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该停哪”难题困扰北京多个小区,车库为何用不起来?
停在楼下堵路,停在楼里碍事,非机动车该停哪,一直是京城不少小区的老大难问题。
惠兰美居小区,非机动车停放杂乱
事实上,能停自行车、电动车的车库,在不少小区已经存在,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在上周,东城区首家地下非机动车停车场在东花市街道广渠家园23、24号楼落成。
针对“有车库用不了”的现状,广渠家园非机动车停车场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痛点”问题,为居民打造出良好的使用体验。
广渠家园非机动车停车场值班室的监控画面
担心丢?
24小时值守提升防盗指数
社区规划师小谭,目前就职于海淀清枫华景园小区的一家工作室。平时骑车上班的他,对于小区里非机动车的停放有些无奈——自行车、电动车密密麻麻。有的停在楼门口,挡住了无障碍坡道,有的干脆停在了绿地上,一眼望去显得相当杂乱。
清枫华景园小区,自行车库已基本废弃
出于工作习惯,小谭常会在小区里转悠。偶然间,他发现小区其实是有地下自行车库的,只不过内部尘土满地,寥寥几辆还留在其中的车,看起来也是废弃已久。
居民何女士回忆,十四五年前小区刚建成那会儿,车库里是有人停车的,门口还配备了值班室,有专人看管:“后来不知为何管理员不见了,停进去怕丢,往下推车还费劲,就没人去了。”
小区物业表示,地下车库一直处于开放状态,现在居民想停车也没问题。但由于经费问题,确实无法派人进行专门管理。此外,停在地面上的非机动车,同样无人看管。担心车辆丢失,有居民干脆将车停进了楼道内。记者走进三号楼的一个单元,在不同楼层总共看到了十辆非机动车。
“会不会丢?”无疑是居民们选择停车位置时最先转过的念头,当然也是建设科学合理的非机动停车场必须予以考虑的。在东花市街道社区平安办公室副科长秦红伟引领下,记者来到广渠家园24号南侧,沿一条缓坡拾级而下,进入这座东城区首家地下非机动车停车场。
听到动静,入口右手边一间小屋里,一位物业安保人员应声而出。身后电脑屏幕中,显示着出入口、充电柜等5个角度的监控画面。据了解,值班室是24小时运行的,物业以8小时为一班轮流值守,每天还会定时巡查,令“防盗指数”再上一个台阶。
嫌麻烦?
停车后直接电梯上楼
对于清枫华景园物业“没钱派人管理”的说法,居民何女士不太买账。“先不说物业费包不包括,真要是缺钱,也可以收费啊。只要有人管,交钱我也愿意。”
事实上,在一些老旧小区,不乏“收费看管式”的地下自行车库,朝阳柳芳北里小区24号楼地下就有一个。管理员介绍,收费标准是自行车5元一月,电动车10元一月。但由于空间较为紧张,目前只允许本楼住户停放。
24号楼有地方停车,隔壁25号楼的住户就没那么幸运了。下午两点,居民老季骑车回来,直接把车停到了25号楼门口。他表示,其实小区里还有几个自行车库可供住户停车,“但都在最东边,太远了,我就不想去停了。”
位于通州的惠兰美居小区,居民康先生虽然知道地下自行车库的存在,但也表示自己很少会把车停进去。“因为距离太远,不方便。到了地下没法确定各单元位置,不知道该把车停在哪。”
惠兰美居小区,有住户把车停在了一层大堂,墙上还有禁止停放告示
即便有了停车的地方,居民用起来感觉“麻烦”,也无法长久坚持。广渠家园的地下非机动车停车场显然深谙此道,为了让居民获得流畅的停车动线,街道特意跟物业协调,将电梯修通至地下一层,直达停车场。
广渠家园非机动车停车场的电动车停放区域
“之前这里是散租住人的状态,所以电梯一直不停这一层,年久失修就坏了。”秦红伟表示,如果居民停完车还得从入口台阶步行出去,再拐进楼里坐电梯,肯定会觉得麻烦:“尤其赶上下雨,手里拎了东西等等,停完车能直接在旁边坐电梯就特别方便了。”
“细节不止这一处,比如防火门,平时见得比较多的其实是常闭式防火门,出去之后门就关上。但为了百姓推车方便,我们特意选的常开式防火门,都是尽量考虑了实际使用场景。”秦红伟介绍,更重要的是,与收费车场相比,停在这里完全免费,就是为了让那些略微感觉“别扭”的居民能够接受。
据悉,停车场从9月16日开始试运行,仅仅几天后就已经停进来十几辆电动车。记者探访时,正好一位住在楼上的大妈专门过来“考察”。她家里有辆自行车,想看看以后从坡道推进停车场,停好车拎东西去坐电梯顺不顺。听了秦红伟的路线介绍,大妈表示很满意,“我看挺好的,以后我就这么走了!”
怕危险?
专业充电柜提供三重保护
在柳芳北里小区,除了停车不算太方便,给电动车充电也是个“老大难”。管理员表示,因为担心消防隐患问题,目前物业暂时没有给地下车库装配充电设备的打算。“想充电,只能把车搬到楼上自己充。”
广渠家园的地下非机动车停车场,充电则可以“一站式”完成,方便的同时更加安全。东城区消防支队驻东花市街道的防火监督员钱珂锦介绍,地上空间允许连车带电池一起充电,但地下空间是不可以的,充电时必须将车和电池进行分离。为此,停车场特意引入了充电柜,就摆在电动车区附近单独划分出的充电区内。
一个充电柜有9个格子,扫码开柜后,可将电池放入充电,价格是3毛钱一度电,和地面充电桩价钱一样。
广渠家园非机动车停车场的充电柜
“充电柜本身有漏电保护装置,并配备了烟感报警器。”钱珂锦打开一个小格子,掏出一个状如苹果的圆球,“每个格子里还有这样一个灭火弹,可以说用这个柜子充电,有三重保护。”
钱珂锦表示,能找到如此专业的充电柜,很是费了一番功,“我们走访调查了好几个品牌,最终选择了一家唯一在北京市应急局备案的厂家。目前暂时安了一组,如果说未来百姓需求比较大的话,旁边还预留了空间可以继续增容。”
【幕后】
问需于民 多次调研确定改建策略
“最开始我接手安全方面工作的时候,一走进楼里说实话都很紧张。”环顾开阔整洁、标识明显的停车场,秦红伟颇为感慨,“不夸张地说,去年秋天那会儿这两栋楼,所有犄角旮旯,包括楼梯通道里都堆满了杂物。”
秦红伟介绍,广渠家园属于回迁小区,本身人口密集。23、24号楼里住着1628户,约7000余人,电动车、自行车使用率很高。“老百姓从电梯推出来车子后,直接靠墙一停,每层走廊一辆挨着一辆。楼道宽度只有一米二,停上一溜车,通行的空间就所剩无几了。”
2018年12月前后,广渠家园连续发生5起火灾,其中3起涉及到电动车,消除安全隐患迫在眉睫。
“这里的地下空间曾经用于散租住人,随着街道地下空间整治工作的持续推进,清理了散租居住人员、拆除了隔断,我们再从问需于民的角度进行多次调研,确定了扩大地下空间原始功能,改建为非机动车停车场的策略。”秦红伟指着屋顶、墙面上增设的各种管道、标识,“这些都是在消防专业部门指导下,配备的烟感、喷淋、排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灯等设施。改建完成的停车场面积853平方米,严格按照自行车、电动车、充电区划为三个区域,可停放120辆电动自行车。”
与此同时,社区还组建了一支家园卫士服务队,楼道巡逻中发现堆物堆料、电动车停放就组织清理。记者随机来到5层楼道,并逐层向下观察。墙面留下的高高低低的印记,仿佛在诉说着此前的逼仄拥挤。如今楼道虽有些陈旧,但没了物品堆积、车辆停放,显得十分明亮畅通。
顺利解决楼道内停车问题后,下一步,街道还计划利用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对原来自行车、电动车侵占的绿地和公共场所进行环境整治。将广渠家园23、24号楼1、3单元间的区域种植草坪绿植、修整路面、修建宣传栏等,让居民从出门起,能面对一个靓丽、整洁的空间。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魏婧 莫凡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