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寻迹北京:一位北京人的精神之旅

2019-08-02 08:26 北京晚报 TF003

去年年初,《北京的隐秘角落》一书的出版让不少读者关注到了作者陆波,一位生于斯长于斯的北京人。其实,在《北京的隐秘角落》出版之前,陆波已在“腾讯·大家”从事了两年的专栏写作,专栏的名字叫“北京的隐秘路径”,注释为:“在北京每一处屋檐下,都可能藏着故事。”陆波特别喜欢在这座古城内行走,追寻着藏身于角落的历史足迹,挖掘出大历史阴影下小人物的故事,进而勾勒出时代与人的相互映照。

作者 曾子芊


插图 王金辉

最近,陆波又出版了新书《寻迹北京问年华》,本书延续了《北京的隐秘角落》的特点,她继续在北京的边边角角处探寻:双榆树、公主府、大有庄……试图通过古人曾经的足迹和残留的文物,找到与他们沟通和理解他们的途径。她笑言:“我比较擅长写作这个,挖掘历史和历史中的人物,就像揭秘一样。”

很多人曾误以为陆波是男性——从文章风格到兴趣爱好,都容易让人产生错觉,但仔细读她的书,仍然能体会出女性写作者特有的温柔,她有意识地给予了社会边缘群体更多的关照,如女人、太监,还有出离社会的出家人,笔端饱含同情和暖意。

见到作者本人后,我却不由地感叹这实在是一位活泼爽朗的“北京大妞儿”。陆波爱笑、思维敏捷、语速极快,言谈里带着北京人生来的幽默感:“我就爱自己到处转,包括去日本都是自己一个人去的,一句日语也不会,后来跟人学了三句:‘谢谢你’、‘请问’、‘你好’。后来我把‘你好’也给去掉了,什么‘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太啰嗦了,不学了!最后就只学了一句:打扰一下。”

有人曾总结说,陆波笔下的“历史”是相对来说更温情的,她是带着一份“同情之理解”在写作,真正做到了写作者与写作对象之间的共情。北京城,或许早已被她内化成了生命的一部分,亲自探寻的过程既关乎乡土、关乎历史,也是属于她亲近自我的精神之旅。

■一切考据必有所出

退休之前,陆波是一位法律人,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后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获得了民法学的硕士学位,从事执业律师20多年。但她从小喜欢文学,读书杂,尤其喜欢历史、传记,“我这人就是好奇心特别重,喜欢逸闻趣事,喜欢东张西望,没事到处去转转,看到有个什么东西,就喜欢研究,要刨根问底”。

小时候,陆波家住在颐和园边上,“还不会走路就被大人推着进颐和园玩了”,所以颐和园她熟悉,就像是一座属于儿童时期的“后花园”,她提起它来倍感亲切:“颐和园外边看着简单,其实里面也有特别多古物:石壁上刻的诗、乾隆皇帝装模作样想用来做书屋的石洞……一般的游客都不知道这些地方,其实它们都在后山的石头上呢!”

李敬泽曾评价陆波,说她“自己就是一支考古队和勘测队”。童年的好奇心和活力一直延续到了现在,闲来无事,陆波就出去转悠,还像一个好奇的小姑娘,似乎想把北京城街边每一块古老瓦片都揭开看看,期待着下面藏有什么好玩的故事。她的出行方式是坐公交车,因为觉得地铁里每个人都抱着个手机,什么也看不到,没意思,“公交车就不一样了,可以看到城市的容貌和变化,而且坐公交车的有好多北京的老人,听他们说话也特别有趣”。她经常研究一会儿站名,然后坐着公交就去了,路上遇上人也很容易就聊起天来,“在北京,去哪儿我都不觉得陌生,因为这就是我的家”。

陆波说,自己的写作更多是一个历史文物爱好者的发心使然。普罗大众虽然是历史的微尘,但在一片山林、一片废墟,或是已被后朝更改得面目全非的地方,依然隐藏着鲜活的小人物的踪影。她认为,对于历史的探寻与写作是多种多样的,受过历史学训练的学者尚且有多种研究方法和表述方式,而历史文物爱好者更是因为没有“为学”限制,能铺展出更为丰富多彩的考证与推演,“真”或“不真”反而退居次要了——但这么说还是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一切考据必有所出”,不能编造,“能看到的资料有很多,有一部分还是别人口述的,你会发现一件事情有好几种说法。像我是学法律的,首先就得知道‘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区别,这就需要我去甄别和判断,也有点儿像推理,自己生发出的抒情可以少一点儿”。

比方说,在《鱼藻轩:王国维的生死抉择》一节中,分析王国维的死亡之因,陆波就从不同的侧面收集证据和猜测,给出了自己的推理和判断;又比如,在《清华轩:一方珍贵的卧碑》一节中,陆波在引子里提到,她在研究颐和园山后某个村庄的村庄志时,发现清末民初那里出过一个闻名乡里的炸糕摊,主人外号“炸糕李”,传闻他的名声传到了颐和园墙内,被慈禧太后发“腰牌”一块,准他进入颐和园现场炸糕,摊子就放在清华轩前的小石桥上。但经陆波实地考察,她发现“清华轩前并无甚小石桥,而门前有小桥的是距离清华轩甚远的养云轩,且这个位置离皇室及大批侍从的住地位置颇近”,清华轩院子里虽有石桥,但因为它是封闭的四合院,“炸糕李”不可能进入。最后陆波得出结论:他置放炸糕摊子于养云轩前更为合理。从这个细节可看出,陆波的写作是有情且有理的,读起来引人入胜,也在于其有像“历史卷宗”一般的探秘感。由细微之处引发的好奇心,最终指引她去探索真相。

■兴高采烈生活的人

从《北京的隐秘角落》开始,陆波最初的兴趣落在了北京的寺院。为什么选择寺院?陆波说,这是由于自己退休后比较闲散,便开始研究佛教,有朋友建议她说,北京可以说是寺院文化最丰富的地方,不妨把北京的寺院归整一下,这样可以对它的佛教文化和历史传承有更好的了解。没想到,一研究下去,她发现这太有意思了,“每一个寺院真的就是一部历史,你不但会发现跌宕起伏的故事,还能看到不少时代的风云人物和它们的关系,所以后来我完全就把寺院当成了‘载体’,好多事情都在这里汇聚,写着写着就拓展开了。”

可以看出,陆波感兴趣的还是生活在这座城里的人。如今我们生活在此处,实际上却和过去的人、未来的人一起分享着北京,共同构成了北京层层叠叠的历史。解玺璋评价说,陆波的写作不是“书斋式”的,它不但有文献资料,还有实地的采访、考察和考证。以“北京”为考察对象的历史写作早有渊源,从写作方法来看,侯仁之的历史地理学探索启发了陆波,让她坚定了对“田野调查”的热情与信念;陆波也十分推崇北京大学教授顾颉刚等人在1925年4月对京西妙峰山的田野调查。“那时候去妙峰山的路还非常不好走”,陆波说,从书斋里走出的知识分子,愿意跋山涉水地来到京西,针对普通的底层民众展开了细致的考察,试图从蛛丝马迹中掀起历史面纱的一角,这深深地触动了她。在历史的大道上或支路上匆匆走过的小人物和普通人不但更能激起她的兴趣和关怀,而且陆波认为他们值得研究,因为他们也是一个时代的在场者、映射者,是更多细节的补充者。

在《双榆树:纳兰性德的诗意人生》一节中匆匆出现过的人物金受申便是她接下来想写的对象,还有一位金寄水,她认为他们代表了民国时期没落贵族的最后状态:突然间掉落到了社会的最底层,但丢不掉的自尊还在,生活在被人围观和自我表演中进行。陆波愿意写这些人,用她的话来说,他们是不那么辉煌的、又兴高采烈地生活着的小人物,她希望把这些被历史阴影遮蔽了的普通人打捞出来,通过他们反映一个时代,“当然,写北京没落贵族的人也有,比方说像定宜庄老师写的北京旗人的口述史,细致的实录非常有意思,但我还是想写一些典型的人。”

对“不那么辉煌”的小人物的关怀也许能追溯到陆波的童年经历,她曾在年幼的时候离开过北京,随父母迁往河南的干校居住。在那里,她见到了最基层的民众,“这些经历或许构成了我性格的底色,所以我对他们总是多了些关切。”

最近,陆波又对日本京都的寺院产生了兴趣,一年去京都两次,“我是带着目的出游的,会做详细的功课”。即使不会说日语,在日本的车站遇到了人,她也能像在北京一样,热络地试着和他们用英语交谈起来。“我本来想写北京寺院和京都寺院的对比,但来了日本之后发现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与她最为关注的人群一样,我想,陆波本人也是一位兴高采烈生活着的人,但这份兴致却属于俗世中的“闹中取静”,她在以好奇心为驱动的肉身与精神之旅里耕耘着、热闹着。

来源 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 TF003

分享到

11月7日7时14分迎“立冬”节气,北京这回能真正入冬吗?

西城新桥胡同拆除19处违建,老墙根社区这条背街小巷宽敞多了

北京经常锻炼人口破千万,百姓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32平方米

确定了!9月15日为北京今年入秋日,比常年晚6天

北京通报1例输入无症状详情,总体输入风险较低且可防可控

北京昨日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卫健委发出提醒

一东一西,北京这两条交通要道有新动向

100平方公里!北京自动驾驶示范区,这样建

9月15日,北京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内附一重要提醒

长城脚下、妫水河畔的这个区是北京的后花园,蔡奇用一整天时间调研

两年增8处公园!丰台在大红门南中轴沿线“疏解还绿”,添绿33万平方米

北京丰台3000多家餐饮单位全面设立监督员,劝导顾客参与“光盘行动”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