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节约为本、勤俭持家,这样的习惯,我和我的家人还将继续

2019-10-13 12:28 北京晚报 TF003

1959年,我从农村老家考进中学读书,户口随迁到学校,吃上商品粮了。那是“三年困难时期”的头一年,冬天,公社办的食堂已揭不开锅,没米煮饭,只能用南瓜、萝卜替代粮食。我记得当时我们每人每月粮食定量32斤,扣掉两斤支援灾区,还可以每天吃到1斤。用今天人的饮食标准看,一天1斤粮食是很难吃得完的,但在那个年代,我们的生活费每天才两毛钱,这两毛钱要买粮、买煤、买油、买盐……所剩无几,一日三餐便只能咸菜当家了。早晚喝粥,就咸菜还凑合,可中午吃的是干饭,食堂把咸菜煮成汤,汤泡大米饭,我们吃得也挺香——艰苦的日子,比起吃不上饭,我们已经很知足了。

作者 古石


知足归知足,但终究大家肚里油水少,饭量大,一天1斤粮食就根本算不得啥了——记得有一次,班里一个男生病了,几天吃不了东西,病好之后,一顿吃掉2斤大米饭,还说一点没感觉肚撑。

饭不够吃,不知谁先发现粥桶上还有潜力可挖(那时的粥桶是木板箍制的,桶帮上容易挂粥,粥越稠挂的越多,刮下来就可以多吃一点了)。于是,在一个粥桶里吃饭的人,按天排队刮粥桶,有的同学为多刮点,用勺子可着劲儿地刮,把木头都刮出屑了……炊事员心痛他的木桶,个个这么刮还不刮坏呀,就贴出告示,“请大家爱护木桶,别刮得太狠”。从此我们约定,为保护木桶,不许用勺,只能食指弯曲刮粥吃。

整个初中读下来,我和同学们都养成了刮粥的习惯,不仅从粥桶上刮,也从饭碗里刮,粒米不漏。

后来我当了兵,到部队服役,那时北方几乎没有大米粥喝,这习惯自然也就忘了。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我调到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在这里安了家,熬粥的时候多了,我碗上不会留残粥,锅边上的粥我也会铲得干干净净。在我的带动下,我们一家大小都养成了这个习惯——见到锅边有残粥,必须铲下来吃掉,否则心里过不去,觉得自己对不起农民种粮的辛苦。

受我影响,老伴不仅在家不浪费粮食,女儿请我们在外面吃饭,老伴都不忘准备个饭盒,把吃剩的饭菜打包带回来。

节约为本、勤俭持家,这样的习惯,我和我的家人,还将继续。

(原标题:习惯)

来源 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 TF003

分享到

北京多家餐馆推广半份菜鼓励少点餐,“半份半价菜”受青睐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向干部职工发出一封公开信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