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论坛报网互动

北京海淀创新基因勇立潮头 回顾海淀70年来向上发展轨迹

2019-08-23 10:44 北京晚报 TF018

1952年,在海淀区的土地上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原来的北京第十三区正式定名海淀区,另一件是北京大学迁入今天的校址。之后一年,海淀区被确立为北京的科教文化区、学院区;同年,中关村第一座现代化科研设施——中科院海淀“第一楼”原子能楼落成;也是在那年,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 其蕴含的创新含义又在40年后成了中关村的地标,象征不断向上的发展轨迹,也喻示着海淀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创新基因。

扎成堆儿的前沿科技、念不完的名校、数不清的创业团队、玩不够的三山五园、看不完的文化演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海淀区从原来的农业区迅速崛起成为北京科技大区、文化大区和教育大区。可回过头来想想,为什么这些科技企业、名校、团队都选择了海淀呢?海淀到底有什么“灵丹妙药”才能产生这样的聚集效应?让我们将时光倒转,回到70年前,按照时间的推移,在海淀这片热土上,一步一步揭开神秘的“海淀基因”。

杜智广摄

    1950s  “特楼”奠基 “科源”兴起

1949年,北京西北郊有一片仅有40多户农家的小村子。这个村,叫“中官屯”。

1951年11月,中国科学院在这里勘田定址,开锹动土,建设科学城中第一栋建筑——近代物理研究所大楼。从此,中官屯作古,中关村走来。

这栋1953年建成的楼房,后来被称为“共和国科学第一楼”。整个上世纪50年代,国家对科教资源进行战略布局,一批研究所在此落地,一批高等院校在此集聚。

如今,在北四环中关村一桥的东南角,有个名为科源社区的居民区。“科源”这两个字意味深长。如果把它解释为科学的源头,其实一点儿都不为过,因为这里真的可以算是新中国科学的起点。科源社区的中关村13号、14号、15号最为出名,因为这三栋楼里曾先后住过新中国科学界的数位巨擘:“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和钱三强、中国实验胚胎学的创始人童第周、气象学家赵九章、中国核物理的开拓者赵忠尧、中国实验原子物理的奠基人王淦昌、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杨承宗……

他们在这片荒郊上,创建了中国现代科学的研究所群落,“两弹一星”、“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质子静电加速器”、“地质部地球物理勘探(发现大庆油田)”等重大科技项目在此从无到有。

他们奠定了海淀的创新基因,70年发展,犹如超级磁场,吸引科学技术在此聚合,形成化学反应。

杜智广摄

    1980s “大麻花儿”面世 新技术新产业在此扎根

至今,海淀老辈儿人仍喜欢把中关村双螺旋地标昵称“大麻花儿”。而这盘旋上升的双螺旋造型,也成了今日海淀创新基因的象征。

自1980年北京等离子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在中关村成立后,中关村大街上的众多小门脸便成了人们了解科技世界的窗口。在当时看来稀奇古怪甚至有些神秘的电子设备不但激发人们购买的欲望,更启迪了一代人在计算机时代的求知欲。

1988年,国务院确定以中关村为中心打造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截至2019年6月,海淀区存量上市企业共计906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134家,境外上市公司7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52家,占北京市的42%,占全国的5.6%。

在这里,诞生了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第一家不核定经营范围的企业、第一家无形资产占注册资本100%的企业、第一家有限合伙投资机构……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当年海淀人和海淀管理者们接力点燃创意创新的火种,敢为人先,先行先试,才让海淀的科技与市场始终保持“双螺旋”式上升。

陈风檩 摄

    1990s 高校云集院所众多 驱动创新动力强劲

众所周知,海淀区高校云集,但很多人不知道,新中国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就诞生在海淀。1950年10月,在原华北大学的基础上,中国人民大学正式组建。

新中国成立后,海淀教育事业迅速发展,除了北大、清华、人大外,著名的八大学院也坐落在海淀学院路两边。到了上世纪90年代,经过迁入、改制升格、改名等方式,海淀区范围内的高等院校数量达到最高峰,如今,海淀也是全国高校最为密集的区域。加上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所属院所为代表的206所国家(市)科研院所;11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8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5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含分中心);26家大学科技园,34家留学人员创业园……海淀已成为中国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

高等学府、科研院所、创新创业园区构成了今日海淀区发展的原动力。众多来自这里的“聪明脑袋”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变成一个个璀璨成果,吸引世界的目光,并成为科教大区可持续发展的坚实支柱。

杜智广摄

    2010s 一杯咖啡 酝酿未来

北四环海淀桥的东南,海淀西大街北侧,有一条220米长的步行街,它的前身是海淀图书城,从2013年开始由图书全面转型升级,2014年后,它叫“中关村创业大街”。

在这条大街上有多家咖啡馆,许多年轻人在此进出,想法和办法在咖啡氤氲的雾气中成型,犹如20年前,从图书城里的书中找到寻觅已久的答案。

从书香到咖啡香,从海淀图书城到中关村创业大街,从手里一本书,到手中一杯咖啡,不变的是求知求索欲,变的是想法和未来。

中关村创业大街开街五年来,累计孵化3451家创业团队,其中外籍和海归团队409家;累计获得融资团队1181家,总融资731亿元,融资比例34.2%。

    当下 海淀创新基因勇立潮头

以中科院为代表的重大科研、教育基础设施在海淀落子,为这里打下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基因。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中科院众研究所到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再到中关村科学城,海淀始终走在全国创新发展的最前沿。

近年来,海淀区委区政府提出“创新合伙人”概念,充分发挥地方党委政府的组织优势,把政府掌握的、能影响和撬动的创新资源整合起来,构建以创新合伙人为支撑的创新生态雨林,为科技成果产生、转化、产业化提供全链条的创新资源供给和配置服务。

从当年“技术科学中心”的梦想,到今天科技创新中心的实现;从引领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到高科技产业集群崛起……在这片4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敢为人先、先行先试的基因70年不变。

 

原标题:创新基因,始于1952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曹小彧

流程编辑:TF018

分享到

高密度城市街区如何更新?北京中关村街道请来“智囊团”

首届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科技文化潮流节开幕

薛其坤、胡伟武获北京市突出贡献中关村奖

北京鼎好电子商城10月关停 中关村将彻底告别电子大卖场

中关村国际美食节开幕,海淀美食汇小程序也上线发布

中关村西区交通科技系统工程试运行,大数据帮您找车位

中关村2亿元基金培育“金种子”,数百科研成果找“婆家”

创新成果迭出,中关村生命园战疫中收获三家上市公司

科创成果壮大高精尖新产业 中关村创新医疗器械迎“上市”潮

中关村创新医疗器械迎“上市”潮

中关村新科技助力疫情流调,追踪密接者精准至2米

中关村西区年底建成“智慧交通”样板间,行人闯红灯会被截屏

拼多多“新品牌计划”升级,“中国制造”是底气

水土保护给力 北京金秋增色,京郊美景背后离不开无名者添彩

进博会朝阳区亮出新家底 “两区建设”开启开放新格局 再向世界发出投资“邀请函”

驻华使节组团“为国带货”,进口“尖儿货”网上开馆主打性价比

首场北京援藏直播带货活动下单多多 助力农牧民脱贫

寒潮之下要两条腿走路,新电商赋能便宜有好货,“拼品牌”爆款这样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