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法院里有群默默无闻的“螺丝钉”,保障着法院工作的正常运转
李来红是朝阳法院一名普通的整卷员,每天她都在自己的工位上埋头整理那些已经结案的卷宗,这是卷宗存档前的最后一道工作。朝阳法院的每个庭室里都会有1到2名这样的整卷员。其实除了他们,法院里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岗位和劳动者,像安检员、信息化运维工程师等等。他们算不上法院的正式员工,只是以劳务派遣的方式在法院工作。但他们就像一颗颗小小的螺丝钉,保障着法院工作的正常运转,平凡又不可或缺。
角落里的整卷员 5天整理了150本案卷
朝阳法院民二庭一间办公室靠窗的角落里,一张小桌、一把椅子被夹在几摞半人高的卷宗中间——这就是整卷员李来红的工位。
记者见到李来红时,她正蜷缩着身子埋头在几本摊开的案卷上认认真真地填写“卷宗目录”:立案信息表、起诉书、诉讼费收据、答辩状、庭审笔录、判决书、二审判决书……李来红的工作是将每一个已结案件的案卷材料(包括原被告提交的所有证据材料以及案件附卷)按照规定的顺序前后捋顺,检查每一处出现的案由、案号是否准确无误,法官、书记员是否有遗漏的签字,需要复印留底的材料是否已复印等等。之后重新编写页码,并制作“卷宗目录”附在每本案卷的首页,最后再给每本案卷套上一个牛皮纸的封皮。
整理案卷是个繁琐又严谨的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一旦出现差错,复查时就会被打回来返工。除去吃饭的时间,李来红可以在工位上埋头一干就是一整天。偶尔抬起头来眺望一眼对面朝阳公园里绿油油的湖面,她就感觉很舒心。
40岁的李来红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一聊起工作就来了精神,“有的案子简单,只有一本卷;复杂一些的六七本属于正常;还有的一个案子就有几十本、上百本卷。”李来红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将近3年,遇到过的最复杂的案子案卷材料多达150本,最多的一本有180页。以她平均每天整理30本案卷的速度,她足足花了五天时间才整理完。每个案子的卷宗整理完毕需用绳子绑在一起,整理好的卷宗会被运送到指定地点,扫描制成电子卷宗后永久保存。
这份工作收入不算高,但她喜欢这份平凡的工作。“只要工作就是有价值的,我都会认真去做。” 李来红说,她愿意做一颗螺丝钉,更要成为一颗牢固、不可或缺的螺丝钉。
信息化运维工程师 24小时不能放松
下午5点30分过后,朝阳法院立案大庭已经空无一人。此时,IT工程师马霖带领着他的团队开始了每天两次的例行巡检工作。巡检从立案大庭的诉状辅助生成机、自助查询机等几台辅助当事人立案的一体机开始。马霖检查得很仔细,包括触控屏是否灵敏,打印机纸张是否充足,甚至每一个立案窗口的叫号设备、法官评价系统等都要检查到。
马霖今年39岁,被公司派遣到朝阳法院从事信息化运维工作已经有十年。马霖还记得,他初来乍到时朝阳法院的年收案量还在5万余件,到了2018年已经突破了15万件。案件量增长了2倍,但法院工作人员的数量却增长了不到1倍。因此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法院,成为破解案多人少矛盾的重要突破口之一。马霖正好赶上了北京法院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阶段。
从一开始充当“救火员”——哪里出现问题就赶去哪里“救火”,到形成一整套规范的巡检机制,防患于未然,马霖在这上面没少动脑筋。根据马霖的计算,朝阳法院的在线系统接近80个,全院大大小小的信息化设备总数超过8000台。而保证朝阳法院现有各类系统、数据、设备稳定无差错地持续性运转,是马霖及手下近30名工程师的主要工作,这也是法院审判工作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
法官可以休息,但是核心设备需要24小时运转,这就意味着信息化运维的工作需要人24小时职守。因此除了白天的巡检工作,夜间和节假日这个岗位都要有人值班。作为团队负责人,马霖几乎每个十一和春节假期都是在法院的值班室里度过的。
今年10月2日凌晨,马霖正在值班室,电子监控系统突然发出“嗡嗡”的预警声,深夜里格外刺耳。马霖检查发现,是核心机房的温度超过了安全值。朝阳法院全院的核心设备都在这间机房里,包括集中供电设备、数据存储设备等等,温度过高设备就会停止工作。当时核心机房内的温度已经超过32度,马霖摸黑爬到楼外露台,检查联通机房的五台空调室外机,寻找问题所在。靠着手电光,马霖发现其中一台室外机的排风口已经被灰尘覆盖得严严实实,他赶紧进行了清理,让空调恢复运作,最终成功解除了警报。
IT工程师是一个流动性较强的职业,每一次跳槽都意味着薪资的提升。马霖坦言,他的工资在法院系统内不算低,但如果跳到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至少会翻倍。但马霖说,他是陪伴着朝阳法院的信息化建设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这里给了他很大的成长空间。“有的人追求经济价值,有的人追求社会价值。我认为一步一个脚印把该做的每一件事做好,就是自己社会价值的最大体现。” 马霖说。
年轻的女安检员 要随身携带眼药水
朝阳法院的安检大厅里,总是熙熙攘攘、人流不断。其中一台安检仪前,23岁的陈亚楠睁着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紧盯屏幕,认真排查危险品。 这项工作听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却没那么容易。物品通过安检仪时,在X光的照射下只会呈现出三种颜色:橙色、蓝色、绿色。物品质地不同,颜色的深浅也不同。工作人员需要结合这三种颜色呈现出的深浅和形状去辨别危险物品。
陈亚楠原本学习的是空乘专业,因为父母观念传统,总希望女儿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她便放弃了在空中穿梭的空乘职业,两年前通过选拔考试来到朝阳法院成为了一名安检员。
入职的前两个月,陈亚楠就站在老员工身边,边看边学习,不停地做笔记,一站就是一整天。物品放在包里混在一起,越小的东西在显示屏上越难分辨。其中最难发现的就是打火机。 在屏幕上,打火机的塑料外壳会呈现出几乎透明的蓝绿色,和其他物品混搅在一起很容易被遮盖。只有小小的机芯呈现出深蓝色,要在繁杂的物品中一眼分辨出来非常不容易。陈亚楠用了很长一段时间练习分辨打火机。晚上回到宿舍,她脑子里还会不停浮现“打火机的机芯会呈现深蓝色的锤子状”、“平行四边形加蓝色是裁纸刀”等知识要点。
长时间盯着安检仪的显示屏,眼睛又干又涩,眼药水成了陈亚楠的必备品。 “我要告老板,他欠我工钱!如果法院不管,我就拿刀吓唬法官,再去把老板砍了!”她曾经从一名当事人的包中查出一把20厘米长的砍刀,这件事让她更加意识到这份工作的意义。 “虽然还是觉得有些平庸,但这个社会也许更需要对工作充满尊重、能坚持的平凡奋斗者。”这是陈亚楠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