中共党支部、京郊第一个县级党组织、北京地区第一个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等。如今,这些红色遗址、红色记忆被重新发掘、唤醒。正如《分区规划》重点提及的绿水青山、文化内涵、乡村振兴,门头沟未来可期。
京西山区第一党支部纪念馆迎来众多参观者 韩金和 摄
获奖作品有故事 画面洋溢幸福感
此次《绿水青山门城红》摄影作品征集活动设 “绿水青山”和“红色门头沟”两个征稿单元,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聚焦门头沟区在落实“两山理论”中形成的生动实践;同时,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时间节点,聚焦门头沟红色革命遗存,用镜头语言讲述昔日老区变为今朝美丽乡村的生动故事。
除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摄影作品外,北晚新视觉网还邀请京城摄影爱好者多次前往门头沟进行拍摄创作,在活动期间共收到各方投稿作品4000余幅。
最终经各位评委评选,市民闫立军拍摄的神泉峡作品获评审一等奖,李绍臣等五位市民作品获二等奖,另有30位市民分获三等奖与优秀奖。
网红景点儿神泉峡冰瀑所在地之前是传统的煤炭村。 闫立军 摄
参与本次活动的评委表示,此次活动中,参赛作品不仅构图精美,还很有故事。比如在一面“驱逐日寇,还我河山”老标语墙壁前,一位穿着时尚的现代女性走过的瞬间被捕捉下来,两者相互映衬,达到了一种历史融合感,也使人感悟到没有过去那段浴血的历史,就没有今天的生活。此外,许多作品中绿意盎然的山景、特色民宿反映了荒山绿化、产业转型的成果。照片背后还书写了一段自然环境修复的故事,体现了门头沟利用旅游资源,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背景。
永定河秋色 赵熔 摄
无论是城市建设、生态恢复,最终成果都要落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上。此次活动中的参赛作品普遍在展现山水之美、文化传承的同时,也让更多人看到了门头沟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其洋溢的幸福感。
本次摄影作品征集活动的获奖作品将在北京日报客户端、北晚新视觉网及门头沟区委宣传部新媒体进行发布,展示门头沟区这幅有山、有水、有历史、有生活的美丽新画卷。
本版图片均选自“绿水青山门城红”摄影作品征集活动获奖作品。
完整获奖名单详见北晚新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