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0后”到“10后”,由七张面孔看海淀史的缩影
从香山出发,“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进,扬帆远航。从那时起,香山所在地北京海淀区的命运便与新中国的命运紧紧相连,70年后,终从昔日阡陌纵横崛起为今日科技创新高地。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在海淀区随新中国共同发展之路上,每一代人都在用双手为海淀着色,共同成就今日的斑斓。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我们走进海淀,走进这里的 50后,60后,70后以至10后世界,以十年为一个断代,从他们当中各选取一个代表。他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精彩,集纳在一起就是一部海淀史,更是“壮丽70年”的最好注解。
2019年9月14日上午,游客来到香山革命纪念地,参观双清别墅。吴镝 摄
50后王小兰
与政府“合伙”创新
50后王小兰生于北京,海淀长大,上山下乡,恢复高考,先端铁饭碗,之后又放弃,最后成为中关村第一代民营企业家至今。
王小兰最高光的时刻是去年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她是10位发言的企业家代表之一。
说起海淀,王小兰有说不完的话。作为一个大半辈子在海淀打拼的人,她很庆幸自己35年前决定在此“下海”创建日后的时代集团。王小兰说,海淀有着优渥的学术氛围,有着创新创业的传统,更有一大批有理想、有抱负的同行者。与同为第一代创业者的柳传志、段永基等共同创造未来,王小兰并不孤单。
王小兰也有感于海淀区政府与创业者之间的政商关系,更像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
几十年来,海淀先行先试的创新精神让王小兰和她的企业受益匪浅。如今海淀与企业共创“创新合伙人”这一新提法其实是对过去几十年政策的创新,“他们非常知道企业需要什么。”王小兰如是说。
60后薛其坤
院士献策海淀发展
60后的薛其坤在海淀学习工作了25年,他早已把这里当做第二故乡。
50岁这年,薛其坤和他的团队取得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重大发现。该论文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引起世界物理学领域轰动。杨振宁更是指出,“这是从中国实验室里,第一次发出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
薛其坤团队研究成果一言以蔽之,将使整个信息时代看到2.0版本的曙光——计算机速度将获得革命性提高;通信安全上升到新高度;电视清晰度超越8K;量子科学对人类的改变不可估量。
作为清华副校长、中科院院士、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的薛其坤,在海淀,还有个身份:海淀区委区政府科学顾问。2018年,他与其他14位科学家受聘,担任海淀区委区政府科学顾问,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身份,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薛其坤对海淀有很高期望,“这里是中国科技创新、高等教育的核心区,未来,这里应该诞生世界最好的高技术企业、最有名的大学、最厉害的科研机构!”
70后王雪莲
老兵新传
在中关村,没有“老同志”这个概念,比如王雪莲。
70后王雪莲如今就职于“快手”公司。当过记者、做过主编,回老家创过业;作为第一代互联网老用户,王雪莲在不惑之年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兵。
在中国的网都,海淀的土地上曾生长出新浪、搜狐、百度等第一代互联网公司;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孕育出快手、抖音、头条等一批独角兽级的“新媒体”。可以说,因为互联网,海淀始终保持了“青春”姿态。
王雪莲曾是主流媒体的一员,也曾是和“三农”打成一片的“三农”一员,最终她成了“快手”的一员。
在40岁“高龄”加入移动互联网公司,王雪莲并未感到尴尬。海淀互联网人普遍崇尚简约、务实、创新、效率,科技迭代快,只要跟着去学习就不会落后,也不会被人刻意关注年龄。
王雪莲很荣幸能在海淀参与科技进步与互联网变革,能在快手去认真阅读每一个“老铁”的故事。“读懂他们就是读懂中国。”王雪莲说。
80后 张东川
党建用上互联网思维
80后张东川现任海淀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自毕业就一直在海淀区工作。
组织工作内容相对单一,但是张东川却觉得,跟海淀区聚集的大大小小创新公司打交道,这份工作内容很丰富。
比如中关村创业大街,开街5年来孵化创业团队3451家,在创新创业领域扮演重要角色;但创业大街上很多创业团队都是小微企业。在组建中关村创业大街党委之初,张东川和同事就跑去跟创业者们“聊天”。
“其实他们的需求很简单,租金还能不能便宜,申办事项还能不能更便捷,那么我们在组建党委的过程中,就会侧重考虑这些需求。”张东川说。
于是,在中关村创业大街党委协调下,创业会客厅引入更多服务,如帮助创业团队对接孵化器,注册公司,引入“五证合一”服务窗口等等便利。
在中关村建设党组织,更要帮助企业去发展,企业发展了,组织也就强大了。张东川说,截至目前,海淀区党员已经突破20万了,党组织有近8000个;而让党组织更加紧密团结高效,让党员更加团结,共同为海淀发展付出努力则是张东川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方向。
90后 张梦瑶
双清别墅“说书人”
看着双清别墅、来青轩等八处革命旧址人流如织,90后张梦瑶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不仅是因为她是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的讲解员,还因为自己就是位“老海淀”,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海淀厚重红色基因传承下去,这件事很有意义。
“现在的我是香山这段历史和游客们之间的连接者,用我的讲述带他们回到那段岁月,让游客在游览中有更好的体验和收获是我的努力方向。”
张梦瑶说,“我们享受了时代的红利,见证了新中国的日渐强大,却没有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没有感受过新中国建立的艰辛,所以我认为,尤其是年轻人来这里补上这课很有必要。”
走上香山公园讲解员岗位后,张梦瑶加入了公园组建的红色讲解团队。经过多次学习\培训,她对党中央在香山期间的这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即使休息时间,张梦瑶也经常去翻阅相关历史资料和书籍,关注老一辈革命家当年工作和生活的故事。
“不同观众需要通过不同的讲解方式去了解、理解那段红色历史,所以我也要随时切换到和他们相同的“频段”。因此,我也是在“赶考,始终在路上。”
00后 同学少年
高中生搞科研
海淀区的八一学校在三年前放了颗卫星,真的是颗卫星。“八一·少年行”卫星由一群高中生研制,轰动一时。在海淀,拥有创新精神、鼓励学生不断实践的学校有很多,八一学校就是其中之一。
李子奇、郭泽堃、朱成月和叶佶辰等现在是八一学校高中学生,也是该校VEX机器人社团的成员。
“今年国赛我们取得了高中组冠军,实现了两连冠,同时这两次冠军也是北京市所有高中在VEX项目高中组里取得的唯一两次冠军。 ”李子奇说起社团的荣誉满脸写着自豪。
几位“00后”高中生身上充满活力,脸上写满自信,无论是时事政治,还是社科文化,他们都能侃侃而谈一番。
“坦白说,我们也的确面临着应试考试的压力,但是我们的社团正好能让书本上冷冰冰的概念变得有温度,也有助于我们更好掌握课本上的要点。”几位VEX机器人社团的小伙伴一致认为。
新中国成立70年,海淀充分利用科技文化资源优势,传承和弘扬海淀创新文化,对标世界一流基础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作为北京的科教高地,海淀的基础教育也是独树一帜。
10后 李若溪
绿水青山童心所向
海淀北部地区,如今南沙河水清岸绿,不远处浅山如画,海淀北部文化中心则成了附近居民“没事儿就想去”的地方。
随着地区发展的需要,苏家坨镇也启动了“雏鹰计划”,通过补贴奖学金和生活费、安排导师指导等方式,鼓励镇里的大学生回村工作,实现乡村振兴。
作为海淀区北部地区最新一代的居民, 这些发展和变化让“10后”的李若溪们受益匪浅。
李若溪一家是苏家坨镇的老居民。孩子懂事后,其父李建伟也经常给她讲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这块以前是个村庄、这片是荒地、这条路以前是石子路。在李若溪的眼里,眼前整齐伫立的回迁楼和花园般社区似乎本来就该这样,但她并不知道,私搭乱建不见了、生活污水有地儿去了、垃圾不再一扔了事是因为海淀的叔叔阿姨们对人居环境大力治理后的成果。
李若溪现在一到周末就吵着进城玩,她爸爸说,孩子刚懂事的时候特别不爱进城,等车等半天,还挤;如今孩子最喜欢坐开通不久的16号线,有座儿又快又有趣。相信在未来,李若溪眼里的海淀北部地区肯定会更加“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